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目标
1.了解大米等农作物的来源,体会它们的来之不易。
2.懂得劳动者的辛苦,尊重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大米等农作物的来源,体会它们的来之不易;懂得劳动者的辛苦,尊重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难点:懂得劳动者的辛苦,尊重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教学准备
课件(含音乐、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趣聊大米,知来源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请来了农博士,农博士的农业家族中有个大家最熟悉的成员叫大米。你在哪儿见到过大米?
2.有时它会变成粽子,你还见过哪些不同形式的大米呢?
3.大米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是怎么来的呢?
(二)看视频,了解大米来历
1、让我们到《水稻的一生》中去寻找答案。
2、谈感受:从这个过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3、小结
大米从种植到收获要经历那么长的时间,中间要经过那么多工序,需要那么多人付出劳动,真是来之不易啊!
板贴:来之不易
(三)补充资料,感知来之不易
1.补充袁隆平的资料
大米来之不易,感谢那些辛苦劳作的农民,有一个人更值得我们感谢,他就是“水稻之父”——袁隆平。你了解他吗?
图片
(四)小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大米的一生需要经历很长的时间,需要很多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来之不易。
二、以点带面,知不易
(一)导入
农博士的农业家族里,除了大米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其他成员呢。你还知道有哪些成员?你瞧,老师也带来了一些(课件播放农作物)。
(二)讨论交流其他农作物的来源
农作物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它们和大米一样也都有一个漫长的种植过程。选择你熟悉的一种粮食、蔬菜或水果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1.小组交流
2.典型交流:请几位同学来分享。
预设:蔬菜的种植过程
水果的种植过程
粮食的种植过程
……
3.谈感受:听了同学们刚才的分享,你有什么想说的?
预设:过程长、工序多
(三)小结
不仅是大米,我们日常所吃的任何一种食物,都在大地妈妈的滋养下经历过一个漫长的生长过程,需要很多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正如课本上所说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屡,恒念物力维艰。”)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板贴:我们的衣食之源
三、了解浪费 懂尊重
(一)导入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食物都来之不易,然而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课件播放中餐浪费的图片)
(二)交流
1.交流:
(1)出示食堂菜桶饭桶、未吃完的点心…… 你见到过这些镜头吗?你的感受是什么?
(2)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说?怎么做?
2.拓展
我们身边像浪费粮食一样的现象还有很多。
(三)小结
希望同学们要珍惜这些来之不易的农作物,积极行动起来去影响周围的人,让越来越多的人珍惜粮食,尊重劳动人民。
板贴:珍惜食物 尊重劳动
四、拓展延伸,总结升华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引导看着板书说)
2.总结:大米、蔬菜、水果、等其他农作物是我们的衣食之源,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它们的种植过程,知道它们的来之不易,我们要感恩劳动人们的付出,尊重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五、板书设计:
我们的衣食之源
农作物
大米 来之不易
蔬菜 感恩自然
水果 尊重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