
第_____课时 ____月____日 授课人:________
| 课题 | 10.1.2浓硫酸和浓盐酸 | 课型 | 新授 | |||||
| 教学 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几种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溶液。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硫酸、氢氧化钠的强腐蚀性和浓硫酸的稀释实验,学会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强化实验及生活中的安全意识; (2)通过实验从化学性质上认识酸、碱,学习分类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合作学习及相互交流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猜想,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见解; (2)通过学习酸、碱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从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能通过表面现象挖掘事物具有共性的本质原因 | |||||||
| 教学 重难点 | 重点内容 | 了解常见的酸和碱; | ||||||
| 突破关键 | 练习实际、观察实验 | |||||||
| 难点内容 | 常见的酸和碱及酸的物理性质。 | |||||||
| 突破方法 | 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总结 | |||||||
| 德育渗透点方法 | 通过学习酸、碱在工农业和日常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 |||||||
| 学情 分析 | 认识酸和碱,但对其性质不了解 | |||||||
| 板 书 设 计 10.1.2浓硫酸和浓盐酸 一、常见的酸 1.几种常见的酸 2、酸的物理性质 3.浓硫酸的腐蚀性 | ||||||||
| 教学 环节 | 教学内容 | 学生行为 | 教师行为 | 讲练策略 | T | |||
| 1、复习 2、导入 3、新授 4、小结 5、检查 | 写化学式 判断酸碱盐 氯化钾 盐酸 醋酸 碳酸钠 氯化钠 碳酸钙 氢氧化钠 氨水 浓盐酸、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浓盐酸、浓硫酸的用途 浓硫酸的稀释 见检查小卷 | 1个学生上黑板写,其它在练习本上写 观看视频并填写书50页表格 讨论 发言 观看意识到错误操作的危险性 浓、稀硫酸的差别(存同求异)。 回答 | 课件展示 生活中用酸处理铁锈,为什么不用水呢?学完本课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播放视频50页 浓硫酸的浓度很高,我们要得到较稀的硫酸应该怎么稀释呢?(放视频:浓硫酸的稀释操作正、误对比) [提问]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怎样处理? | 复习巩固,强化认识酸碱盐 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化学又回到生活中去增加本节内容的实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锻炼,在潜意识中会形成存同求异的比较事物的方法 | ||||
| 作业 | A: B: | |||||||
| 反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