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20:57
文档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周建波杜浩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对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所提交论文的学术观点以及所进行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的介绍与总结。关键词: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于2010年8月9日至13日在武汉中南财经大学成功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主办,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
推荐度:
导读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周建波杜浩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对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所提交论文的学术观点以及所进行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的介绍与总结。关键词: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于2010年8月9日至13日在武汉中南财经大学成功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主办,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

周建波  杜浩然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871)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对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所提交论文的学术观点以及所进行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的介绍与总结。

关键词: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

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于2010年8月9日至13日在武汉中南财经大学成功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主办,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全国近50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港澳台地区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共收到会议论文50余篇。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世界文明进程中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与会代表围绕主题按照古代经济思想、近代经济思想、现当代经济思想的组别进行了专题研讨。中国经济史学会副会长、清华大学陈争平教授,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经济编辑室主任许建康教授等知名学者也应邀参加。会议总结了上届年会以来学会开展的各项工作,并进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六届科研成果奖的评奖和颁奖活动,以鼓励本学会的中青年会员发表优秀研究成果,促进经济思想史学术研究的进一步繁荣。

一、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范围和内容的扩充

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悠久文明孕育与传承的精华,古代经济思想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本届年会提交的有关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诸多论文中不难发现,许多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研究范围进行了扩充,使研究对象更为具体、细致,大大丰富了中国经济思想史的研究内容。

从总体来说,这些论文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中外比较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丁文辉教授在其论文《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重农或重商思想的比较研究》中提到地理环境对经济思想的影响不可忽视,认为古代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与古代西方地中海沿岸各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不相同,其随后出现的人文状况、政治制度也不一样,因而二者经济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内容的侧重点也不完全相同,文章对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在重农或重商或抑商等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进行了探索。北京师范大学王同勋教授和刘晓辉的论文《中西古代经管思想异同之管窥》从农业的管理,运用经济伦理、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等方面分析了古代希腊、罗马与我国周代经管思想的异同。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刘常青教授的论文《同异并存:中国、意大利关于复式簿记思想发展的对话》研究了中国传统复式簿记思想与意大利簿记思想在发展方面的异同,并分析了相应的原因。北京大学周建波副教授和冯婧玉的论文《〈老子〉无为思想与西方经济自由主义比较》认为二者的管理思想管理目标相近且都认识到了人民利益实现的重要性,但是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使得二者在立场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上海财经大学柴毅博士的论文《感性与理性、道德与法理——东周与古希腊经济思想对比研究》从早期的经济思想出发,对比具有代表性的思想理论,并试图从源头上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河北经贸大学董平均教授等人的论文《司马迁天下“皆为利”思想简论——兼与亚当•斯密经济人假设比较》认为天下“皆为利”与善因论是司马迁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其以人的“利己”本性为前提,肯定人们求利、求富的合理性,这在当时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具有明显的进步性。文章还比较了司马迁的“皆为利”思想与亚当•斯密的“经济人”、“看不见的手”等经济思想的异同。

