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
行
性
报
告
四川****科技有限公司
目 录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三、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原则
四、预期目标及效果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第二章市场预测和拟建规模
一、市场预测
二、拟建规模
第三章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的确定
二、主要生产技术和设备
第四章建设条件
一、厂区自然条件
二、技术力量状况
三、原燃材料供应
四、供电、供汽
五、给排水
六、交通运输
第五章环境保护
一、“三废”治理与排放
二、噪声防治及绿化环境
第六章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
第七章建设进展
第八章技术经济评价和结论
一、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二、结论
第一章 总论
一、项目名称:
新建1.5万吨/年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系统。
二、项目提出的背景和依据:
随着现代混凝土技术向高性能、高耐久性方向发展,和人类社会向和谐、可持续的进步,对混凝土外加剂尤其是高性能减水剂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以往传统的减水剂,如:木质素系、萘磺酸盐系、萘残油系等减水剂,由于掺量大,减水率低(10-20%左右),增强效果不佳,和水泥的适应性差,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大,尤其是在生产过程中要采用工业萘、浓硫酸、甲醛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难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等缺点,了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目前世界上科技最前沿的一种高性能减水剂,它主要通过不饱和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发生接技共聚,将带有活性基团的侧链接技到聚合物的主链上,具有以下独特的优点:低掺量(仅为萘系的1/5~1/10),高减水率(达30%以上),和水泥的适应性好,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小,生产过程中无任何有害物质加入和排放,对环境无任何影响,是一种安全的绿色环保型高性能减水剂。
日本是世界上研究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最早和最先进的国家,近几年来,欧美等国家,如德国、意大利、瑞士、美国及亚洲的韩国等也都开展了相应的研发,但研制的产品参差不齐,只有少数公司研发的产品达到了世界前沿水平。
国内自90年代末期开始,也有少数单位进行了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研发,但除了一家公司有产品批量上市外,其它均无突破性进展,而且上市的产品性能和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有巨大的差距。
我们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根据DLVO电荷排斥理论和Mrckor空间位阻效应理论,应用分子设计原理,采用单体合成,接技、共聚等方式,研制一种低掺量、大减水、高增强、高保坍、耐久性好、绿色环保,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新型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
三、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原则:
本项目按照投资合理上马快的原则,采用先进实用的工艺和设备,做到既技术先进又经济合理。
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工艺由公司负责研究提供。生产设备除关键设备外尽量选用国产设备。
所生产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品质符合中国建工行业标准<<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及国家标准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要求,同时符合美国标准ASTMC474、英国标准BS5075和日本标准JIS6204。这样,产品可在满足国内市场的前提下,亦可开拓国外市场。
四、预期目标及效果:
本项目之总生产能力1.5万吨/年。该项目完成后,将在我国西部地区建成一个较大规模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工业加工生产基地。这样,除了可以满足以上地区的高性能减水剂需求外,还可借助于优越的产品性能、较低的生产成本和健全的营销网络,将产品销往全国其它地区甚至海外。
项目投产后,年产值为12000万元人民币,年创利税1200万元。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项目建成面积:
a、主厂房:约1000㎡多层钢结构
b、辅助厂房:1000㎡单层钢结构
c、库房:1500㎡单层钢结构
2、建设投资:1200万元
其中基建投资700万元,设备投资500万元。
3、流动资金:2000万元(暂定)
4、新厂装机容量:150千瓦
5、定员:50人
第二章 市场预测和拟建规模
一、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的国内外市场需求:
