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
———————————————————————————————— 日期: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 1 )
(2014 至2015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年级 五年级
| 基本情况 | 姓名 | 魏向和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1年9月 | ||
| 残障 类别 | 智力:是 听力: 视力: 肢残: 是 | 智力障碍 | IQ: 68 | 听力障碍(dB) | 左 | |||
| 右 | ||||||||
| 社会适应性: 可以 | 视力 障碍 | 左 | ||||||
| 右 | ||||||||
| 学习 基础 | 学生的学习基础差,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只能书写几个简单的数字,和字母,可以写自己的姓名. | |||||||
| 主要特点 与问题 | 学生智力有问题,不能理解老师和同学讲述的知识,但有一定的动手 ,能力喜欢折纸,(只能进行简单操作). | |||||||
| 教学目标 | 1、熟练的书写数字1—20 2、能够比较数的大小 | |||||||
| 实施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 1、和家长及时沟通,对孩子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2、教育班上其他正常的孩子不歧视特殊教育的孩子,尽量的互相帮助。 3、教师在上课的时,多关注特教孩子,发现闪光点及时地鼓励。 4、课下给特教的孩子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作业,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让孩子觉得和正常的孩子一样,没有距离感。 | |||||||
| 说 明 (内容的调整情况、资源教室学习等) | 教学内容要比正常孩子低四年。 | |||||||
| 评估反馈 | 目标 达成度 | 1 | ||||||
| 原因分析 | 学生的智力 低下,有时听不懂老师和同学所传授的知识 | |||||||
学校 华林路第一小学 任课教师 杨玲 制订时间 2015年3月3日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 2 )
(2014 至2015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年级 五年级
| 基本情况 | 姓名 | 魏向和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1年9月 | ||
| 残障 类别 | 智力:是 听力: 视力: 肢残: 是 | 智力障碍 | IQ: 68 | 听力障碍(dB) | 左 | |||
| 右 | ||||||||
| 社会适应性: 可以 | 视力 障碍 | 左 | ||||||
| 右 | ||||||||
| 学习 基础 | 学生的学习基础差,有时上课不听讲,在作业本上乱涂乱画,有时,嘴里嚼笔, | |||||||
| 主要特点 与问题 | 学生智力有问题,不能理解老师和同学讲述的知识,但有一定的动手 ,能力喜欢折纸,(只能进行简单操作). | |||||||
| 教学目标 | 1、锻炼其注意力, 2、改掉乱涂乱画的毛病,及时看管不要乱吃东西。 | |||||||
| 实施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 1、和家长及时沟通,对孩子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2、教育班上其他正常的孩子不歧视特殊教育的孩子,尽量的互相帮助。 3、教师在上课的时,多关注特教孩子,发现闪光点及时地鼓励。 | |||||||
| 说 明 (内容的调整情况、资源教室学习等) | 让他在注意力无法集中的时候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调节学生的心理。 | |||||||
| 评估反馈 | 目标 达成度 | B | ||||||
| 原因分析 | 养成不好的习惯,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 | |||||||
学校 华林路第一小学 任课教师 杨玲 制订时间 2015年4月 5日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3)
(2014 至2015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年级 五年级
| 基本情况 | 姓名 | 魏向和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1年9月 | ||
| 残障 类别 | 智力:是 听力: 视力: 肢残: 是 | 智力障碍 | IQ: 68 | 听力障碍(dB) | 左 | |||
| 右 | ||||||||
| 社会适应性: 可以 | 视力 障碍 | 左 | ||||||
| 右 | ||||||||
| 学习 基础 | 学生的学习基础差,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教学任务,只能书写几个简单的数字,和字母,可以写自己的姓名. | |||||||
| 主要特点 与问题 | 学生智力有问题,不能理解老师和同学讲述的知识,但有一定的动手 ,能力喜欢折纸,(只能进行简单操作). | |||||||
| 教学目标 | 1、培养学生的兴趣,尽可能的发展学生的特长 2、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 | |||||||
