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共设置13个一级项目、45个二级项目和127个三级项目。
(2)本标准按百分制设置最终标准化得分,其换算公式如下:评定得分=【各项实际得分之和/(1000-各合理缺项分值之和)】×100,最后得分采用四舍五入,取整数。
| 一级评审项目 | 二级评审项目 | 三级评审项目 (需要准备的规章制度及资料) | 要求 | 
| 1.安全生产目标 (30分) | 1.1目标制定(6分) |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制度 | 1)以正式文件发布; 2)明确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和考核等环节的内容和相应的责任部门。 | 
| 中长期安全工作规划和年度安全工作计划;安全生产总目标和年度目标 | 1)以正式文件发布; 2)要包含:各类事故控制目标、安全生产隐患治理目标,以及安全生产管理目标等。 | ||
| 1.2目标落实(8分) | 各基层单位和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 | ||
| 1)各级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2)安全目标保证措施。 | |||
| 1.3目标监控与考核(16分) | 安全生产目标执行情况的检查记录 | ||
| 安全生产目标的考核奖惩记录 | |||
| 2.组织机构与职责(50分) | 2.1安全机构和人员配置(20分) | 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文件 | 1)已正式红头文件发放; 2)包括:主要负责人、领导班子成员和各部门负责人 | 
|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文件 | 已正式文件发放 | ||
| 1)安全管理网络图; 2)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资质证书。 | |||
| 2.2安全职责(30分) |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 1)已正式红头文件发放; 2)包括:企业各级负责人员、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各岗位操作人员等。 | |
| 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会议会议纪要 | 至少每季度一次 | ||
| 3.安全生产投入(50分) | 3.1安全生产费用管理(25分) | 安全生产的费用保障制度 | 1)已正式红头文件发放; 2)明确提取、使用、管理的程序、职责及权限。 | 
| 年度安全费用投入提取及使用计划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 |||
| 3.2安全费用使用 (25分) | 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 | ||
| 4.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70分) | 4.1法律法规、标准规范(12分) | 建立识别、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的办法 | 1)已正式红头文件颁发; 2)包括识别、获取、评审、更新等环节内容,明确职责和范围,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等要求。 |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清单 | 1)每年更新一次 2)各部门和基层单位都要有 | ||
| 4.2安全规章制度 (19分) |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 ||
| 发放记录 | |||
| 4.3安全操作规程 (18分) |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清单 | ||
| 操作规程发放记录 | |||
| 4.4评估(4分) | |||
| 4.5修订(4分) | |||
| 4.6文件和档案管理(13分) | 文件管理制度 | 1)以文件发布; 2)明确文件的编制、审批、标识、收发、评审、修订、使用、保管等要求。 | |
| 记录管理制度 | 1)以文件发布; 2)明确记录的管理职责及记录的填写、收集、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留和处置要求 | ||
| 5.教育培训(70分) | 5.1教育培训管理 (10分) |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以正式文件颁发 | 
| 1)安全教育培训需求调查表; 2)年度教育培训计划; 3)教育培训记录、档案; 4)教育培训效果评估表。 | 1)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 2)记录、资料齐全。 | ||
| 5.2安全管理人员教育培训(10分) | 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书及继续教育培训记录 | ||
| 5.3岗位操作人员教育培训(30分) | 三级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 ||
| 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 | |||
| 5.4其他人员教育培训(12分) | 分包单位培训记录 | ||
| 对外来参观、学习等的培训记录 | |||
| 5.5安全文化建设 (8分) | 1)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规划和计划; 2)安全文化建设相关文件和活动记录。 | ||
| 6、施工设备管理(120分) | 6.1设备基础管理 (30分) | 设备管理制度 | 1)以正式文件颁发; 2)包括设备租赁、安装(拆除)、验收、检测、使用、检查、保养维修、改造、报废等职责和流程。 | 
| 设备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文件,设备安全管理网络图 | |||
| 特种设备安装(拆除)单位资质;安装(拆除)施工人员资格证;安装(拆除)特种设备技术方案;特征设备检测检验合格证书。 | |||
| 设备台账,设备产品合格证及资质证书等设备安全技术信息资料档案 | 包括:施工设备基本台账。施工设备履历、施工设备技术资料、施工设备运行记录、施工设备维护记录、施工设备安全检查记录、施工设备相关证书等。 | ||
| 6.2设备运行管理 (75分) | |||
| 设备运行操作规程 | |||
| 设备运行记录 | |||
| 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 |||
| 设备租赁合同或工程分包合同 | |||
| 6.3设备报废管理 (15分) | |||
| 7、施工作业安全(280分) | 7.1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130分) | 现场施工图纸及现场照片 | |