由于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优越的技术性能和经济指标,预计在3~5年后将大量取代原有的传统高效减水剂产品,并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公路网等重点工程的建设,市场需求将达到150万吨/年以上。
二、拟建规模:
如果我公司新建成的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产线正式投产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能达到1.0%,根据市场对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和脂肪酸高性能减水剂的需求量,同年销量可达1.5万吨左右,其中还不包括出口部份。
第三章 技术方案
一、技术方案的确定:
根据投资合理,上马快的原则,本项目采用国际先进的工艺和设备,生产技术均由公司研发人员研究提供,将来拟开发的新型外加剂的技术及生产工艺或由本公司研发人员负责,或会同其它科研院校合作研发。
二、主要生产技术和设备:
1、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生产工艺流程图
单备——单体聚合——单体共聚——缩合反应——中和反应——成品
2、主要生产设备
a、反应釜 5000L-10000L 3套
b、锅炉 DZ L2-1-AZ 1台
c、变压器 150KVA 1台
d、水处理系统 1套
e、其它
第四章 建设条件
一、厂区自然条件:
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新项目选址占地面积约25亩。
二、技术力量状况:
我公司需要有较强的研发技术力量,其中应拥有教授、博士1~2名,高级工程师、工程师3名,技术人员10名。还可聘请多名高级顾问。
三、原燃料供应(见《主要原料、燃料用量表》附表一)
四、供电供汽:
1、供电:总150千瓦。
2、供汽:DZL2-1-A2锅炉一台
五、供水和排水:
1、供水
自来水并经水处理系统软化处理
2、排水:
主要冷却循环水,经冷却后回收利用,以节约成本。
六、交通运输:
公路、铁路、海上运输至各客户。
第五章 环境保护
一、主要“三废”排放情况:
本产品生产车间生产工艺产生的“三废”很少,主要为:
a、冷却水,水质无变化,无毒无污染,经冷却后回收利用。
b、锅炉用优质煤,尾气经处理合格后排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道废气经除尘设备处理后均能符合环保要求。
c、该工艺过程采用间断式连续生产,生产反应过程中为密闭条件,只在工序轮转期有少量排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经过冷凝回收及废气处理设备吸收后,通过20米排气管放空,能达到环保排放要求。
二、噪音防治及绿化环境:
1、噪音治理
本项目的生产过程中,设备产生的噪音较少,不会造成噪音污染。对个别噪音稍高的设备,可采用局部分别处理的方法治理。
2、绿化环境
绿化环境是防治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的必不可少的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厂区绿化能净化空气,改善厂区小气候。
第六章 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
一、车间组成及人员(见《生产组织人员表》附表二)
二、人员来源及培训:
由公司统一安排落实。操作及管理人员以在本厂培训为主,少部份技术管理人员及生产骨干可派往其他公司参观学习。
第七章 建设进展
一、设计与施工安装:
1、土建设计和施工由公司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建筑工程公司承担。
2、工艺、设备、电器的设计安装,由本公司提出工艺条件,委托化工设计单位设计,设备专业安装公司安装。
二、建设进度计划:
1、2012年**月动工。
2、土建工程进度为2个月。
3、设备安装进度为2个月。
4、2012年**月投产。
第八章 技术经济评价
一、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1、总投资:3200万元,其中土建和设备投资1200万元,生产流动资金2000万元。
2、资金来源:。
3、产品生产成本:
| 3-1 | 原材料成本 | 5800元/吨 | 
| 3-2 | 燃料及动力 | 120元/吨 | 
| 3-3 | 工资及福利 | 130元/吨 | 
| 3-4 | 折旧 | 50元/吨 | 
| 3-5 | 税收及其它 | 500元/吨 | 
| 合计 | 6600元/吨 | 预定售价7500元/吨 | 
从宏观上看,本项目符合国家发展需要,方向是对的。产品符合国家当前重点能源、交通建设的需要及可持续发展,而且可出口创汇。
本项目坚持生产与科研结合,可加快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实现优质、低耗、上等级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综上所述,本项目技术上是先进的、适用的、产品品位高,企业劳动生产率高,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显著,建设期投资回收期短,因此本项目是可行的。
主要原料、燃料用量表(年产15000吨计)
(附表一)
| 序 号 | 名 称 | 规 格 | 数量(吨/年) | 
| 1 | A料 | 一级 | 2500 | 
| 2 | B料 | 一级 | 300 | 
| 3 | C料 | 一级 | 50 | 
| 4 | D料 | 一级 | 5 | 
| 5 | 煤或重油 | 2级 | 1000 | 
(附表二)
| 序号 | 车间或工序名称 | 班制*定员 | 人员小计 | 
| 1 | 原料制备 | 3*2 | 6 | 
| 合成反应 | 3*5 | 15 | |
| 机修及其它 | 3*1 | 3 | |
| 品管研发 | 3*2 | 10 | |
| 管 理 | 1*3 | 3 | |
| 后 勤 | 1*3 | 3 | |
| 业 务 | 1*3 | 8 | |
| 合计 | 48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