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原因分析
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供料中断、材料配比不符合设计要求、原材料粉煤灰过多、砼不密实、温度变化、行车、材料堆载及混凝土自身收缩性等原因导致局部楼板、底板、侧壁出现漏水现象,对此质量缺陷编制专项处理方案。
二、处理方法
1、楼板渗漏水处理方法一
渗透处只是表面湿润,不成水波、股流:
首先板面找平剔凿后清洗干净,采用水胶比为0.3:1的堵漏王(或水不漏)封堵结构裂缝,洒水养护1~2天,然后在漏点每边外延200涂刷1.5厚JS防水涂料。
楼板渗漏水处理大样一
三. 楼板渗漏水处理方法二
渗透处有明显呈滴水及细股流水:
采用结构修补+刷1.5厚JS防水涂料,在涂刷前将板面剔凿后清洗干净,查找结构是否存在质量缺陷,如有则对渗漏处周边结构剔凿至粗骨料外露成凹凸状,用水湿润后涂刷水泥浆,采用水胶比为0.3:1的堵漏王(或水不漏)封堵结构裂缝,洒水养护1~2天,然后采用高一级膨胀混凝土浇筑(养护及时),待新浇混凝土终凝后,在新旧砼界面每边外延200涂刷1.5厚JS防水涂料。
楼板渗漏水处理大样二
四、楼板渗漏水处理方法三(压力灌浆法)
1、钻孔
对混凝土结构裂缝测量定点,用电锤等钻孔工具沿裂缝长度方向钻孔,钻孔深度小于结构厚度的2/3,钻孔间距为200mm。
2、埋嘴
根据结构裂缝埋设A14*8mm灌浆嘴,并采用速凝快干水泥封边封口。
3、灌浆料调拌
压力注浆采用聚氨酯堵漏注浆液,配制时应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中的比例倒入容器中充分搅拌均匀,随用随拌。
4、压力灌浆
将配好的浆料倒入灌浆设备中,再将流油头插入灌浆嘴中,打开阀门后启动机器加压,压力应逐渐升高,达到0.3MPa后保持5-10分钟无压力降,且吸浆率小于0.05L/min时,即可停止本孔灌浆,改相邻孔注浆。依次灌满所有裂缝。灌浆完毕后在没漏水的情况下方可拆除灌浆嘴,且48小时前不得拆除。立面注浆时应从下往上,平面注浆时可从一端开始。
5、面层处理
灌浆完成且试水试验合格后,再拆除灌浆嘴,再根据表面饰面材料进行修补。
五、底板漏水处理
当底板涌水压力较大、按“楼板渗漏水处理方法二或三”处理措施无效时可采取如下措施:
引流法:
首先将涌水处底板剔凿100~200深凹坑,凹坑内插入DN30PVC水管,管延伸至附近集水井,将水从PVC管引至集水井内。
凹坑底填细砾石滤水层,滤水层覆盖尼龙纱网,面层填防水砂浆至结构面。
呈带状沿管左右各500mm宽按下图做法施工,集水井方向带长按实际而定,反向带长500。待后期施工全面施作楼地面时,按设计标高及做法要求将该区域一同施工完成。
六、外墙漏水处理
外墙渗水可采用压力注浆法(具体参照楼板渗漏水处理方法三),或采用如下方法:
开槽填充法:
对混凝土结构裂缝测量定点,并开“V”型槽约20mm深40mm宽,将松动混凝土打掉,用风机将槽内风尘吹干净,洒水湿润。
填充水泥防水砂浆塞槽,采用水胶比为0.3:1的堵漏王(或水不漏)封堵结构裂缝,洒水养护1~2天,挂网抹15厚DPM20水泥砂浆(加强区)400宽,面层涂刷1.5厚JS防水涂料。
3、报验程序
1、防水材料进场后报监理、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裂缝定位及剔凿后报监理方、甲方复核施工区域。
3、塞缝、结构修补前报监理、甲方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4、试水试验过程监理、甲方验收处理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