|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交底记录、现场检查记录 | |||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专项方案及安全技术措施,防雷装置、接地、接零保护检测报告 | |||
| 脚手架搭设(拆除)、使用管理制度 | |||
| 防洪度汛方案和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防洪度汛组织机构成立文件;防洪度汛物资清单;防洪演练记录;展防洪度汛专项检查;防洪度汛值班制度。 | |||
| 交通安全管理制度,机动车辆检测和检验,大型设备搬运专项安全措施 | |||
| 消防管理制度,消防安全组织机构成立文件,消防设施设备台帐;消防设施设备防雨、防冻措施;动火审批制度 | |||
| 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运输规定 | |||
| 7.2作业行为管理 (90分) | 高边坡或基坑作业安全技术措施 | ||
| 爆破试验和爆破设计; | |||
| 施工船舶应取得合法的船舶证书和适航证书,并获得安全签证;水上作业安全设施清单 | |||
| 高处作业人员管理制度;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资格证 | |||
| 起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起重设备检测检验报告,起重作业人员资格证 | |||
| 安全施工作业票,电工证 | |||
| 焊接作业资格证 | |||
| 7.3警示标志(25分) | 施工现场安全警示标志、标牌使用管理制度 | 包括安全警示标志、标牌的采购、制作、安装和维护等内容 | |
| 7.4相关方管理 (25分) | 工程分包、劳务分包、设备物资采购、设备租赁管理制度 | 应明确各管理层次和部门管理职责和权限,包括分包方的评价和选择、分包招标合同谈判和签约、分包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分包实施过程中或结束后的再评价等。 以正式文件颁发 | |
| 承包合同、建设单位审批工程分包的批文、对分包方评价的资料档案和合格分包方目录 | |||
| 分包方资质;分包合同和安全生产协议 | |||
| 7.5变更管理 (10分) | 变更实施计划 | 组织机构、施工人员、施工方案、设备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发生变化时 | |
| 变更导致的风险或隐患辨识、评价表 | 
| 8、隐患排查和治理(80分) | 8.1隐患排查 (35分) |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制度 | 1)以正式文件颁发; 2)应明确排查的责任部门和人员、范围、方法和要求等。范围包括所有与施工生产有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方式包括定期综合检查、专业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 | 
| 综合检查、专业专项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安全检查表;隐患排查方案 | |||
| 隐患汇总登记台账 | 要分级 | ||
| 8.2 隐患治理 (35分) | 隐患治理记录;隐患治理方案; 隐患治理措施 | 治理方案内容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 隐患治理措施可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 | |
| 隐患治理验收和评价记录 | |||
| 8.3预测预警 (10分) | 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 ||
| 9、重大危险源监控(80分) | 9.1辨识与评估 (20分) | 危险源管理制度 | 明确危险源辨识、评价和控制的职责、方法、范围、流程等要求。 | 
| 危险源辨识、评价的记录和清单 | |||
| 9.2登记建档与备案(10分) | |||
| 重大危险源备案 | |||
| 9.3监控与管理 (50分) | |||
| 高边坡滑坡、洞室坍塌、泥石流等重大危险及时支护预防措施 | |||
| 10、职业健康(60分) | 10.1职业健康管理(30分) |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劳动防护用品登记表 | 明确职业危害的监测、评价和控制的职责和要求;明确为员工配备相适应的劳动防护用品 | 
| 个人防护用品台账 | |||
| 职业危害场所检测计划, 定期对职业危害场所进行检测的报告。 | |||
| 现场急救用品清单 | |||
| 防护器具及校验维护记录 | |||
| 职业卫生档案和员工健康监护(包括上岗前、岗中和离岗前)档案 | |||
| 10.2职业危害告知和警示(8分) | 劳动合同 | ||
| 10.3职业危害申报 (6分) | 职业危害申报资料及回执 | ||
| 10.4工伤保险 (16分) | 工伤保险缴纳清单及凭证 | ||
| 有关工伤保险评估、年费、返回资料、赔偿等资料 | 
| 11、应急救援(50分) | 11.1应急机构和队伍(6分) |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机构设置文件;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名单;与当地具备能力的应急救援队伍签订的应急支援协议。 | |
| 11.2应急预案 (12分) |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处置方案等)清单 | ||
| 应急预案评审制度 | |||
| 11.3应急设施、装备、物资(12分) | 应急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应急管理经费台账;应急物资台帐。 | ||
| 11.4应急演练 (10分) | 应急知识培训和演练记录 | 每年至少一次 | |
| 应急演练效果评估报告 | |||
| 11.5事故救援 (10分) | 应急救援总结 | ||
| 12、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30分) | 12.1事故报告 (10分)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调查和处理制度 | 1)以正式文件颁布; 2)明确事故报告、事故调查、原因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责任追究、统计与分析等内容。 | 
| 12.2事故调查和处理(20分) | 事故调查报告 | ||
| 工伤认定材料 | |||
| 事故档案和事故管理台账 | |||
| 13、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30分) | 13.1绩效评定 (15分) | 安全标准化绩效评定制度 | 1)以正式文件颁布; 2)明确评定的组织、时间、人员、内容与范围、方法与技术、报告与分析等要求。 | 
| 安全标准化系统评价报告 |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 | ||
| 年度安全绩效考评 | |||
| 13.2持续改进 (15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