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商高速公路德州至夏津段总监办中心试验室
2014年11月
试验项目基本要求汇总表
第 1 页,共 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试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试验结果精度 |
| 土 | 含水率 | 烘干法 酒精燃烧法 | 2 | 5%以下,平行差值≤0.3% 40%以下,平行差值≤1% 40%以上,平行差值≤2% | 0.01g | 0.1% | 0.1% |
| 比重法 | 0.5g | ||||||
| 密度 | 环刀法 电动取土器法 | 2 | 平行差值≤0.03g/cm3 | 0.1g | 0.01g/cm3 压实度1% | 0.01g/cm3 压实度1% | |
| 蜡封法 | 0.01g | ||||||
| 灌砂法 | 1 | 1g | |||||
| 比重 | 比重瓶法 | 2 | 平行差值≤0.02 | 0.001g | 0.001 | 0.01 | |
| 浮力法 | 0.01 | ||||||
| 浮称法 | 0.001 | ||||||
| 颗粒分析 | 筛分法 | 1 | 筛分损失≤1% | 粗粒土5g 中粒土1g 细粒土0.2g | 0.01% | 0.01% | |
| 密度计法 | 1 | 0.01g | 0.1% | 0.1% | |||
| 界限含水率 | 液塑限联合测定 | 2 | 高液限土,平行差值≤2% 低液限土,平行差值≤1% | 0.01g | 1% | 1% | |
| 天然稠度 | 天然稠度 | 1 | 0.01 | 0.01 | |||
| 击实试验 | 击实试验 | 2 | 最大干密度: 细粒土,平行差值≤0.05 g/cm3 中粒土,平行差值≤0.08 g/cm3 最佳含水率: 小于10%时,平行差值≤0.5% 大于10%时,平行差值≤1.0% | 0.1g、0.01g | 0.01g/cm3 | 0.01g/cm3 |
第2 页,共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试验结果精度 |
| 土 | 承载比(CBR) | 承载比(CBR)法 | 3 | Cv>12时,舍去偏离大的值;Cv≤12时:干密度平行差值≤0.03 g/cm3,取平均值;干密度平行差值>0.03 g/cm3,舍去偏离大的值 | ≤试件质量的0.1% | 承载比0.1% 密度0.01 g/cm3 | 0.1% |
| 粗集料 | 筛分试验 | 筛分法 | 2 | 损耗率≤0.3%,平行差值P0.075≤1% | ≤总质量的0.1% | 0.1% | 0.1% |
| 密度及吸水率 | 网篮法 | 2 | 平行差值: 相对密度≤0.02 吸水率≤0.2% | ≤最大称量的0.05% | 相对密度0.001 密度0.001 g/cm3 吸水率0.01% | 相对密度0.001 密度0.001 g/cm3 吸水率0.01% | |
| 容量瓶法 | 2 | 平行差值: 相对密度≤0.02 吸水率≤0.2% | ≤最大称量的0.05% | 相对密度0.001 密度0.001 g/cm3 吸水率0.1% | 相对密度0.001 密度0.001 g/cm3 吸水率0.1% | ||
| 含水率 | 烘干法 | 2 | 无规定 | ≤5g | 0.1% | 0.1% | |
| 酒精燃烧法 | 2 | 无规定 | ≤1.0g | 0.1% | 0.1% | ||
| 堆积密度及空隙率 | 容量筒法 | 2 | 无规定 | ≤总质量的0.1% | 密度0.01 t/m3 | ||
| 含泥量及泥块含量 | 淘洗法 | 2 | 平行差值≤0.1% | ≤总质量的0.1% | 0.1% | 0.1% | |
| 针片状颗粒含量 | 规准仪法 | 1 | ≤总质量的0.1% | 0.1% | 0.1% | ||
| 游标卡尺法 | 2 | 如平行差值≥20%,则追加测定一次 | ≤1g | 0.1% | 0.1% | ||
| 压碎值 | 压碎值仪法 | 3 | 无规定 | ≤1g | 0.1% | 0.1% | |
| 压碎指标 | 国标方法 | 3 | 无规定 | ≤1g | 0.1% | 1% | |
| 磨耗损失 | 洛杉矶法 | 2 | 平行差值≤2% | ≤5g | 0.1% | 0.1% | |
| 软弱颗粒含量 | 软弱颗粒试验法 | 1 | ≤5g | 0.1% | 0.1% |
第3页,共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试验结果精度 |
