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网络世界”,若有人故意制造计算机病毒扩散,将会破坏许多单位或个人网络的正常运行,甚至造成电脑系统得崩溃等。这说明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中:( )
A.交往关系极为简单的特点 B.活动结果密切相关的特点
C.活动范围相对有限的特点 D.公共秩序难以形成的特点
2、公共生活的鲜明特点是:( )
A.透明性 B.开放性和透明性 C.开放性 D.间接性
3、现代社会,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公园休闲、体育健身、网上冲浪等等,反映了现代社会人们公共生活的( )特点。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主体的多元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4、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则体系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状态,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公共秩序也有了新的领域,下面( )最能体现时代特征。
A.工作秩序 B.教学秩序 C.交通秩序 D.网络秩序
5、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征(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D.交往时间的延续性
6、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遵纪守法。
A.团结友善 B.见义勇为 C.保护环境 D.诚实守信
7、在社会公共生活中,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对待老人、儿童、残疾人员,特别予以尊重、照顾、爱护和帮助;尊师敬贤,对待师长和贤者,示以尊重和钦佩亲敬。这是社会公德中( )的要求。
A.遵纪守法 B.保护环境 C.诚实守信 D.文明礼貌
8、( )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
A.文明礼貌 B.助人为乐 C.爱护公物 D.遵纪守法
9、我国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博施济众”等广为流传的格言,把帮助别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看作自己的快乐。这是社会公德中( )的要求 。
A.保护环境 B.遵纪守法 C.爱护公物 D.助人为乐
10、人们在公共生活中应该爱惜和保护全民和集体所有的公共财务。这是( )的要求。
A.爱护公物 B.助人为乐 C.文明礼貌 D.保护环境
11、在约束人们行为的公共生活规则中,最权威的规则是( ) 。
A.社会公德 B.风俗习惯 C.宗教信仰 D.法律规范
12、法律规范通过( ),强制人们遵守生活公共生活准则 。
A.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活准则B.制裁破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
C.为人们提供一种既定的行为模式 D.告知人们某种行为的法律后果
13、(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
A.社会公德 B.自身价值 C.价值目标 D.职业道德
14、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待服务对象不能有亲疏、贵贱之分,都应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一视同仁、周到服务。这是职业道德中( )
A.助人为乐的要求 B.爱国守法的要求
C.办事公道的要求 D.尊老爱幼的要求
15、( ),反映的是从业人员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重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勤奋努力,尽职尽责的道德操守。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16、( ),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即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17、( ),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公平、公正,不谋私利,不徇私情,不以权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18、( ),就是在职业活动中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为群众着想,为群众办事,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19、在职业活动中提倡( ),并不是一个高不可攀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每个公民无论从事什么工作、能力如何,都能够在本职岗位上,通过不同的形式为人民服务。每一个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都自觉遵循服务群众的要求,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都是服务对象的良好秩序与和谐状态。
A.服务群众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诚实守信
20、( )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的精神。
A.爱岗敬业 B. 诚实守信 C. 办事公道 D.奉献社会
21、国家干部遵纪守法,不欺上瞒下、以权谋私;教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不应有智力差异和家庭贵贱之分;售货员尊重顾客的平等权利,热情服务,不以貌待客,欺叟骗童。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 )。
A.社会公德的要求 B.职业道德的要求
C.家庭美德的要求 D.生态道德的要求
22、( )是一对男女基于一定的社会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纯真、专一的感情。