| 实施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 1、和家长及时沟通,为孩子报相关的补习班。 2、给孩子做一些针对性的练习。(跑步、球类、哑铃) | |||||||
| 说 明 (内容的调整情况、资源教室学习等) | 上体育课是密切注意孩子,锻炼要和别的孩子有区别以免受伤 | |||||||
| 评估反馈 | 目标 达成度 | B | ||||||
| 原因分析 | 身体不协调,不能参加长时间,高强度的体育锻炼 | |||||||
学校 华林路第一小学 任课教师 杨玲 制订时间 2015年5月4日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4 )
(2014 至2015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年级 五年级
| 基本情况 | 姓名 | 魏向和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1年9月 | ||
| 残障 类别 | 智力:是 听力: 视力: 肢残: 是 | 智力障碍 | IQ: 68 | 听力障碍(dB) | 左 | |||
| 右 | ||||||||
| 社会适应性: 可以 | 视力 障碍 | 左 | ||||||
| 右 | ||||||||
| 学习 基础 | 注意力无法集中,口齿不清,不能正常交流 | |||||||
| 主要特点 与问题 | 学生智力有问题,不能理解老师和同学讲述的知识,但有一定的动手 ,能力喜欢折纸,(只能进行简单操作). | |||||||
| 教学目标 | 1、锻炼其注意力,锻炼学生口齿与人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交流。 | |||||||
| 实施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 1、和家长及时沟通,对孩子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2、教育班上其他正常的孩子不歧视特殊教育的孩子,尽量的互相帮助。互相交流。 3、鼓励孩子上课的时候能够发言。 | |||||||
| 说 明 (内容的调整情况、资源教室学习等) | 准备识字卡片,课下学生之间互相帮助。 | |||||||
| 评估反馈 | 目标 达成度 | 1 | ||||||
| 原因分析 | 学生的智力 低下,口齿不清,不愿意和同学、老师交流。 | |||||||
学校 华林路第一小学 任课教师 杨玲 制订时间 2015年6月 2日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 5 )
(2014 至2015 学年度第 二 学期)
年级 五年级
| 基本情况 | 姓名 | 魏向和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1年9月 | ||
| 残障 类别 | 智力:是 听力: 视力: 肢残: 是 | 智力障碍 | IQ: 68 | 听力障碍(dB) | 左 | |||
| 右 | ||||||||
| 社会适应性: 可以 | 视力 障碍 | 左 | ||||||
| 右 | ||||||||
| 学习 基础 | 思维简单,不能正常思考,但对日常的所出现的问题和事件可以进行简单的描述。 | |||||||
| 主要特点 与问题 | 思维简单,只能做1-20的加法和减法 有自己简单的想法,但不能很好的表达出来。 | |||||||
| 教学目标 | 2、熟练100以内的加减法。 3、能够比较数的大小 | |||||||
| 实施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 1、和家长及时沟通,对孩子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2、象形教育,通过比划让学生理解。 3、教师在上课的时,多关注特教孩子,发现闪光点及时地鼓励。 4、利用竖式计算,尽量让学生自己理解。 | |||||||
| 说 明 (内容的调整情况、资源教室学习等) | 100以内的加法,减法从在困难。 | |||||||
| 评估反馈 | 目标 达成度 | B | ||||||
| 原因分析 | 学生的智力 低下,对于一些较复杂的题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 | |||||||
学校 华林路第一小学 任课教师 杨玲 制订时间 2015年7月3日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6 )
(2014 至2015 学年度第 二学期)
年级 五年级
| 基本情况 | 姓名 | 魏向和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1年9月 | ||
| 残障 类别 | 智力:是 听力: 视力: 肢残: 是 | 智力障碍 | IQ: 68 | 听力障碍(dB) | 左 | |||
| 右 | ||||||||
| 社会适应性: 可以 | 视力 障碍 | 左 | ||||||
| 右 | ||||||||
| 学习 基础 | 学生能够对100以内的加法利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 | |||||||
| 主要特点 与问题 | 学生智力有问题,不能理解老师和同学讲述的知识,减法存在一定的困难,做减法几乎没有思维能力。 | |||||||
| 教学目标 | 1、会计算100以内的减法, | |||||||
| 实施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 1、和家长及时沟通,对孩子做一些针对性的训练。 2、教育班上其他正常的孩子不歧视特殊教育的孩子,尽量的互相帮助。 3、通过生活实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锻炼例如通过卖东西的活动过程,计算应找回的钱进行锻炼。 | |||||||