| 细集料 | 筛分试验 | 筛分法 | 2 | 细度模数平行差值≤0.2 | ≤0.5g | 通过率0.1% 细度模数0.01 | 通过率0.1% 细度模数0.01 |
| 含泥量 | 筛洗法 | 2 | 平行差值≤0.5% | ≤1g | 0.1% | 0.1% | |
| 泥块含量 | 筛洗法 | 2 | 平行差值≤0.4% | ≤2g | 0.1% | 0.1% | |
| 砂当量 | 砂当量仪法 | 2 | 无规定 | ≤0.1g | 1% | 1% | |
| 表观密度 | 容量瓶法 | 2 | 平行差值≤0.01 g/cm3 | ≤1g | 0.001 | 0.001 | |
| 密度及吸水率 | 坍落筒法 | 2 | 与平均值之差≤0.02% | ≤0.1g | 密度0.001 吸水率0.01% | 密度0.001 吸水率0.01% | |
| 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 | 标准漏斗法 | 2 | 无规定 | ≤5g | 密度0.001 g/cm3 空隙率0.1% | 密度0.001 g/cm3 空隙率0.1% | |
| 含水率 | 烘干法 | 2 | 无规定 | ≤2g | 0.1% | 0.1% | |
| 酒精燃烧法 | 2 | 无规定 | ≤0.2g | 0.1% | 0.1% | ||
| 云母含量 | 钢针挑出法 | 1 | ≤0.01g | 0.1% | 0.1% | ||
| 棱角性 | 流动时间法 | 5 | 无规定 | ≤0.1g | 0.1s | 0.1s | |
| 间隙率法 | 3 | 无规定 | ≤0.1g | 0.1% | 0.1% | ||
| 亚甲蓝值(MBV) | 亚甲蓝法 | 1 | 亚甲蓝粉末0.01g 试样0.1g | 0.1g/kg | 0.1g/kg | ||
| 矿粉 | 筛分试验 | 水洗法 | 2 | 各号筛通过率平行差值≤2% | ≤0.1g | 0.1% | 0.1% |
| 密度 | 李氏比重瓶法 | 2 | 平行差值≤0.01 g/cm3 | ≤0.01g | 0.001 | 0.001 | |
| 亲水系数 | 膨胀对比法 | 2 | 无规定 | ≤0.01g | 0.01 | 0.01 |
第 4页,共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试验结果精度 |
| 无机结合料 | 含水量 | 烘干法 沙浴法 酒精法 | 2 | ≤7%,平行差值≤0.5%; >7%,≤40%,平行差值≤1% >40%,平行差值≤2% | 细粒土0.01g 中、粗粒土0.1g | 0.01% | 0.01% |
| 水泥或石灰剂量 | EDTA滴定法 | 2 | ≤均值的5% | 0.01g | 0.1mL | 0.1% | |
| 直读式测钙仪法 | 2 | 无规定 | 0.01g 碳酸钙0.0001g | 0.1% | 0.1% | ||
| 石灰钙镁含量 | 简易测定法 | 2 | 无规定 | 0.01g,碳酸钠、石灰0.0001g | 0.1mL | 0.1% | |
| 石灰细度 | 石灰细度试验方法 | 3 | 平行差值≤5% | 0.01g | 0.01% | 0.01% | |
| 石灰未消化残渣含量 | 石灰未消化残渣含量试验方法 | 3 | 平行差值≤5% | 0.01g | 0.01% | 0.01% | |
| 粉煤灰烧失量 | 灼烧差减法 | 2 | 平行差值≤0.15% | 0.0001g | 0.01% | 0.01% | |
| 粉煤灰细度 | 负压筛法 | 3 | 平行差值≤5% | 0.01g | 0.01% | 0.01% | |
| 石灰、粉煤灰密度测定 | 李氏比重瓶法 | 2 | 平行差值≤0.01 g/cm3 | 0.01g | 0.001 g/cm3 | 0.001 g/cm3 | |
| 粉煤灰比表面积 | 勃氏法 | 2 | 平行差值≤2% | 0.001g | 10cm2/g即1m2/kg | 10cm2/g即1m2/kg | |
| 击实试验 | 重型击实法 | 2 | 最大干密度: 细粒土,平行差值≤0.05 g/cm3 中粒土,平行差值≤0.08 g/cm3 最佳含水率: 小于10%时,平行差值≤0.5% 大于10%时,平行差值≤1.0% | 0.1g、0.01g | 密度0.001 g/cm3 含水量0.1% | 密度0.001 g/cm3 含水量0.1% |
