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工程概况
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巡视检查是项目监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为确保我单位监理的土建工程顺利进行,使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实行系统化全面控制,为了使项目监理人员有效实施巡视检查,特制定本标准。见设计图纸说明
建设单位:XX股份有限公司某某公司
监督单位:XX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某某分站
EPC总承包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XX四方工程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2编制依据
1)相应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施工质量验收依据以下规范但不仅限于以下规范。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19-2013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5
《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50108-2008
《补偿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JGJT178-2009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10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12
《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SH3508-2011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SH3503-2007
《石油化工建设工程项目监理规范》 SH3903-2004
3监理巡检特性
3.1定义
巡视检查:是指监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对正在施工的部位(或工序)进行不定期查看、检查的监督管理活动。
3.2巡检特点
1)总监归口组织开展巡视检查。
2)监理人员具体实施巡视检查,对巡视部位(或工序)的工程质量负监理责任。
4巡检范围及内容
4.1巡检范围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根据《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的要求,跟班对所有正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进行巡视检查。
4.2巡视检查的内容
1)是否按照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和批准的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组织施工。
2)是否使用合格的材料、构配件和设备。
3)施工单位现场管理人员、质检人员是否到位。
4)施工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作业条件是否满足施工工艺要求,特殊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
5)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6)施工过程是否存在质量和安全隐患。
5巡检方法
1)施工前,监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验收规范、业主管理规定等文件资料,熟悉施工项目的专业技术要求。
2)监理人员应掌握工程进展情况,经常开展有效的巡视检查,并将每日的巡视检查情况(包括发现的问题、处理方法及结果等)详细记录。
3)在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施工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时,应对施工人员进行耐心说服,讲明应当怎么做,做到“监帮结合”。
4)当能即时判断施工操作过程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可采取下列措施:
(1)监理人员可先口头指出使其改正。
(2)在口头指出仍不纠正时,可按返工整改或工程暂停的要求采取强制纠正措施。
5)当不能即时判断施工操作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时(如钢筋强度、混凝土强度等),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取样送检。
6)对巡视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如需要一定时间改正的,在后续的巡视检查中应对改正的有效性进行跟踪并在相应的记录中说明问题的闭合情况。
7)在监理日志中对巡视检查情况予以记录。
6巡检具体内容
6.1巡检路线
1)基础施工阶段:结合总平面围绕地下室以环形路线为主。
2)主体施工阶段:各栋楼巡查。
6.2原材料
1)重点检查施工现场原材料、构配件的采购和堆放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求;其规格、型号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是否已见证取样,并检测合格。
3)是否已按程序报监理验收并允许使用。
4)有无使用不合格材料、质量合格证明资料欠缺的材料等。
6.3施工人员
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尤其是质检员、安全员等关键岗位人员是否在岗到位、是否合格,其内部配合协调工作是否正常,能否确保各项管理制度和质保体系的及时落实、稳定有效。