A.爱情 B.结婚 C.恋爱 D.同居
23、( )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A.恋爱 B.婚姻 C.结婚 D.离婚
24、( )是婚姻关系成立的法定标志。
A.结婚宴席 B.结婚照片 C.结婚登记 D.夫妻生活
25、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这是( )规定的。
A. B.民法 C.婚姻法 D.继承法
26、以下情况在中国能够结婚的是( ) 。
A.某女与其表兄 B.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的某男与其女友
C.两位男性同性恋者 D.年龄未满18周岁的周某与吴某
27、《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结婚的男女双方必须达到法定年龄,即( ) 。
A.男不得早于25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B.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C.女不得早于20周岁,男不得早于18周岁
D.男、女均不得早于22周岁
28、陶行知先生说:“爱之酒,甜而苦,两人喝是甘露,三人喝是酸醋,随便喝,要中毒。”这体现了爱情的( )。
A.生物本能性 B.专一排他性 C.平等互爱性 D.强烈持久性
29、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早就认识到:“为着品德而去眷恋一个情人,总是一件很美的事。”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强调:“我们之所以爱一个人,是由于我们认为那个人具有我们所尊重的品质”。他们的意思是说,在爱情中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 )
A.个人的相貌和气度 B.人的纵欲目的和生理要求
C.个人所拥有的金钱和权势 D.人的精神世界和道德面貌
30、( )是通过社会道德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
A个人品德 B理想信念 C爱国思想 D 职业道德
31、 人类的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 )三大领域。
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
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
32、(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社会公德 B.职业道德 C.家庭道德 D.生活道德
33、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缺失的是( )。
A.过马路闯红灯 B.排队加塞
C.夫妻在家打架 D.不爱护公物
34、互联网在成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便捷的手段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型工具。为了保障互联网的正常运行,2000年12月28日九届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 )。
A.《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B.《互联网安全法》
C.《互联网安全基本规范》 D.《关于互联网安全问题的规定》
35、( )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机关及其人民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A. 《道路交通安全法》 B.《集会示威法》
C.《环境保》 D.《治安管理处罚法》
36、下列适用《集会示威法》的是( )。
A.深圳日本篡改教科书的活动
B.在广州举行的大型文娱表演活动
C.穆斯林为庆祝节日举行的斋戒活动
D.端午节在增江上举行的赛龙舟活动
3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 )。
A. 办事公道 B.诚实守信 C.爱岗敬业 D.服务群众
38、《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明确规定“乙肝病原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意味着非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健康公民一样可以通过考试被录取为公务员,这体现了《劳动法》的( )。
A.平等就业权 B.选择职业权 C.休息休假权 D.享受福利权
39、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节、仲裁、提起诉讼。其中,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终局法律效力的裁决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日内向人民提起诉讼。
A.10日 B.15日 C.20日 D.25日
40、《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应以( )形式订立。
A.书面 B.口头约定 C.电文 D.其他形式
41、大学生中存在的“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爱情观是属于( )。
A.误把友谊当爱情 B.错置爱情的地位
C.片面、功利化的对待爱情 D.只重过程不顾后果
42、男女两青年去民政部门申请结婚登记,未获审查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
A.女方刚满20周岁 B.男方刚满21周岁
C.女方家长不同意双方的结合 D.男方曾患麻风病,已经治愈
43、婚姻家庭的( ),是婚姻家庭的本质属性。
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道德属性 D.法律属性
44、尚未离婚的张先生和未婚的李女士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婚姻登记机关拒绝受理他们的申请,其理由是张先生和李女士不具备结婚必备条件之( )。
