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课题 | 导游服务 | 课时 | 1课时 | ||||
| 授课班级 | 旅一3班 | 授课教师 | 黄丹丹 | ||||
| 教学目标 |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导游服务的产生和发展,熟悉导游服务的内容,掌握导游服务的概念及相关内容。 | ||||||
| 教学重点 | 掌握导游服务的概念和相关内容 | ||||||
| 教学难点 | 熟练导游服务的概念和相关内容 | ||||||
| 教 法 | 提问、讲授、设置情景、角色模拟 | ||||||
| 学 法 | 思考、讨论、角色扮演 | ||||||
| 教学资源 | 多媒体、视频、景区交通图,宣传册、CD等 | ||||||
| 教学过程 | |||||||
| 时间安 排 | 教学步骤与主要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2分钟 | 图片导入 | 提问:图中这些举着小旗的人在做什么呢? | 学生思考回答 | ||||
| 10 分钟 | 一、导游服务的概念 导游服务是指导游人员代表被委派的旅行社,按照组团合同或协议书约定的内容和标准为旅游者提供向导、讲解和相关的旅游接待服务。 举例: 某单位在十一”期间安排优秀员工去广西桂林旅游,该单位派熟悉桂林的员工小黎带队并负责安排优秀员工在桂林吃、住、玩等事宜。 | 教师将概念进行分解讲解,举例 提问:小黎提供的是导游服务吗? | 学生记笔记,思考案例并回答 | 通过对概念进行分解,便于学生理解该概念,案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导游服务的真正含义。 | |||
| 15 分钟 | 二、导游服务的产生和发展 (一)产生 1、国际 1841年 托马斯库克 2、国内 1923年 陈光甫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球进入了现代旅游新阶段。 (二)发展 商业导游的出现是旅游活动发展的必然 1、旅游者需要导游服务 2、旅游业需要导游 | 教师要求学生默看书籍,向学生布置任务,找到国际、国内导游服务的重要人物。 提问:如果你要外出旅游,你需要导游服务吗?为什么? 教师挑选3名左右同学进行回答。 | 学生默看同时找到有关托马斯库克和陈光甫的信息。 学生对教师提问进行思考并举手回答 | 学生带着任务进行默看找出答案,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角色的扮演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导游产生和发展的必然性。 | |||
| 10 分钟 | 三、导游服务的内容 (一)、类型 1、图文声像导游(物化导游):导游图、交通图、旅游指南、光盘等 2、实地口语导游(讲解导游):导游人员 (二)、范围(服务内容) 导游讲解服务、市内交通服务、旅行生活服务 | 教师例举几样物品,让学生判断其是否属于导游服务并说出为什么? 提问:你认为作为导游人员应该做些什么工作? | 学生根据教师所列举的物品来判断其是否属于导游服务? 思考教师的提问并回答 | ||||
| 2分钟 | 小结:导游服务的概念、产生和内容 | 老师提问:导游服务的概念是什么呢?它的产生和发展都经历了哪几个比较关键的时期?包括哪些内容? | 学生根据教师的提问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 | ||||
| 1分钟 | 作业: 1、什么是导游服务? 2、导游服务包括哪些内容? | ||||||
| 教后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