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斯巴甜的优点
1981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干撒食品、1983年允许配制软饮料后在
全球100余个国家和地区被批准使用,甜度为蔗糖的200倍。阿斯巴甜的优点是:
(1)安全性高,被联合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列为GRAS级(一般公认为安全的),为所有代糖中对人体安全研究最为彻底的产品,至今已有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的6000多种产品中19年的成功使用经验
(2)甜味纯正,具有和蔗糖极其近似的清爽甜味,无苦涩后味和金属味,是迄今开发成功的甜味最接近蔗糖的甜味剂。阿斯巴甜的甜度是蔗糖的200倍,在应用中仅需少量就可达到希望的甜度,所以在食品和饮料中使用阿斯巴甜替代糖,可显著降低热量并不会造成龋齿
(3)与蔗糖或其他甜味剂混合使用有协同效应,如加2%~3%于糖精中,可明显掩盖糖精的不良口感
(4)与香精混合,具有极佳的增效性,尤其是对酸性的柑桔、柠檬、柚等,能使香味持久、减少芳香剂用量。
(5)蛋白质成分,可被人体自然吸收分解
缺点
(1)对酸、热的稳定性较差,在强酸强碱中或在高温加热时易水解生成苦味的苯丙氨酸或二嗦呱酮,不适宜制作温度>150℃的 面包、饼干、蛋糕等焙烤食品和高酸食品
(2)因为阿斯巴甜在人体胃肠道酶作用下可分解为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甲醇,不适用于苯丙酮酸尿患者,要求在标签上标明“苯丙酮尿患者不宜使用”的警示。我国于1986年批准在食品中应用,常用于乳制品、糖果、巧克力、胶姆糖、餐桌甜味剂、保健食品、腌渍物和冷饮制品等。健康问题
分析
为阿斯巴甜辩护的人说:阿斯巴甜主要是由天门冬胺酸和苯丙胺酸合成的。而这两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要素,阿斯巴甜的苯丙胺酸含量少之又少,若要产生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如苯酮尿症所造成的智能障碍,那种程度是喝再多加阿斯巴甜饮料都不可能达到的。
虽说日常食物中也合有此两种氨基酸,但它们并非呈游离状态,而是依附其他蛋白质,经身体消化后,互相制衡,影响较温和,但代糖中它们以添加剂的游离状态进入人体时,都会严重刺激神经元,造成破坏。
而根据研究指出苯丙胺酸不管是缺乏或者过多,对脑部化学环境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不需要太高的浓度,就能够造成脑部功能障碍。苯丙胺酸在血液和脑部里的浓度,可能只需达到远低于与苯酮尿症相关的程度,就能够产生神经性影响。这个假设的根据是,提升的苯丙胺酸浓度会减少正常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的浓度,影响行为和情绪,甚至造成痉挛。常见与摄取阿斯巴甜有关的痉挛和其他心理症状,其肇因不在于摄取过多苯丙胺酸所造成的高浓度苯丙胺酸,而在于其所造成的血清素降低。有些人可能对于这种脑部营养的细微变化敏感,更容易发生强烈反应。
阿斯巴甜的另一个成分“天门冬胺酸”,是一种由麸胺酸合成的非必需氨基酸,而麸胺酸是脑中主要的兴奋传导物质。苯丙胺酸会降低安抚性神经传导物质“血清素”的浓度,而天门冬胺酸则火上加油,进一步刺激脑部。
而另一问题是阿斯巴甜会被小肠内的胰凝乳蛋白酶分解产生甲醇、苯丙氨酸和天冬氨酸,继续代谢则得到甲醛、甲酸和一种二酮哌嗪类物质。1000 ml 的阿斯巴甜饮料,可产生约 56mg 的甲醇,而 1 罐罐装的阿斯巴甜饮料,可产生约 22.4 mg 的甲醇。甲醇是一种有毒物质,而且它是容易被吸收,但难以排出体外,环境保护局建议每日不可摄取超过 7.8 mg。而且阿斯巴甜的产品因不当储存或被加热,被加热到 30 摄氏度,都会导致更多的甲醇产生。
阿斯巴甜引起的伤害多数不是即时的,可能需时一年、五年或十年才会产生这些暂时性或永久性伤害。
阿斯巴甜引起的伤害有:
腹痛、焦虑、关节炎、哮喘、气喘反应、浮肿(液体积聚)、血糖控制问题(低血糖或高血糖)、脑癌(在动物上有预先的研究)、呼吸困难、灼热的眼睛或喉咙、排尿有灼热感、不能够直接思想、胸痛、长期咳嗽、长期疲劳、混乱、死亡、抑郁、腹泻、头昏、极度口渴或饥饿、疲劳、感到不真实、脸红、头发脱落、头痛/偏头痛头晕、听觉损失、心悸、荨麻疹、高血压、阳痿和性问题、不能够集中、易受到感染、失眠、过敏、发痒、关节痛、喉头炎、思想不清、显著的性格改变、失去记忆、月经问题或改变、偏头痛和严重头疼(长期吸收会触法或引起此问题)、肌肉痉挛、恶心或呕吐、麻木、其他的过敏反应、恐布症、记忆差、皮疹、痉挛和抽搐、言语不清、吞食的疼痛、心跳过速、震颤、耳鸣、眩晕、视觉损失、体重增加等。
病例
1991 年波斯湾战争期间,厂商假爱国之名,让参加战事的人员免费饮用含阿斯巴甜的汽水,结果共有约 50000 军士官兵原因不明的罹患“波湾战争综合症”,这疾病的症状和阿斯巴甜引起的伤害完全相同,包括:
长期性的疲倦
肌肉和关节疼痛
头痛
皮肤起疹子
注意力以及记忆力有问题
呼吸道的问题
睡眠失调
肠胃骚动
忧郁
防腐剂
山梨酸(钾)
我们在选购包装(或罐装)食品时,配料一项中常常看到“山梨酸”或“山梨酸钾”的字样,人们往往会误认为可能是水果“梨”的成份。其实他们是常用的食品添加剂!不管他们对人体有没有危害,明明白白的消费确是非常必要的,以下是有关山梨酸、山梨酸钾的有关资料:
山梨酸 (化学名称:2,4-己二烯酸 分子式:C6H8O2 〕
山梨酸钾 (化学名称:2,4-己二烯酸钾〕 分子式: C6H7KO2 )
使用范围
目前已广泛地用于食品、饮料、酱菜、烟草、医药、化妆品、农产品、饲料等行业中,从发展趋势看,其应
用范围还在不断扩大。
山梨酸(钾)属酸性防腐剂,在接近中性(PH6.0-6.5)的食品中仍有较好的防腐作用,而苯甲酸(钠)的防腐
效果在PH>4时,效果已明显下降,且有不良味道。
注意
山梨酸钾安全性较高,它可以被人体的代谢系统吸收而迅速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在体内无残留。一般食品中添加量只要不超过限量要求是很安全的,如果超标严重,并且长期服用,在一定程度上会抑制骨骼生长,危害肾、肝脏的健康。
苯甲酸钠
苯甲酸钠(化学式:C6H5CO2Na),E编号E211,是苯甲酸的钠盐。苯甲酸钠是很常用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在世界各国均被广泛使用。然而近年来对其毒性的顾虑使得它的应用受限,有些国家如日本已经停止生产苯甲酸钠,并对它的使用作出。
毒性和安全性
为确保食品添加剂的绝对安全使用,世界各国对各种食品添加剂能否使用、适用范围和最大使用量,都有严格的规定,要受法规法律的制约。在国际上被公认的食品添加剂安全性指标有LD 、50GRAS 和 ADI(凌关庭,2003)LD (大鼠,经口)是判断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常50用指标,也是任何食品添加剂都必须进行的毒理学评价中的第一个阶段急性毒性试验指标,LD越大表明其毒性越小,在食品使用时其安全性越高, 根据我国卫生部《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标准》(1994)的毒性划分规定,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属于实际无毒类,而肉制品中常用作发色剂的亚钠LD为 220 mg.kg-1,属于中等毒类。
GRAS 是美国 FDA 评价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指标。 根据FDA的规定,苯甲酸(FDA,§ 184.1021,2000 )被列为一般公认的安全类食品添加剂(GRAS)。ADI(Acceptable Daily Intakes)值为每日人体每千克体重允许摄入的毫克数,数值是由FAO/WHO(1994)规定的,苯甲酸在食品中的使用量为0.2-1g/kg。只要按照国标规定的添加量使用是不会有安全问题的。
毒性比较
其次,我们比较一下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和山梨酸的毒性,表2 是几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LD 、ADI、我国国标规定的最大使用量以及价格比较。可以看出,山梨酸和山梨酸钾的毒性比苯甲酸小,防腐效果比苯甲酸钠好,更加安全。苯甲酸和苯甲酸钠的优势是在空气中比较稳定,成本较低。但在密封状态下,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也很稳定,山梨酸钾的热稳定性比较好,分解温度高达270℃。由于食品添加剂的添加量很小,并不会明显增加肉制品产品成本。因此,许多国家已经开始逐渐采用山梨酸和山梨酸钾替代苯甲酸和苯甲酸钠。
另外,苯甲酸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较低,如果搅拌不均匀,会出现局部有苯甲酸结晶析出,导致局部产品添加剂超标(侯振建,2004)。苯甲酸还与氯化钙有拮抗作用,与氯化钠、异丁酸、葡萄糖酸、半胱氨酸盐等也有类似作用(葛长荣,2002)。苯甲酸添加后还会使食品产生涩味,甚至会破坏肉制品的风味。因此并不提倡肉制品加工中使用苯甲酸和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添加。 事实上,添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并不是肉制品唯一的防腐方法。使用天然防腐剂,如采用Nisin、壳聚糖、香辛料提取物等,也能够达到抑菌保鲜作用,也是肉制品工业的一个发展方向。还可以通过改善加工条件,改进食品包装,对产品热处理或辐照杀菌、进行低温储藏等等来实现肉制品的防腐保鲜目的。归根到底,最为重要的还是加强卫生管理,从源头减少污染。
其他
添加食品防腐剂的目的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延长保存期、方便加工和保全营养成分。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品种范围和使用量进行添加苯甲酸和苯甲酸钠,都是允许的,也是安全的。诚然,我国在食品添加剂法律规定上也有些欠缺,作为食品科学工作者面对着公众对食品安全的空前关注或企业追求利益的压力,应该本着负责的科学的态度进行论证,而不能凭空想象,随意曲解食品防腐剂,误导公众,导致公众对现代食品工业失去信心甚至产生恐慌。如果那样的话,将会使食品工业的发展和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陷入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