| 说 明 (内容的调整情况、资源教室学习等) | 20以内的减法,100以内的对于学生来说困难很多。 | |||||||
| 评估反馈 | 目标 达成度 | B | ||||||
| 原因分析 | 学生的智力 低下,有时听不懂老师和同学所传授的知识 | |||||||
学校 华林路第一小学 任课教师 杨玲 制订时间 2015年8月 3日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7)
(2015 至 2016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年级 六年级
| 基本情况 | 姓名 | 魏向和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1年9月 | ||
| 残障 类别 | 智力:是 听力: 视力: 肢残: 是 | 智力障碍 | IQ: 68 | 听力障碍(dB) | 左 | |||
| 右 | ||||||||
| 社会适应性: 可以 | 视力 障碍 | 左 | ||||||
| 右 | ||||||||
| 学习 基础 | 学生的衣着比较脏,不能很好的进行自己整理, 语言前言不搭后语说不清楚。有时撒谎。 | |||||||
| 主要特点 与问题 | 学生有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突出了爱美和撒谎的问题。 | |||||||
| 教学目标 | 1、教育学生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2、教育孩子诚信做人,不要撒谎。 | |||||||
| 实施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 1、和家长及时沟通,共同维护孩子的心理。 2、教育班上其他正常的孩子不歧视特殊教育的孩子,尽量的互相帮助。 3、及时调查做正确的心理疏导。 | |||||||
| 说 明 (内容的调整情况、资源教室学习等) | 联系家长,注意孩子的衣着打扮,共同交流、教育不要和别的孩子进行攀比,更不要为了攀比对自己的父母和老师撒谎。 | |||||||
| 评估反馈 | 目标 达成度 | A | ||||||
| 原因分析 | 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强,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很容易接受 | |||||||
学校 华林路第一小学 任课教师 杨玲 制订时间 2015年9月 5日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8)
(2015 至 2016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年级 六年级
| 基本情况 | 姓名 | 魏向和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1年9月 | ||
| 残障 类别 | 智力:是 听力: 视力: 肢残: 是 | 智力障碍 | IQ: 68 | 听力障碍(dB) | 左 | |||
| 右 | ||||||||
| 社会适应性: 可以 | 视力 障碍 | 左 | ||||||
| 右 | ||||||||
| 学习 基础 | 学生的衣着比较脏,不能很好的进行自己整理, 语言前言不搭后语说不清楚。其他同学不和他交流 | |||||||
| 主要特点 与问题 | 自卑不和其它学生交流的问题 | |||||||
| 教学目标 | 1、教育学生不要自卑,能够主动和其他孩子交流. | |||||||
| 实施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 1、和家长及时沟通,共同维护孩子的心理。 2、教育班上其他正常的孩子不歧视特殊教育的孩子,尽量的互相帮助。 3、及时调查做正确的心理疏导。 | |||||||
| 说 明 (内容的调整情况、资源教室学习等) | 联系家长,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教育其他孩子不歧视智障儿童,能够主动和该学生交流。 | |||||||
| 评估反馈 | 目标 达成度 | A | ||||||
| 原因分析 | 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强,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很容易接受 | |||||||
学校 华林路第一小学 任课教师 杨玲 制订时间 2015年10月8日
随班就读残疾学生个别化教学计划(9)
(2015 至 2016 学年度第 一 学期)
年级 六年级
| 基本情况 | 姓名 | 魏向和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2001年9月 | ||
| 残障 类别 | 智力:是 听力: 视力: 肢残: 是 | 智力障碍 | IQ: 68 | 听力障碍(dB) | 左 | |||
| 右 | ||||||||
| 社会适应性: 可以 | 视力 障碍 | 左 | ||||||
| 右 | ||||||||
| 学习 基础 | 学生的衣着比较脏,不能很好的进行自己整理, 语言前言不搭后语说不清楚。有时撒谎。 | |||||||
| 主要特点 与问题 | 上课没有学习自主性,没有学习意识,不能很好的融入课堂 | |||||||
| 教学目标 | 1、教育学生尽可能的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正常孩子的教育活动中。 2、培养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一点一滴的提高学习能力 | |||||||
| 实施措施 (教学方法手段、辅导措施、硬件设施等) | 1、和家长及时沟通,共同维护孩子的心理。 2、上课时主动地提示该学生上课能认真听讲3、及时调查做正确的心理疏导。 | |||||||
