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6号)和《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吉卫联发〔2011〕53号)文件要求,为深化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快培养临床医学高层次应用人才,推进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效衔接,现结合我校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培养目标
通过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严格的临床能力训练,使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既具备广泛而坚实的临床专业基础,又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并达到临床能力训练(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要求从而实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效衔接。
(一)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具有较强的职业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尊重病人的合法权益。热爱临床医学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二)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及基本诊疗技术,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能够担负本学科相关的医疗工作。
(三)掌握循证医学的相关理论和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学术论文和文献资料。具有基本的外语交流能力。
(五)掌握临床医学相关的基本科研方法,具有基本的的临床科研能力和论文撰写能力。
二、学习年限及培养方式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
(二)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培养实行临床能力训练与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相结合,各学科成立导师组,实施以导师为组长、轮转学科的研究生导师或者优秀的高年资主治医师为副导师的导师组联合培养方式;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培养采取以导师为组长的包括轮转科室指导教师在内的临床专业学位导师指导小组负责制,导师指导与教研室集体培养相结合。
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由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课、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临床能力训练四部分组成,总学分为27学分(详见表1-3)。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研究生院组织实施,专业基础课由白求恩医学院组织实施,专业课由开课单位组织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公共科目和临床能力训练(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部门组织实施。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的临床能力训练由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实施。
表1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 课程类别及学分要求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考核 方式 | 授课 方式 | 
| 公共课 (8学分)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36 | 2 | 1 | 考试 | 讲授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1 | 考试 | 讲授 | |
| 科学道德与学术规范 | 20 | 1 | 1 | 考试 | 讲授 | |
| 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 | 12 | 4 | 1 | 考试 | 网络授课 | |
| 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 | 10 | |||||
| 临床思维与人际沟通* | 12 | |||||
|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 46 | |||||
| 专业基础课 (选修4学分) | 急诊医学 | 40 | 2 | 1-2 | 考试 | 讲授 | 
| 临床检验理论与应用 | 30 | 1.5 | 1-2 | 考试 | 讲授 | |
| 影像医学理论与应用 | 30 | 1.5 | 1-2 | 考试 | 讲授 | |
| 医用统计学 | 60 | 3 | 1-2 | 考试 | 讲授 | |
| 临床药理学 | 40 | 2 | 1-2 | 考试 | 讲授 | |
| 医学遗传学 | 40 | 2 | 1-2 | 考试 | 讲授 | |
| 临床思维方法与决策 | 20 | 1 | 3-4 | 考试 | 讲授 | |
| 临床肿瘤学 | 40 | 2 | 3-4 | 考试 | 讲授 | |
| 康复医学 | 40 | 2 | 3-4 | 考试 | 讲授 | |
| 恶性肿瘤生物治疗学 | 20 | 1 | 3-4 | 考试 | 讲授 | |
| 专业课 (8学分) | 专业课(各专业课程设置详见表2) | 80 | 4 | 1-4 | 考查 | 讲授 | 
| 专业外语 | 40 | 2 | 1-4 | 考查 | ||
| 临床医学进展(各专业临床医学进展课程设置详见表3) | 40 | 2 | 1-5 | 考查 | 讲授 | 
| 临床能力训练(7学分) | 7 | 1-6 | 考查 | |||
表2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表
| 专业及学科名称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课程 负责 | 
| 内科学 | 内科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儿科学 | 儿科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老年医学 | 老年医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神经病学 | 神经病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外科学 | 外科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妇产科学 | 妇产科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眼科学 | 眼科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耳鼻咽喉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肿瘤学 | 肿瘤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麻醉学 | 麻醉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急诊医学 | 急诊医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 | 80 | 4 | 1-4 | 导师组 | 
| 专业及学科名称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学期 | 课程 负责 | 
| 内科学(心血管病) | 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内科学(血液病) | 血液病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内科学(呼吸系病) | 呼吸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内科学(消化系病) | 消化病诊治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 | 内分泌与代谢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内科学(肾病) | 肾病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内科学(传染病) | 传染病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内科学(风湿病) | 风湿病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儿科学(内、外) | 儿科学(内、外)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老年病学 | 老年病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神经病学 | 神经病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皮肤病与性病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影像医学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临床检验诊断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外科学(普外) | 普外科学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外科学(骨外) | 骨外科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外科学(泌尿外) | 泌尿外科学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外科学(胸心外) | 胸心外科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外科学(神外) | 神经外科学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外科学(整形) | 整形外科学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外科学(烧伤) | 烧伤外科学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妇产科学 | 妇产科学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眼科学 | 眼科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耳鼻咽喉科学 | 耳鼻咽喉科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肿瘤学 | 肿瘤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麻醉学 | 麻醉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急诊医学 | 急诊医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 全科医学 | 全科医学研究进展 | 40 | 2 | 1-5 | 导师组 | 
参加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其临床能力训练(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按照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要求在培训带教老师指导下参加临床轮转学习;不参加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其临床能力训练按照各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制定的临床能力训练方案参加临床轮转学习,学习时间不少于18个月。
五、考核与评定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由研究生院组织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公共科目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部门组织考核。
(二)专业基础课由白求恩医学院组织考核,专业课由开课单位组织考核。
(三)参加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其临床能力训练(住院医师临床实践培训)由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部门组织考核;不参加吉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其临床能力训练由相关研究生培养单位组织考核。
六、学位论文答辩
(一)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需进行基本的科研训练,进行临床应用和临床应用基础的研究,从中学会临床医学科学研究方法,具备从事临床医学科学研究能力。
(二)研究生在导师组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要求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工作,并结合本专业的临床工作,完成含综述的临床研究学位论文并进行答辩。
(三)硕士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学位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学术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理论意义。
七、毕业与学位授予
完成培养方案所规定的各环节要求,成绩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颁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本方案从2012级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试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