(二)专题研究

西北大学韦苇教授在其论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心理与价值认同及其对当代的启示》中非常新颖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价值取向、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的某些原则与当代社会所出现的心理问题相结合,用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来分析、解决当今社会的一些心理问题。北京大学周建波副教授的论文《清代账局经营之道》围绕着信用贷款这一命题展开,通过剖析“账局”这一清代金融机构的历史,来探究它在经营过程中值得借鉴的一些手段,以此对当下我国小额信贷公司所面临的风险提供了一些解决思路。哈尔滨商业大学朱德贵副教授的论文《先秦经济伦理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实践意义评价》认为先秦经济伦理思想丰富,在中国经济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道德建设产生巨大的影响。朱德贵副教授在会议讨论中还从历史学的角度强调了鉴别史料的重要性。河南师范大学余德仁教授的论文《〈孙子兵法〉对企业管理的实践意义》认为《孙子兵法》中的奇谋韬略可以转化运用于企业管理方面,起到帮助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积极作用。河北经贸大学张增强和陈艺鹏的论文《清朝时期晋商倒闭清算研究》认为研究、借鉴和吸收明清晋商倒闭清算的经验与教训,能够更好地完成倒闭民营企业的债务清算,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天津财经大学陈曼娜教授的论文《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消费初探》回顾总结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人的文化消费行为与文化消费思想,对于已经进入超级消费的中国人来说,在狂热的消费浪潮不断催生出大量世界性问题的今天,将会得到一定的启发与教益。中南财经大学胡江滨教授的论文《论以纸币流通为主的元代货币思想》比较系统的论述了元代关于货币基本理论、治理纸币贬值等方面的经济思想,反映了元代纸币管理思想的丰富和深度。北京师范大学唐任伍教授在《论欧洲启蒙运动的中国思想影响》一文中认为欧洲启蒙运动产生的思想基础来自中国儒家的无神论哲学思想、德治主义的政治思想、重农轻商的经济思想,以及融政治与道德于一体的伦理思想,文章详细地考察了中国儒家文化对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

(三)人物个案

西南财经大学付志宇教授的两篇论文《黄宗羲定律对最优税法则理论优化简析》、《也谈“黄宗羲定律”是否成立》认为黄宗羲定律是我国财税发展历史中重要的定律,并且总结了我国历史上税收改革存在的一些潜在问题。该定律对于现今的经济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同时对于我国将要进行的物业税改革也具有指导意义。西北大学赵麦茹博士的论文《“长利”思维路径影响下的韩非经济思想解析》认为中国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韩非着眼于长远利益的思维路径使其思想充满了强烈的思辨特色,其生产观、消费观和分配观均围绕“长利”目标而展开,给当代人类以深刻的启迪。北京大学曾京等人在《从〈管子〉的四民分业论看我国封建社会重农抑商思想的萌芽》一文中对管仲的四民分业定居论进行了深入阐释,认为四民分业定居论虽有发展工商业的思想,但主流仍是重农抑商,只是在发展工商业方面强调发展官商,抑制私商,这也成为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处理社会经济关系所奉行的准则。

二、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研究广度和深度的突破

近年来,近代经济思想逐渐成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诸多学者在这一领域不断探索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从年会提交的论文来看,对中国近代经济思想的研究无论从广度还是从深度来看,都有了重大的突破。总的来看可以划分为人物学派、金融、财政和其它主题四个类别。

(一)人物学派方面

复旦大学叶世昌教授的文章《许涤新在民主时期的经济思想》从中国经济结构论、新民主主义经济论、新民主主义经济范畴论、官僚资本论等方面全面的总结和评价了许涤新的政治经济学思想,并对其思想中的矛盾及不当之处进行了揭示,如买办并不等于买办资本,对买办型企业的划分过于宽泛而对于民族资本的划分过于狭窄等等。复旦大学孙大权博士的《唐庆增经济思想研究》从唐庆增的经济学学科建设论、中国思想史论、自由经济论等方面探讨了其思想的历史独特性,并分析了其思想来源,即西方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历史学派及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中南财经大学张霞博士的《外籍人士视野下的中国“三农”问题:卜凯“三农”思想研究》对卜凯的农村经济调查方面的建树和农村经济思想方面的见解进行了评述,并指出卜凯的经济思想对当今解决三农问题也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