| 说 明 (内容的调整情况、资源教室学习等) | 教育其他孩子主动地帮助魏相和,能够时时提醒孩子注意听讲,设置简单的问题让魏相和回答,提高他的自信心,从而培养他的学习能力 | |||||||
| 评估反馈 | 目标 达成度 | B | ||||||
| 原因分析 | 学生的自主意识不强,但学生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 |||||||
学校 华林路第一小学 任课教师 杨玲 制订时间 2015年11月 3日
附件3
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课堂干预报告(1)
记录教师:___杨玲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2015年_3月31日___
| 姓名 | 魏向和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六年级 | ||
| 学生病理表现 | 摇头晃脑 | 主要干预内容 | 要求学生不得乱涂乱画 | ||||
| 观察 内容 | 学生存在表现 | 后期干预手段 | |||||
| 注意力 | 1、注意力不集中,摇头晃脑。 2、上课自己干自己的事,不听老师讲解 | 1、时刻提醒孩子多注意,走路的时候看清楚脚下的路 2、其他的孩子多帮助。 3、沟通家长进行康复训练。 | |||||
| 指令 执行力 | 不能狠好的执行 | 1、多次重复 | |||||
| 回答 问题 及同 学交流 | 可以和同学讨论交流,在交流时只是简单的重复事件,而不能有所创新。 | 多次重复回答,熟能生巧,渐渐的学着思考。 | |||||
| 课堂 总结 | 学生有所进步,但效果不明显。 | 有一定的效果,需长时间训练 | |||||
附件3
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课堂干预报告(2)
记录教师:___杨玲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2015年_4月30日___
| 姓名 | 魏向和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六年级 | ||
| 学生病理表现 | 摇头晃脑 | 主要干预内容 | 学生注意力的集中 | ||||
| 观察 内容 | 学生存在表现 | 后期干预手段 | |||||
| 注意力 | 2、注意力不集中,摇头晃脑。 2、上课睡觉 3、上课折纸 | 1、给学生提出要求 2、其他旁边的学生进行监督 3、谈谈一些他感兴趣的简单问题。 | |||||
| 指令 执行力 | 可以,但学生坚持时间不长 | 1、时刻提醒 2、同学监督 | |||||
| 回答 问题 及同 学交流 | 1、很少回答问题 2、有时回答,口齿不清, 3、很少与同学交流。 | 1、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2、及时表扬树立信心。 3、鼓励正常的孩子主动和特教生交流。 | |||||
| 课堂 总结 | 学生改善不大,但是可以试着回答问题 | 有一定的效果,需长期坚持 | |||||
附件3
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课堂干预报告(3)
记录教师:___杨玲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2015年_5月30日___
| 姓名 | 魏向和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六年级 | ||
| 学生病理表现 | 摇头晃脑 | 主要干预内容 | 学生的身体不协调 | ||||
| 观察 内容 | 学生存在表现 | 后期干预手段 | |||||
| 注意力 | 1、注意力不集中,摇头晃脑。 2、上课自己干自己的事,不听老师讲解 | 1、时刻提醒孩子多注意,走路的时候看清楚脚下的路 2、其他的孩子多帮助。 3、沟通家长进行康复训练。 | |||||
| 指令 执行力 | 可以执行但动作不到位。 | 1、加强练习,对一个动作进行重复训练。 | |||||
| 回答 问题 及同 学交流 | 可以和同学讨论交流,在交流时只是简单的重复事件,而不能有所创新。 | 多次重复回答,熟能生巧,渐渐的学着思考。 | |||||
| 古课堂 总结 | 学生改善不大,但学生的态度积极 | 有一定的效果,需要家长配合做好锻炼。 | |||||
附件3
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课堂干预报告(4)
记录教师:___杨玲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2015年_6月30日___
| 姓名 | 魏向和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六年级 | ||
| 学生病理表现 | 口齿不清 | 主要干预内容 | 语速过快口齿不清 | ||||
| 观察 内容 | 学生存在表现 | 后期干预手段 | |||||
| 注意力 | 1、在别人讲话时,注意力不集中,听不清别人说的事件, | 1、拿出他喜欢的玩具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它。 2、教师引领示范。 | |||||
| 指令 执行力 | 执行情况可以,可进行简单的表述 | 1、时刻提醒指令,扩大下指令时地声音,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 |||||
| 回答 问题 及同 学交流 | 1、能够回答简单的问题但不能进行思考,词不达意。 | 1、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 2、采用表彰奖励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 |||||
| 课堂 总结 | 有一点改善,能够思考,慢慢说口齿清楚。 | 加强锻炼,做表达能力的专项训练。 | |||||
