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内容 | 15.落花生 | 课时 | 第一课时 | ||||||||
| 学科 | 语文 | 年级 | 五 | ||||||||
| 主备人 | 杨惠芬 | 活动地点 | 办公室1 | 活动时间 | 10月15日 | ||||||
| 参加人员 | 杨惠芬 朱玉章 徐红英 | ||||||||||
| 主备内容 | 修改意见 | ||||||||||
| 教材解读 | 《落花生》是一篇叙事散文,课文着重讲了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学习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的主旨,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许地山始终没有忘记父亲对他的教诲和希望,他以“落花生”作为自己的笔名,时刻激励自己,做一个有用的人,并用行动实践了这一心愿,成为优秀的作家。 | 1.课文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学生兴趣浓厚。 2、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教师要真正把学的权力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 |||||||||
| 教学目标 | 1.掌握本课6个生字及新词。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写一种事物。 | ||||||||||
| 教学难、重点 | 1.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学会本课7个生字。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 ||||||||||
| 教学准备 | 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 ||||||||||
| 预习作业 | 熟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给你什么启示?查找资料了解许地山。 | ||||||||||
| 教学过程 (简要) | 一、激情导趣,揭示课题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花生) 2.出示图片花生,教师解题 3.简介作者: (根据预习交流——自读课后作者简介) 板书:15.落花生) 4.生由课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利用工具书自学生词。 2.汇报检查生字学习情况。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如果学生汇报不到位,师加以补充。) 3.结合课文内容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4.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记述了一件什么事?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词语,扫清阅读障碍」 三、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重点 1、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哪部分是重点(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议花生这部分是重点) 2、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他们是怎样议花生的? 3、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大家边吃边谈花生的好处。默读这段,把谈花生好处的话语圈。 小组讨论:孩子们认为花生的好处是什么?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之处是什么?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为什么?父亲说了几次话,哪句话是重点内容。为什么? 汇报交流: ⑴、分角色读这部分,读出谈话的气氛。 
 小结:课文中“我们”谈的那几句话分别从味道、作用、价格上谈了花生的好处,而父亲说的话有很深的寓意。所以“父亲谈”是重点。父亲一共说了五次话。 4、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引:父亲的话为什么会永远记在我心上?下节课再交流。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收集名人与做人的小故事。 | ||||||||||
| 作业设计 | 1、抄写词语。 2、找反义词 收获—— 便宜—— 可贵 —— 爱慕—— 体面—— 成熟—— 3、收集名人与做人的小故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