北京大学冯婧玉等人的《何廉:西方经济学中国化的奠基人和实践者》对何廉为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国化”的贡献进行了梳理,主要包括何廉在南开大学的十年中进行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时自觉明确的坚持“中国化”的方向以及其在任职的十余年中将现代经济学的方法应用于经济的制定和执行当中,其经济思想对于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本土化及应用都有着重要意义,其研究成果也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北京大学颜敏博士的《“中国农村派”土地所有权思想探微》主要分析了“中国农村派”的土地所有权思想,“中国农村派”的土地所有权观点不仅在经济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为中国党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元素。山东大学赵梦涵教授和李维林副教授的《孙中山的钱币改革思想的经济学分析》对孙中山的货币改革思想及其改革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评述,孙中山将中国货币纸币化改革的理论和实践推进到了新的发展阶段,代表了中国近代货币发展的历史方向。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钟祥财研究员的《梁启超对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研究》在方的层面,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梁启超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研究中存在的观点跳跃和逻辑矛盾的现象进行了解析。湖北师范学院蔡志新副教授的《孔祥熙和抗战时期的通货膨胀》总结了孔祥熙在抗战时期处理通货膨胀时充满矛盾的立场、观点和方式,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对纠正某些学术观点的误区有着积极的作用。

武汉大学严清华教授和孙智君的《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历史使命与时代价值》从孙中山所处时代历史使命的视角分析其经济思想的成就,孙中山主张通过政治改革(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民族)、经济改革(“平均地权”与“耕者有其田”、“发达国家资本”与“节制私人资本”)和振兴实业(“实业计划”)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和工业化发展落后国家的民生问题,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和价值。武汉大学吴传清副教授的《20世纪40年代海归经济学家陈振汉的工业区位经济思想研究》一文对陈振汉在20世纪30—40年代研究西方工业区位理论、中国工业区位选择实践问题的成果进行了系统性总结。

(二)金融主题方面

北京大学张亚光博士的《中国金融思想启蒙的制度路径——近代金融学教育考探》从近代金融学教育的制度沿革和教会学校与海外留学对近代金融学教育产生的影响两大方面探讨了金融学教育的产生和发展,并对近代金融学教育进行了评论。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徐琳研究员的《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储蓄思想及特征分析》分析了中国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期的储蓄观念与思想的转变以及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的储蓄思想与理论的发展,分别从微观和宏观的视角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了继承性、工业化特征及重商主义特性三个储蓄思想的特征。

(三)财政主题方面

中南财经大学邹进文教授和李彩云合著的《中国近代地方间财政分权思想研究》系统研究了清末、时期的地方财政分权思想,对主流的与地方财政分权研究进行了补充,完善了财政思想研究体系,同时对当今中国处理地方之间的财政分权等问题也有历史借鉴意义。上海师范大学夏国祥副教授的《西方财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分清末、北洋时期和国民时期三个阶段对西方财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由浅入深的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总结出西方财政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两个显著特征。西北大学彭立峰副教授的《财政民主主义的中国萌芽——以清末立宪运动为中心的考察》全面的归纳了清末立宪运动中的宪政思想、财政预算思想和地方自治思想,立宪派首次将民主、法治和自治等理念引入财政领域,催生了财政民主主义的中国萌芽。湖北工业大学李俊的《近代(1840—1949)中国与地方财政分权思想的演进》对近代中国与地方财政分权的思想按时间进行了梳理和评价。

(四)其它主题

辅仁大学刘文宾教授的《从“局”到“公司”:近代中国企业组织称谓的转化》从经济思想的演变角度切入,说明从“局”到“公司”的转化过程及其历史意义。湖南师范大学李蓉丽副教授的《浅谈对外贸易思想的新发展和启示》从主权、战略目标、对外贸易、大环境四个方面探索时期对外贸易思想的发展和对当今对外贸易活动和研究的启示。中南财经大学宋丽智博士的《近代会计思想的西学东渐研究》以《会计杂志》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视角考察中国会计思想的西学东渐,并就《会计杂志》中对西方会计思想的翻译与评介、学习与运用等内容进行了论述和评价,清晰的梳理了会计思想西学东渐的脉络。上海财经大学喻梅博士的《中国近代会计师入行资格变迁研究——以监管思想和职业化思想的互动为视角》对注册会计师的入行资格变迁进行了分期研究,并归纳总结了中国近代会计师入行资格变迁的特点。北京大学刘群艺副教授的《亚当•斯密在东亚:一个比较视角》指出东亚国家没有特别注意到斯密的两本著作中所反映出的矛盾之处,而是把斯密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来源者和市场经济的推动者两个角色来理解。文章使用比较视角,考察日本和中国接受斯密思想的过程,分析了西方古典主义经济思想对东亚地区的影响。