附件3
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课堂干预报告(5)
记录教师:___杨玲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2015年_7月30日___
| 姓名 | 魏向和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六年级 | ||
| 学生病理表现 | 对数字不敏感 | 主要干预内容 | 学习做100以内的加减法 | ||||
| 观察 内容 | 学生存在表现 | 后期干预手段 | |||||
| 注意力 | 1、计算时不能集中,有啃咬手指的毛病。 | 1、加强监督 2、用数指头的方法进行计算。 | |||||
| 指令 执行力 | 能够听明白,但不知道怎样进行计算 | 1、减慢发号指令的速度,一字一句让学生听明白。 2、侧面督促学生,认真回答问题。 | |||||
| 回答 问题 及同 学交流 | 1、学生计算很慢,很少与学生交流。 | 1、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2、及时表扬树立信心。 3、鼓励正常的孩子主动和特教生交流。 | |||||
| 课堂 总结 | 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但不能说明算理。 | 会算20以内的加减法,100以内的加减法存在一定的困难。 | |||||
附件3
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课堂干预报告(6)
记录教师:___杨玲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2014年_8月27日___
| 姓名 | 魏向和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六年级 | ||
| 学生病理表现 | 肌体不协调 | 主要干预内容 | 锻炼学生四肢使学生能够协调的做一些简单的体育运动。 | ||||
| 观察 内容 | 学生存在表现 | 后期干预手段 | |||||
| 注意力 | 1、左顾右盼,动作不协调 | 1、给学生提出要求 2、其他旁边的学生进行监督 | |||||
| 指令 执行力 | 可以,但学生坚持时间不长 | 多作重复性训练 | |||||
| 回答 问题 及同 学交流 | 1、很少回答问题 2、有时回答,口齿不清, 3、很少与同学交流。 | 1、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 2、鼓励正常的孩子主动和特教生交流。 | |||||
| 课堂 总结 | 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简单的体育锻炼动作,但时间不宜过长 | 有一定的效果,需长期坚持 | |||||
附件3
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课堂干预报告(7)
记录教师:___杨玲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2015年9月29日___
| 姓名 | 魏向和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六年级 | ||
| 学生病理表现 | 害怕的同学讽刺、笑话 | 主要干预内容 | 要求学生不说谎 | ||||
| 观察 内容 | 学生存在表现 | 后期干预手段 | |||||
| 注意力 | 不太集中,有时不理解老师说的话,和给的指导意见 | 1、给学生提出要求 2、和家长及时地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3、及时分析,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 |||||
| 指令 执行力 | 可以,但学生坚持时间不长 | 2、时刻提醒 2、同学监督 | |||||
| 回答 问题 及同 学交流 | 1,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但不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意见 | 1、多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让其他学生帮助特教生。 | |||||
| 课堂 总结 | 基本改善了学生说谎的毛病,能和其他同学交流。 | 有一定的效果,需长期坚持 | |||||
附件3
学校随班就读残疾学生课堂干预报告(8)
记录教师:___杨玲_______ 记录时间:_____2015年10月29日___
| 姓名 | 魏向和 | 学科 | 数学 | 年级 | 六年级 | ||
| 学生病理表现 | 害怕的同学讽刺、笑话 | 主要干预内容 | 学生自卑不和其他学生交流 | ||||
| 观察 内容 | 学生存在表现 | 后期干预手段 | |||||
| 注意力 | 自卑不和其它学生交流 | 1、给学生提出要求 2、和家长及时地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 3、及时分析,做出相应的策略调整。 | |||||
| 指令 执行力 | 可以,但学生坚持时间不长 | 3、时刻提醒 2、同学监督 | |||||
| 回答 问题 及同 学交流 | 1,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是自卑还是存在 | 1、多做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并让其他学生帮助特教生。 | |||||
| 课堂 总结 | 基本改善自卑,能和同学交流,有一两个好朋友 | 有一定的效果,需长期坚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