A.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B.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C.必须符合“门当户对”的要求 D.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45、王某在离婚诉讼中,继承了父亲的遗产。不久,王某与妻子离婚。按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这些遗产( )。
A.由双方协商确定所有权归属
B.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C.属于王某妻子的个人财产
D.属于王某的个人财产
46、我国现行婚姻法禁止结婚的是( )。
A、六代之内旁系血亲 B、五代之内旁系血亲
C、四代之内旁系血亲 D、三代之内旁系血亲
47、我国诉讼离婚中判决准予离婚的法定条件是( )。
A、夫妻感情不和 B、夫妻感情确已破裂
C、夫妻感情基础丧失 D、对子女和财产已妥善处理
48、魏宏与赵兰2002年10月结婚,2008年11月双方协议离婚,但在财产分配上发生争议。请判断,下列哪些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
A、魏宏婚前用复员费购买的婚后共同使用的一套组合家具
B、赵兰婚前继承婚后共同使用和管理的三间房屋
C、2002年年初魏宏的朋友赠与他的一部摄像机
D、赵兰婚后创作的多集电视连续剧的稿费
49、网络生活中要求人们形成道德自律是因为网络生活的( )。
A、信息广泛性 B、方便快捷 C、虚拟性 D、覆盖面广
50、在公共生活领域中,既有国家强制性,又有普通约束力的最权威的规则是( )。
A、职业道德规范 B、法律 C、公民道德实施纲要 D、宗教戒律
二、多项选择题(30题)
1、公共生活的特点有( )。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C.人际关系的功利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生活对社会健康发展的意义( )。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的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保障
3、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是( )。
A.风俗 B.道德 C.纪律 D.法律
4、公共秩序主要包括:( )
A.教学秩序 B.营业秩序 C.娱乐秩序 D.工作秩序
5、社会公德的内容有( )
A.遵纪守法 B.保护环境 C.文明礼貌 D.爱护公物 E.助人为乐
6、下列行为符合社会公德要求的有 ( )
A.不随地吐痰 B.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 C.捡到财物,占为已有
D.爱护公园或路边的花草树木 E.在公共汽车上为老幼病残孕让座
7、社会公德涵盖的关系是( )。
A.人与人 B.人与社会 C.人与自然 D.人与精神 E.人与物质
8、社会公德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A.一些人的社会公德观念比较淡薄
B.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的规章、制度、公约等不能得到普遍遵守
C.对陌生人警惕,冷漠有余,关心、帮助不足,对与自己有亲情、友情的人,方可投入十分的热心,肯于关心和帮助
D.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缺乏基本的诚信
E.在人与人交往中的礼仪规范受到明显的忽视。
9、属于社会公德的行为有( )。
A.资助希望工程 B.参加志愿者活动
C.百城万店无假货 D.保护母亲河 E.不乱穿马路
10、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
A.爱岗敬业 B.诚实守信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 E.奉献社会
11、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基础。下列表现属于爱岗敬业的有( )。
A.在本职工作中勤奋努力,不偷懒,不怠工
B.喜欢自己的工作,能心情愉快、乐观向上地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
C.为求得未来自己理想的职业,利用现有的职业劳动时间全力为求新职做准备
D.不情愿地成为了现有职业的劳动者,在没有调换工作之前,仍坚守工作岗位, 履行职业责任
E.把自己看成现职工作单位的一分子,把自己从事的工作视为生命存在的表现方式,尽心尽力地去工作
12、马克思说:“真正的爱情表现在恋人对他的偶像采取含蓄、谦恭甚至羞涩的态度,而绝不是表现在随意流露热情和过早亲昵。”这表明( )。
A. 恋爱双方的交往应当文明端庄,持之以度
B. 真正的爱是远离疯狂和近于淫荡的东西的
C. 恋爱过程中要有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交往方式
D. 爱情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属性把人的一切自然属性排除在外
13、爱情是男女双方给予一定的客观现实基础和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最真挚的彼此倾慕和相互爱悦,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最强烈持久、纯洁专一的感情,下列选项中,真正属于爱情的有( )。
A.单相思、一厢情愿 B.相濡以沫,终身对爱侣承担责任
C.爱恋双方彼此尊重对方的情感和人格 D.平等履行道德义务
E三角恋爱、多角恋爱、婚外情、
14、家庭美德的基本要求( )。
A.尊老爱幼 B.夫妻和睦 C.勤俭持家 D.邻里团结
15、下列行为符合家庭美德要求的有( ) 。
A.某父亲长年沉溺于打麻将,从不管教子女
B.某对夫妻整天吵架呕气,丈夫甚至对妻子拳脚相加
C.某丈夫不辞劳苦,20多年精心伺候卧病在床的妻子
D.某夫妇长年热情主动地照顾身边无子女的邻居大妈
E.某儿媳每逢周未都去看望不在一起生活的公婆,帮他们洗刷打扫做家务
16、《婚姻法》规定:当夫妻一方有下列过错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
A.重婚的 B.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C.实施家庭暴力的 D.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E.不能生育的
17、个人品德是个体对某种道德要求认同和践履的结果,集中体现了( )的内在统一。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8、个人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有( )。
