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种类 | 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 | 可能导致的事故、财产损失事件、财产损失 | 危险级别 | 存在场所 | 涉及的岗位 |
| 危险因素 | 冒顶片帮 | 造成人员伤亡、设施设备被毁、系统被破坏 | 高度危险 | 采场、掘进工作面、采空区、巷道交岔口地段、地压活动区域井巷、地质构造区域井巷 | |
| 中毒窒息 | 导致人员中毒、窒息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系统破坏 | 高度危险 | 爆破作业面、炮烟流经的巷道、采空区、盲巷盲井、通风不良的井巷、使用有毒或腐蚀性药剂的场所、火灾下风侧的巷道 | ||
| 爆破伤害 | 导致人员伤亡、设施设备、系统被破坏 | 高度危险 | 掘进、回采工作面、爆破器材加工处 | ||
| 火药爆炸 | 导致人员伤亡、设施设备、系统被破坏 | 高度危险 | 炸药库、运输火工品的路线、巷道临时存放地、运送矿岩的巷道 | ||
| 火灾 | 导致人员伤亡、设施设备、系统被破坏 | 很危险 | 地面油库、办公室、客舍、材料库、井巷配电硐室、机械设备、工棚、可燃物堆积场地、爆破作业场所 | ||
| 运输伤害 | 导致运输伤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施设备被毁 | 很危险 | 采场、掘进工作面、斜坡道、平硐、矿石堆场 | ||
| 水灾 | 导致水灾事故,造成人员、设施设备、井巷被掩埋、冲毁 | 很危险 | 采掘工作面、地面工业场地、井巷、机电硐室、作业场所 | ||
| 高处坠落 | 导致坠落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 很危险 | 井下出矿、人工溜槽溜井放矿、地面碴场陡坎边缘地带 | ||
| 压力容器爆炸 | 导致物体打击、火灾、人员伤亡事故、设施设备被毁 | 可能危险 | 井下空压机、储气罐、氧气瓶、乙炔瓶等存放的地点、压力管路 | ||
| 机械伤害 | 导致机械伤害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设施设备被毁 | 可能危险 | 机修车间、存放机械设备场所 | ||
| 危害因素 | 1、 | ||||
矿山标识牌
铜仁市洪岩硐锰矿
采矿权人:贵州省铜仁地区天利矿业有限公司
地址:铜仁市环北办事处板桥村沙龙路
矿山名称:铜仁市洪岩硐锰矿
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
开采矿种:锰矿
开采方式:地下开采
生产规模:5万吨/年
矿山面积:0.7985平方公里
有限期限:2011年3月至2018年11月
发证机关:贵州省国土资源厅
发证时间:2011年3月25日
监制单位:铜仁市国土局碧江区分局
| 2012年6月25日 |
| 安全隐患整改登记牌 | 公告、通知栏 | |||||
| 存在隐 患地点 | 限期整 改时间 | 整改措施及对策 | 落实 情况 | 整 改 责任人 | 完成 时间 | |
| 主要负责人姓名 | 下井途经地点 | |||
| 下井时间 | 年 月 日 时 分 | 出井时间 | 年 月 日 时 分 | |
| 发现的主要问题 | ||||
| 处理情况 | ||||
| 隐患整改落实情 况 | ||||
| 其他 | ||||
| 岗位名称 | 电工 | 主要事故类型 | 触电等事故 | |
| 步骤及范围 | 危险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严重性 | 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 |
| 电气维修作业 | 作业时不慎接触带电体 | 造成电击伤害或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 | 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 |
| 带电体绝缘破损 | 工作认真仔细,注意力集中 | |||
| 带电作业或没有完全断开电源 | 先仔细检查后作业 | |||
| 作业前先验电,严禁带电作业 | ||||
| 危险品仓库 | 易燃易爆品在该区域内达到一定浓度,电器设备检修中触电引起静电火花 | 燃烧、爆炸 | 悬挂断电警示牌,作业前先验电。作业中若使用电动工具或易产生火花的作业,先进行消溶处理,并进行通风排气 | |
| 使用电动工具 | 漏电 | 造成电击伤害或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 | 接线板插板应可靠接地 | |
| 高压维修作业 | 高压电 | 触电伤亡事故 | 变压器及母线检修时,必须高压侧和低压侧,变压器次级必须用检修接地器短接可靠接地,并要有监护人员 | |
| 电容补偿电路维修 | 产生瞬间电压 | 击伤、触电 | 维修前应先断电并挂警示牌,然后对其进行放电,并有监护人员 | |
| 岗位名称 | 凿岩工、爆破工 | 主要事故类型 | 机械、冒顶片帮、爆炸等事故,职业病 | |
| 步骤及范围 | 危险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严重性 | 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 |
| 凿岩过程中 | 机械故障伤人 | 导致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受伤 | 按操作规程正确操作作业设备。 保证设备完好 | |
| 顶板岩石冒落,两帮的岩石垮塌 | 导致冒顶片帮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 | 严格敲帮问顶制度,加强顶板分级管理 | ||