第 5页,共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试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 无机结合料 | 无侧限抗压强度 |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小试件≥6个 中试件≥9个 大试件≥13个 | 制件高度误差:小试件±1mm,中试件-1~1.5mm,大试件-1~2mm;制件质量损失:小试件≤5g,中试件≤25g,大试件≤50g。 抗压强度:允许>3s的异常值(剔除)数量: 小试件1个;中试件1~2个;大试件2~3个。变异系数:小试件Cv≤6%;中试件Cv≤10%;大试件Cv≤15% | 小试件、中试件0.01g,大试件0.1g;试件高0.1mm | 0.1MPa |
| 水泥 | 细度 | 80µm筛筛析法 | 2 | 平行差值≤0.5%;筛余值大于5%时,平行差值≤1% | 0.05g | 0.1% |
| 比表面积 | 勃氏法 | 2 | 平行差值≤2% | 0.001g | 10cm2/g即1m2/kg | |
| 标准稠度用水量 | 标准维卡仪法 | 1 | 0.5mL、1g | 0.1% | ||
| 凝结时间 | 标准维卡仪法 | 1 | 1min | |||
| 安定性 | 雷氏法 | 2 | 无规定 | 0.5mm | ||
| 抗折强度 | ISO法 | 3 | 剔除超出平均值±10%的值 | 1g、1mL | 0.1MPa | |
| 抗压强度 | ISO法 | 6 | 剔除超出平均值±10%的1个值;剩余5个中仍有超出5个平均值±10%的,该试验作废 | 1g、1mL | 0.1MPa | |
| 胶砂流动度 | 跳桌法 | 1 | 1g、1mL、0.5mm | 1mm | ||
| 密度 | 李氏瓶法 | 2 | 平行差值≤20 kg/m3 | 0.01g | 10kg/m3 | |
| 粉煤灰 (水泥和混凝土用) | 细度 | 45µm负压筛法 | 1 | 0.01g | 0.1% | |
| 含水量 | 烘干法 | 1 | 0.01g | 0.1% |
第6 页,共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试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试验结果精度 |
|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 | 稠度 | 坍落度仪法 | 1mm | 1mm | 5mm | ||
| 维勃仪法 | 2 | 无规定 | 1s | 1s | 1s | ||
| 改进VC法 | 2 | 与平均值的差值≤20% | 1s | 1s | 1s | ||
| 表观密度 | 容量筒法 | 1 | 50g | 10kg/m3 | 10kg/m3 | ||
| 含气量 | 混合式气压法 | 50g | 0.1% | 0.1% | |||
| 凝结时间 | 贯入阻力仪法 | 3 | 如果有一个值与中间值之差>中间值的10%,则取中间值;如果有两个值与中间值之差均>中间值的10%,则试验无效 | 5min | 5min | 5min | |
| 泌水性 | 泌水试验方法 | 3 | 取平均值。如果有一个值与中间值之差>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试验无效 | 50g | 泌水率1%, 泌水量0.01mL/mm2 | 泌水率1%,泌水量0.01mL/mm2 |
第7 页,共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试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试验结果精度 |
| 硬化混凝土性能 | 立方体抗压强度、圆柱体、棱柱体轴心抗压强度 | 抗压试验法 | 3 | 取平均值。如果有一个值与中间值之差>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试验无效 | 尺寸测量1mm | 0.1MPa | 0.1MPa |
| 棱柱体抗压弹性模量,圆柱体抗压弹性模量 | 弹性模量试验法 | 3 | 循环后的任一根与循环前轴心抗压强度之差超过后者的20%,则弹性模量取其余两根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如有两根试件试验结果超出上述规定,则试验结果无效。 | 尺寸测量1mm,变形测量0.001mm | 100MPa | 100MPa | |