三、中国现当代经济思想研究外延与内涵的拓展

进入现当代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在经济理论和思想意识方面也实现了重要的进步。作为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当代的经济思想受到了很多专家学者的青睐。从宏观上看,本届年会提交的有关中国现当代经济思想的学术论文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理论层面和层面两大部分,前者侧重研究经济思想的理论本身,后者则强调探讨经济思想的实践。这些杰出的学术成果在不同维度上极大地拓展了中国现当代经济思想研究的外延与内涵。

(一)理论层面

海南大学王毅武教授的《论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核心范畴》一文考察了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确立了“现代化”这一核心范畴,对于科学把握中国现代经济理论的历史分期、逻辑架构、概念链条、基本理论,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再改革与完成新使命具有重要的时代、理论与现实意义。中南财经大学朱华雄副教授、瞿商教授的合作论文《实用主义与中国现代经济学的成长》通过剖析新中国60年经济思想和经济发展的实践,指明了中国现代经济学是在遵循实用主义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并在实践上构建了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转型的特色模式。

复旦大学马涛教授的论文《中国的哈耶克:顾准的市场经济思想与比较》重点分析了中国倡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人——顾准的市场经济思想及与哈耶克的比较,对总结20世纪中后期中国市场经济思想的变迁以及中国未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海南大学的皮永华博士在其论文《当代中国不同性质单位职工公正感比较》中以实证检验的方法,按照四维结构模型对中国社会五种类型组织成员的公正感知情况进行了排序,并通过深入的比较分析得出了值得各方重视的结论。

(二)层面

中南财经大学苏少之教授的论文《中国党关于新富农思想的演变》沿着抗日战争时期、战争时期、新中国建立之初以及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的兴起和完成四个阶段的时间链条,对中国党农村经济中最核心的问题——新富农的思想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其对于理解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精神及总结发展农村经济得失的深远影响。

淡江大学吴仪教授的《尹仲容对经济与经济思想发展之研究》一文系统阐释了曾任当局“经济”,被誉为“经济之父”的尹仲容在诸多领域的经济思想及其对经济腾飞所做出的重大贡献。韩国成均馆大学的方宇在其论文《当代经济思想史基本问题探析》中对当代经济思想史的发展主线及其与经济实践的关系、当代经济思想发展的基本脉络、当代经济思想的创新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深入探析,指出了其对于有效推进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现当代部分提交的会议论文相对古代和近代较少,但是在学会编制的《2008—2010年中国经济思想史论著目录》中,有关中国现当代经济思想的论文数目却是最多的。有学者认为,该矛盾的症结在于很多现当代主题的研究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经济思想史学者,其研究方向往往与其它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交融。这一现象不仅体现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的演进日益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也说明了学会应在会员接纳上加大宣传力度,使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进来,以促进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的进一步发展。

本届年会增进了中国经济思想史领域的学术交流,引发了专家学者对于学科研究方法、发展方向的深入探讨,促进了学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将以兼容并包的学术思想,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将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进一步推向前进!

A Summarization of the 14th Fall Due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Zhou Jianbo,  Du Haoran

(School of Econom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main topics and the academic discussion of the 14th Fall Due Annual Meeting of Associ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and it also gives some summarizing and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some of the major theses presented by representatives and academic view points.

Key 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Associa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Economic Thought; the 14th Fall Due Annual Meeting

文档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

中国经济思想史研究的新进展——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周建波杜浩然(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北京100871)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对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所提交论文的学术观点以及所进行的学术讨论进行了概括性和综合性的介绍与总结。关键词:中国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四届年会于2010年8月9日至13日在武汉中南财经大学成功召开。本届年会由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主办,中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承办,来自北京大学、中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