| 放炮过程中 | 爆炸伤害 | 造成人员伤亡 | 保证特种作业人员的证件齐全有效 严禁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爆破作业,严格按照爆破作业规程进行爆破作业及对盲炮和未爆火工品的处理。处理盲炮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处理现场。 | |
| 岗位名称 | 出矿(碴)工 | 主要事故类型 | 冒顶、片帮、火药爆炸事故 | |
| 步骤及范围 | 危险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严重性 | 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 |
| 出碴出矿过程中 | 作业面顶板岩石不处理冒落,两帮的岩石不处理垮塌 | 导致冒顶片帮、水灾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 | 严格敲帮问顶制度,加强顶板分级管理 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 | |
| 作业面遇断层破碎带,出现淋水、渗水、涌水现象,垮帮掉碴 | ||||
| 作业面内还有盲炮、哑炮不处理就进行下步作业 | 导致火药爆炸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 | 严禁未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的人员从事爆破作业,严格按照爆破作业规程进行爆破作业及对盲炮和未爆火工品的处理。处理盲炮时,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处理现场。 | ||
| 粉尘、振动及噪声 | 造成作业环境不良,引起矽肺病、噪声聋、手臂振动病 | 使用安全符合要求的设备。正确配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
| 岗位名称 | 运输(拖拉机)工 | 主要事故类型 | 运输伤害、机械伤人等事故 | |
| 步骤及范围 | 危险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严重性 | 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 |
| 出碴出矿运输过程中 | 非驾驶员开车 无证驾驶,驾驶与准驾车辆不相符的车辆 酒后开车,带故障车辆和长途疲劳驾驶 在驾驶途中吸烟、、饮食、闲谈及打电话 车辆超载、超员、超宽、超高、超长、 实习驾驶员单独开车 | 运输事故、车辆、 | 非驾驶员严禁开车 驾驶员的各种证件要齐全有效,不准驾驶与准车辆不相符的车辆 在驾驶途中严禁吸烟、饮食、闲谈及打电话 严禁车辆超载、超员、超宽、超高、超长运输 不准实习驾驶员单独开车 | |
| 人货混装 | 物体打击 | 严禁人货混装 | ||
| 岗位名称 | 电焊工 | 主要事故类型 | 触电、烧伤、烫伤、火灾、爆炸 | |
| 步骤及范围 | 危险危害因素 | 可能发生的事故及严重性 | 防范及应急处理措施 | |
| 电焊作业 | 焊机绝缘破坏、老化、受潮,保护接地、接零(中线)系统不牢,接线错误,空载电压触电 | 触电 | 电焊设备应有良好的隔离防护装置,避免人与带电体接触,绝缘电阻不小于1MO,防止爆机受潮,采用自动断电装置 | |
| 电弧焊接过程中,主要产生可见光、红外线和紫外线三种射线,红外线长期照射,会使眼珠晶体变化,严重的导致“白内障”,紫外线能强烈地刺激和损害眼睛、皮肤,只要受到短时间的照射也引起眼睛发炎(俗称电光性眼炎),皮肤红痛 | 电弧辐射、灼伤 | 在焊接作业区严禁直视电弧,操作者与辅助者都要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应配戴专用面罩,面罩与滤色玻璃之间不得漏光,穿着焊工专用的工作服和鞋,防止光线直接照射到皮肤,防止飞溅物落到身上,电焊场所必须有充分的照明,以便焊接作业 | ||
| 飞散的火花、熔融金属与熔渣颗粒,燃着焊接处附近的易燃物(如油料、木料、棉纱等),及可燃气体面产生火灾,焊机的软线或焊机本身绝缘破坏发生短路而产生火灾。焊接未清洗干净的油罐、油桶带有压力的储气筒及带压附件,在有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内焊接 | 会造成火灾或爆炸事故 | 焊接处10米以内不得有可燃、易燃物,工作点通道宽度应大于1米,高空作业更要注意火花的飞向,储放易燃易爆物的容器未经清洗干净严禁焊接,焊接管道、容器时必须把孔盖、阀门打开,焊接设备等绝缘应保持良好,严禁将易燃易爆管道作焊接回路使用。 | ||
1.必须证照齐全有效,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健全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外包工程安全管理到位。
2.必须确保矿领导下井带班,全员培训合格,“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
3.必须按规定设置安全出口并保持畅通,严禁独头开采。
4.必须建立机械通风系统,局部通风管理安全可靠。
5.必须配齐自救器和便携式气体检测仪。
6.必须加强顶板管理和采空区监测、治理。
7.必须落实探放水制度,加强水害隐患治理。
8.必须确保提升、运输设备安全可靠,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和未经检测检验合格的设备、材料。
9.必须落实爆破器材库和爆破作业安全管理。
10.必须建立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确保救援装备和物资配备及应急演练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