| 抗弯拉强度 抗弯拉弹性模量 | 抗弯拉强度试验法 | 3 | 如果有一个值与中间值之差>中间值的15%,则取中间值;如果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均超过中间值的15%,则试验无效。 3个试件中如有一个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取另外2个试件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如果这两个测值的差值大于较小值的15%,则试验结果无效。 如果有两根试件均出现断裂面位于加荷点外侧,则该试验无效 | 尺寸测量1mm,变形测量0.001mm | 0.01MPa | 0.01MPa | |
| 抗渗性 | 渗透仪法 |
第8 页,共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试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试验结果精度 |
| 水泥砂浆性能 | 稠度 | 砂浆稠度仪法 | 2 | 平行差值≤10mm | 测量1mm | 1mm | 1mm |
| 表观密度 | 容量筒法 | 2 | 无规定 | 5g | 10kg/m3 | 10kg/m3 | |
| 分层度 | 分层度试验法 | 2 | 平行差值≤10mm | 1mm | 1mm | ||
| 保水性 | 保水性试验法 | 2 | 平行差值≤2% | 吸水前后滤纸质量0.1g,其它1g | 0.1% | 0.1% | |
| 凝结时间 | 贯入阻力法 | 2 | 平行差值≤30min | 贯入阻力值0.01MPa,凝结时间1min | 贯入阻力值0.01MPa,凝结时间1min | ||
| 立方体抗压强度 | 抗压试验法 | 3 | 同水泥混凝土 | 测量1mm | 0.1MPa | 0.1MPa | |
| 抗冻性能 | 冻融循环法 | 3 | 无规定 | 1g | 强度、质量损失率1% | 强度、质量损失率1% | |
| 钢筋原材 | 屈服强度 | 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 2 | 无规定 | 直径测量0.1mm | 1MPa | 1MPa |
| 抗拉强度 | |||||||
| 断后伸长率 | ≤0.25mm | 0.5% | 0.5% | ||||
| 弯曲 | 弯曲试验方法 | 2 | |||||
| 重量偏差 | 测长称重法 | 5 | 测长1mm,称重≤总重量的1% | 1% | 1% | ||
| 钢筋焊接接头 | 力学性能 | 拉伸试验方法 | 3,复验6 | 无规定 | 1MPa | 1MPa | |
| 弯曲性能 | 弯曲试验方法 | 3,复验6 | 无规定 | ||||
| 钢筋机械接头 | 抗拉强度 | 室温拉伸试验 | 3,复检3 | 无规定 | 1MPa | 1MPa |
第9 页,共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试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试验结果精度 |
| 沥青 | 密度和相对密度 | 比重瓶法 | 2 | 黏稠及液体石油沥青平行差值≤0.003g/cm3,固体沥青平行差值≤0.01g/cm3 | 0.001g | 0.001 | 0.001 |
| 针入度 | 针入度仪法 | 3 | 0~49,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2(0.1mm); 50~149,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4(0.1mm) | 贯入深度0.1mm | 0.1mm | 0.1mm | |
| 延度 | 延度仪法 | 3 | 当有一个以上的测定值小于100cm时,单值与平均值之差≤平均值的20% | 温度0.1℃,延度1cm | 3个测定结果均大于100cm或平均值大于100cm,试验结果记作“>100cm”;有一个以上测定值小于100cm且平均值小于100cm,取平均值。 | 同左 | |
| 软化点 | 环球法 | 2 | 软化点<80℃,≤1℃;软化点≥80℃,≤2℃ | 软化点<80℃,0.5℃;软化点≥80℃,1℃ | 0.5℃ | 0.5℃ | |
| 溶解度 | 三氯乙烯溶解法 | 2 | 平行差值≤0.1% | 0.1mg | 溶解度>99.0%,0.01%;溶解度≤99.0%,0.1% | 同左 | |