2)巡视检查承包人的特种作业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人证是否相符,是否进行了相应的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并有记录。
3)现场施工人员组织是否充分、合理,能否符合工期计划要求,是否按已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设计文件施工等。
6.4施工机械
1)重点检查机械设备的进程、安装、验收、保管、使用等是否符合要求和规范。
2)数量、性能是否满足施工要求。
3)运转是否正常,有无异常现象发生,是否未经监理工程师允许撤离施工现场等。
6.5桩基工程
1)检查施工场地的平整情况:清除桩基范围的高空、地面、地下障碍物;架空高压线距桩机架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修设桩机进出、行走道路;做好场区排 水措施;消除影响相邻建筑的措施是否得到落实。
2)检查场区测量:设置2~3个水准点,进行高程测量;按总图核对各单体建筑的定位尺寸,进行各单体建筑的定位放线复核,根据各单体建筑的桩基设计施工图,进行桩位定位复核,具体要求如下:
单体建筑轴线复核→各工程桩中心点定位复核→各工程桩中心点高程复核。
3)检查打桩机设备及起重工具、测量设备及工具、施工水电供给状况;铺设水电管网,进行设备架立组装、调试和试打;在桩架上设置标尺,以便观测桩身入土深度。选择压桩机的参数应包括下列内容:压桩机型号、桩机质量(不含配重)、最大压桩力等; 压桩机的外型尺寸及拖运尺寸; 压桩机的最小边桩距及最大压桩力; 长、短船型履靴的接地压强; 夹持机构的型式; 液压油缸的数量、直径,率定后的压力表读数与压桩力的对应关系; 吊桩机构的性能及吊桩能力。压桩机的每件配重必须用量具核实,并将其质量标记在该件配重的外露表面;液压式压桩机的最大压桩力应取压桩机的机架重量和配重之和乘以0.9。
4)检查各种材料、构配件、半成品(主要是预制桩)的备料情况及其质量;
5)检查灌注桩的桩孔垂直度及泥浆比重和桩底沉渣厚度,确保质量。
6)施工过程检查、控制和管理。
6.6基坑土方开挖工程
1)土方开挖的准备工作是否到位、充分,开挖条件是否具备。
2)土方开挖顺序、方法是否与设计工况一致,是否符合“开槽支撑,先撑后挖,严禁超挖”的要求。
3)挖土是否分层、分块进行,分层高度和开挖面放坡坡度是否符合要求,垫层混凝土的浇筑是否及时。
4)基坑边和支撑上的堆载是否允许,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挖土机械有无碰撞或损伤基坑围护和支撑结构等现象。
6)挖土机械是否有专人指挥,有无违章、冒险作业现象。
7)运输车辆的倒车过程是否有专人指挥等。
8)对围护体表面的治理、修补等处理是否有专人负责,是否符合设计和技术处理方案的要求。
6.7钢筋工程
1)钢筋有无锈蚀,有无被隔离剂和淤泥等污染现象,是否已清理干净,是否下垫上盖防锈。
2)钢筋保护层的垫块材料规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强度能否满足施工需用。
3)有无用木块、钢筋头、石块等代替水泥砂浆(混凝土)垫块的现象。
4)钢筋搭接长度、位置、焊接方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搭接区段箍筋是否按要求“加密”;对于梁柱或梁梁交叉部位的“核心区”有无主筋被截断、箍筋漏放等现象。
6.8模板工程
1)模板安装和拆除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要求,支撑前隐蔽内容是否已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
2)模板表面是否清理干净、有无损坏,是否已涂刷隔离剂,模板拼缝是否严密,安装是否牢固。
3)拆模是否事先按程序和要求向监理工程师报审并经监理师签认同意,拆模有无违章冒险行为;模板捆扎、吊运、堆放是否符合要求。
6.9混凝土工程
1)现浇混凝土结构构件的保护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允许堆载、踩踏。
2)拆模后混凝土构件的尺寸偏差是否在允许范围内,有无质量缺陷、其修补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3)现浇构件的养护措施是否有效、可行、及时等。
6.10砌体工程
1)基层清理是否干净,是否按要求用细石混凝土等进行了找平。
2)是否有质量不合格的块材正在使用的现象。
3)是否按要求使用皮数杆。
4)墙体拉结筋形式、规格、尺寸、位置是否正确。
5)砂浆饱满度是否合格,灰缝厚度是否超标,有无透明度、“瞎缝”和“假缝”;墙上的脚手架眼、工程需用的预留孔、预埋孔等有无遗漏等。
6.11安全文明施工
1)各项应急救援方案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已通过监理审批、是否已准备充分。
2)施工现场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各项施工有无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3)安保体系和设施是否俱全、有效、充分,相关安全检查和记录内容是否真实、及时。
6.12施工环境
1)施工环境和外界条件是否对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等造成不利影响,承包人是否已采取相应措施,是否安全、有效、符合规定和要求等。
2)各种基准控制桩、周边环境和基坑自身监测点的设置、保护是否正常,有无被压(损)现象,被压(损)坏监测点是否有人在清理和恢复,能否及时完成,监测工作能否正常进行等。
6.13工程施工进度
1)巡视检查施工现场的施工机械、人员、工程材料等投入情况,
2)对比一二级进度计划检查施工进度。
7巡检记录表
| 巡视检查记录 | 编号: | |||||
| 施工单位 | 巡检范围 | |||||
| 巡检人员 | 巡检时间 | |||||
| 巡视主要部位、工序 | ||||||
| 施工单位主要施工人员到位、工艺合规性简述 | ||||||
| 巡检主要数据记录 | ||||||
| 巡视发现问题及处理情况简述 | ||||||
| 巡检监理人员(签字): 年 月 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