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编号: 9045 ( B )卷
课程编号:H5801001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 考试形式: 闭卷
适用班级: 应用化学 姓名: 学号: 班级:
学院: 理学院 专业: 应用化学 考试日期:
| 题号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总分 | 累分人 签名 | 
| 题分 | 100 | |||||||||||
| 得分 |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填空题(每题 3分,共 30 分)
| 得分 | 评阅人 | 
2. 双膜理论认为,吸收阻力主要集中在界面两侧的________和________之中。
3.对不饱和湿空气,干球温度____湿球温度,露点温度____湿球温度。
4. 饱和液体进料时,q= ;L′= ;V′= 。
5. 在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全回流操作,已测得相邻两板上液相组成分别为x n-1 =0.7,xn =0.5 (均为易挥发组份摩尔分率)。已知操作条件下相对挥发度=3,则yn= ,x*n= , 以液相组成表示的第n板的单板效率Em= 。
6. 某二元物系的相对挥发度α=3,在具有理论板的精馏塔内于全回流条件下作精馏塔操作,已知xn=0.3,则yn-1= (由塔顶往下数)
7. 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80x+0.17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1.3x-0.018,则回流比 R= ,馏出液组成xD=___ __,原料组成xf=________.釜液组成xw=________.
8. 简单蒸馏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和______。
9. 若原料组成、料液量、操作压力和最终温度都相同,二元理想溶液的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相比较的结果有:(1) 所得馏出物平均浓度______;(2) 所得残液浓度______;(3) 馏出物总量______。
| 10. 精馏塔结构不变,操作时若保持进料的组成 、流率、热状况及塔顶流率一定,只减少塔釜的热负荷,则塔顶______,塔底______,提馏段操作线斜率_____。 | 
|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得分 | 评阅人 | |
A. 升温; B. 加压; C. 减压; D. 降温;
2. 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 ( )的流速。
A. 气相; B. 液相; C. 气液两相;
3.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 )。A. 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 B.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
C. 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
4. 将不饱和的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 )。
A. 湿球温度; B. 绝热饱和温度; C. 露点
5. 空气的饱和湿度H 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 ) 。
A. 总压及干球温度; B. 总压及湿球温度;
C. 总压及露点; D. 湿球温度及焓。
6. 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收,为较显著地提高吸收速率,应增大 ( )的流速。
A. 气相; B. 液相; C. 气液两相;
7. 根据双膜理论,吸收质从气相主体转移到液相主体整个过程的阻力可归结为( )。
A. 两相界面存在的阻力; B.气液两相主体中的扩散的阻力;
C. 气液两相滞流层中分子扩散的阻力;
8. 将不饱和的空气在总压和湿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称为湿空气的( )。
A. 湿球温度; B. 绝热饱和温度; C. 露点
9.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馏出液组成为xA=0.96(摩尔分率)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0.24.该物系平均相对挥发度α=2.2,此时从塔顶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上升蒸气组成为 y2=( ).
A. 0.927; B. 0.527; C. 0.972
10. 空气的饱和湿度H 是湿空气的如下参数的函数:( ) 。
A. 总压及干球温度; B. 总压及湿球温度;
| C. 总压及露点; D. 湿球温度及焓 | 
| 三、计算题(共 17 分) 得分 | 评阅人 | |
(1)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倍数; (2)出塔液体的浓度;
| (3)完成上述分离任务所需的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OG 。 | 
| 四、计算题(共 17 分) 得分 | 评阅人 | |
(2) 若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列出精馏段操作线方程;
| (3) 列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 
| 五、计算题(共 16 分) 得分 | 评阅人 | |
,若与的空气接触,试划分该物料平衡水分与自由水分,结合水分与非结合水分。
| 附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