| 闪点与燃点 | 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 2 | ≤8℃ | 2℃ | 1℃ | 1℃ | |
| 脆点 | 弗拉斯法 | 3 | 平行差值≤3℃ | 0.01g,0.5℃ | 1℃ | 1℃ |
第10 页,共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试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试验结果精度 |
| 沥青 | 薄膜加热试验 旋转薄膜加热试验 | TFOT法 RTFOT法 | 质量变化2 | 质量变化≤0.4%时,平行差值≤0.04%;质量变化>0.4%时,平行差值≤平均值的8%;其他指标见相关试验 | 0.5℃,1mg | 质量变化0.1%残留物针入度比1% | 同左 |
| 与粗集料的黏附性 | 水煮法 | 5 | |||||
| 乳化沥青 | 蒸发残留物含量 | 加热脱水法 | 2 | 平行差值≤0.4% | 1g | 1% | 1% |
| 筛上剩余量 | 1.18mm筛过筛法 | 2 | 平行差值≤0.03% | 0.1g | 0.1% | 0.1% | |
| 破乳速度 | 拌和法 | 0.1g | |||||
| SBS改性沥青 | 离析试验 | 软化点比较法 | 2 | 同软化点试验 | 同软化点 | 同软化点 | 同软化点 |
| 沥青混合料 | 试件制作 | 击实法 轮碾法 旋转压实仪法 | 沥青0.1g,矿料0.5g;1℃;0.1mm | ||||
| 毛体积密度和相对密度、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 表干法 水中重法 蜡封法 体积法 | 公称最大粒径≤26.5mm时,≥4;公称最大粒径>26.5mm时,≥6 | 3kg以下,0.1g;3kg以上,0.5g | 0.001 | 0.001 | ||
| 粉胶比 | 0.1 | 0.1 | |||||
| 空隙率、吸水率、骨架间隙率,沥青饱和度、沥青体积百分率 | 0.1% | 0.1% |
第11 页,共11 页
| 项目 | 参数 | 试验方法 | 平行试验次数 | 重复性误差 | 称量精度 | 计算精度 | 试验结果精度 |
| 沥青混合料 | 马歇尔稳定度、流值 | 马歇尔法 | 公称最大粒径≤26.5mm时,≥4;公称最大粒径>26.5mm时,≥6 | 当一组测定值中某个值与平均值之差大于标准差的k倍时,该测定值应予舍弃,取其余测定值的平均值。当试验数目为3、4、5、6时,k值分别为1.15、1.46、1.67、1.82 | 0.1g,1℃,0.1mm, | 0.01kN、0.1mm | 0.01kN、0.1mm |
| 劈裂试验 | 劈裂试验法 | 变形测量0.005mm,温度控制0.5℃,尺寸测量0.1mm,力0.01kN | 0.01MPa | 0.01MPa | |||
|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 真空法 溶剂法 | 2 | 平行差值≤0.011g/cm3, 溶剂法无规定 | 5kg以上,0.1g;2kg以下,0.05g;0.5℃ | 0.001 | 0.001 | |
| 动稳定度 | 车辙试验法 | 3 | Cv≤20%;Cv>20%时,追加试验 | 5g,变形0.01mm,温度0.5℃ | 1次/mm | 1次/mm | |
| 沥青含量 | 离心分离法 | 2 | 平行差值≤0.3%;当>0.3%但≤0.5%时,追加一次试验,3次试验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不得大于0.5% | 混合料0.1g,滤纸0.01g,灼烧残渣0.001g | 0.01% | 0.01% | |
| 矿料级配 | 筛分法 | 2 | 无规定。每次筛分损耗≤总质量的1% | 0.1g | 0.1% | 0.1% | |
| 冻融劈裂强度 | 冻融劈裂试验法 | 3 | 同稳定度 | 0.01kN,2℃,0.1mm | 0.01MPa,强度比1% | 0.01MPa,强度比1% | |
| 沥青析漏损失 | 谢伦堡法 | ≥3 | 无规定 | 0.1g | 0.1% | 0.1% | |
| 肯塔堡飞散损失 | 肯塔堡法 | ≥3 | 无规定 | 0.1mm,0.1g | 1% | 1% | |
| 沥青含量 | 燃烧炉法 | 2 | 平行差值≤0.11% | 0.1g | 0.01% | 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