A学思并重 B省察克己 C慎独自律 D积善成德 E知行统一
19、继承的方式主要有( )。
A.法定继承 B.遗嘱继承 C.遗赠 D.遗赠扶养协议
20、下列属于正确的恋爱观的有( )。
A.只求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
B.恋爱双方要尊重彼此人格平等,文明相爱
C.一进校门,就赶紧找对象,不然都是别人挑剩的了。
D.学业第一,爱情第二,合理安排时间,营造能促进学业的爱情生活。
21、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分为( )。
A.警告 B.罚款 C.行政拘留 D.吊销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22、为了缓解就业压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近年来国家采取了积极的就业,即( )的就业方针。
A.劳动者自主就业 B.市场调节就业 C.促进就业 D.企业帮助就业
23、爱情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人生话题,恋爱中的道德规范有( )。
A、尊重人格平等 B、自觉承担责任
C、文明相亲相爱 D、误把友谊当爱情
24、如果办理结婚登记的当事人属于下列( )情形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登记。
A.属于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
B.结婚的女方年龄为21岁
C.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人
D.结婚的男方年龄为21岁
25、申请协议离婚的条件主要有( )。
A.男女双方自愿离婚
B.对子女抚养教育和夫妻财产分割等问题达成协议
C.一方要求离婚,一方不同意离婚
D.对夫妻财产分割等问题未达成协议
26、大学生加强法律修养,重在增强法律思维,做到( )。
A.律 B.讲证据 C. 理 D.讲程序
27、人类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手段有( )。
A、道德B、风俗C、法律D、纪律
28、法律对社会生活的指引作用是通过( )三种规范形式实现的。
A、授权性规范 B、禁止性规范
C、义务性规范 D、权利性规范
29、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权利包括( )。
A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B 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C 休息休假的权利
D 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30、下列哪些行为不是校园文明行为( )。
A.迟到旷课
B.乱扔垃圾
C.公共场合情侣举止过度亲密
D.上课时不关手机
三、判断题(20题)
1、网络世界是虚拟的,所以上网没有道德约束。( )
2、公共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致的。( )
3、爱情就是要“我的心中、眼中只有你”,其他人都不在乎了。( )
4、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奢懒败家门。( )
5、大学阶段的爱情都是没有好结果的,只是填补感情的空虚。( )
6、环境保的基本原则是“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因此,保护环境
与我们大学生没有关系。( )
7、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目标指向。( )
8、社会实践是锻造人才的熔炉。实践是人才成长的动力,是衡量人才的标准。( )
9、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确认。( )
10、个人品德是通过社会法制教育和个人自觉的道德修养形成的。( )
11、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
12、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 )
13、劳动争议发生后,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是必经程序。( )
14、结婚是男女双方确立夫妻关系的法律行为。( )
15、非婚生子女和生父母的关系与婚生子女和生父母的关系是不相同的。( )
16、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时,无论任何情况下都须征得军人的同意。( )
17、父母与子女的血亲关系随着夫妻关系的解除因此而消除。( )
18、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父母和兄弟姐妹是同一顺序继承人。( )
19、婚姻家庭关系仅需要道德来维系即可。( )
20、我国内地居民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是民政部门。( )
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
1. B 2.B 3.A 4.D 5.D 6.C 7.D 8.D 9.D 10.A 11.D 12.B 13.D 14.C 15.A 16.B 17.C 18.D 19.A 20.D 21.B 22.A 23.C 24.C 25.C 26.B 27.B 28.B 29.D 30.A 31.B 32.A 33.C 34.A 35.D 36.A 37.C 38.A 39.B 40.A 41.D 42.B 43.B 44.D 45.B 46.D 47.B 48.D 49.C 50.B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BD 4.ABCD 5.ABCDE 6.ABDE 7.ABC 8.ABCDE 9.ABCDE 10.ABCDE 11.ABDE 12.ABC 13.BCD 14.ABCD 15.CDE 16.ABCD 17.ABCD 18.ABCDE 19.ABCD 20.BD 21.ABCD 22.ABC 23.ABC 24.ACD 25.AB 26.ABCD 27.AC 28.ABC 29.ABCD 30.ABCD
三、判断题
1. X 2. X 3. X 4. √ 5. X 6. √7. √ 8. √9. √ 10. X 11. X 12. √ 13. X 14. √ 15. X 16. X 17. X 18. X 19. X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