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知识点:
1、电视艺术片:将文学、音乐、舞蹈、绘画、戏剧、摄影等艺术形态融合在一起,运用电视的声画语言(如语言、动作、光线、构图、色彩、节奏、音响等视听元素),或塑造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或营造抽象美的艺术意境,生动地、艺术化的展现历史、社会、生活和人物,抒发创作者强烈的情感寄寓,以期感人、娱人、启迪人的的电视节目片种。
2、电视艺术片特点:专题性、主观性、艺术性、情感性、文学性。
3、电视艺术片类型: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电视音乐舞蹈艺术片、电视文献艺术片、电视文化艺术片。
⑴电视风光风情艺术片:指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风土人情等为主要内容和题材,抒发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感,体现创作者深刻的哲理思考的电视艺术片种。
创作手法:视角的选择(拟人的抒情;科学的冷静、客观、睿智)、思想的升华、情感的抒发。
⑵电视音乐舞蹈艺术片:指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展现歌舞艺术的美为主要内容,以音乐或舞蹈语言作为其主要表现手段,为观众提供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的电视片种。
创作手法:电视音乐艺术片及其形象塑造、电视舞蹈艺术片及其动感时空。
⑶电视文献艺术片:指利用电视的技术与艺术手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为题材,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要内容,抒发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的电视艺术片种。
创作手法:“人之镜”、“心之桥”、“灵之舞”
⑷电视文化艺术片:以历史、人文、艺术或其他领域中的内容为表现载体,以展现中国哲学、文学、美学等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蕴涵浓重的文化意味的电视艺术片种。
特征:①以其文学风格为基础,和谐地运用摄影、音乐、绘画造型等艺术元素。
②其主题具有思想文化和哲理的探索性质,具有启迪智慧和心灵的美感。
③以多样化的风格存在和发展。
4、专题:一切以某一主题创作的节目都可以称为专题,内容形式为主题服务,架构是“夹叙夹议”的。
5、专题文艺呈现的三种形态:
⑴以文艺为题材的推介、评介艺术人物或作品或事件的节目。抒情与纪实有机结合。如《文化生活》。
⑵因某个主题将文艺与纪实手法结合,或较多运用文艺样式抒发情感、纪实与文艺形成夹叙夹议的关系的节目。《的诱惑》
⑶文艺作品的电视化处理——将文艺作品创造为与电视手段相适应的形态,或进行文艺本体的“电视化”深入探索。《杨丽萍的舞蹈艺术》
6、戏曲节目类型:电视戏曲栏目、电视戏曲专题片、戏曲电视剧、电视戏曲综艺节目。
⑴戏曲栏目类型:原生态、栏目化、新新型。特点:包容性最强、最机动灵活、最贴近观众。
⑵电视戏曲专题类型:知识报道型、文化思考型、赏析型。制作难度大、
⑶戏曲电视剧:是戏曲与电视在深层次上结合的主要形式,结合得最紧密、电视化程度最深。
⑷电视戏曲综艺节目:是戏曲MTV、戏歌、戏曲小品、戏曲歌舞、晚会杂交型戏曲电视节目。形式短小,新颖活泼,最活跃,最无定型、最新颖可爱、最具现代审美特色。
7、戏曲与电视如何连接在一起的:戏曲转播、电视化手段接入更多、电视化程度更深。
8、制播分离:是节目创作机构与播出机构的分离,给双方以选择:制作方要竞争在众多电视台播出及好的播出时段;电视台根据自身定位和需要选择节目,节目制作机构也可选择电视台,制播双方形成“买卖关系”。
由此产生创作机构的“公司化”。对节目形态的影响:节目的“活动化”。
9、赛季节目的特点:赛季节目不定期举行,经常以竞赛作为推进节目环节的动力。
10、电视的特性:具象—可视性;生动—连续活动的内容;逼真—参与感,可信感。
11、电视文艺的特性:非纪实特性、“视听”俱全、综合性、表达语汇与手段的独特性。
12、编导:在电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被逐渐认定,是“编辑”和“导演”的合称。
13、编导的工作内容:在已经相对成型的文艺节目或艺术品种的基础上进行调整、编排、串联与创造,呈现出编、导合一的特点。
14、电视文艺编导的素质:正确把握问题的能力、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与文艺节目相适应的思维与表达能力、鉴赏能力。
15电视文艺编导的知识结构: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文艺感知和表达能力、电视节目制作知识。
基础知识点
1、栏目化的含义:
运作:时段固定,时长准确。
管理机制:整个节目从策划到制作都由栏目制片人负责,“栏目组”是电视台内最基本的构成单位。
制片人制:以制片人为中心的电视节目制作和经营。
2、栏目化的意义:是节目编排有计划、有条理的象征,使节目便于观众收看。
3、综艺节目的出现、发展的意义:栏目化趋势发展下的电视文艺节目进一步专业化;栏目化带来的电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各种专业电视台出现。
4、文艺栏目的专业化:星光奖的奖项设置改革说明广大创作者对进入电视的艺术本体重新进行了思考,以求更深入地探求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各单项奖的设立以制作流程的专业化和行业的职业化为支撑,标志着电视文艺创作队伍的成熟。
5、大众化:电视机的高度普及,在文艺节目品种样式的不断变化和所针对观众层面日益丰富的前提下,“娱乐游戏节目”陡然兴起,“大众化”趋势促成一种新的节目形态的成形。
市场化:在服务意识与竞争意识建立的同时,文艺本体为迎合国民的最大群体的趣味与境界,极度推崇参与与互动,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专业水准与艺术水准的下降。
6、文艺栏目的转变:受境外媒体的影响,成熟的市场化观念和管理、运营机制,重视投入与产出的关系,重视媒体与栏目的包装、宣传和推广,制作人员的高度“职业化”发展:制片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生产“流水线”更加完善,一些新的专业创作岗位应运而生。
6、电视节目的分类:
以电视媒体的社会功能和受众的基本需求分:新闻信息、文化娱乐、生活服务、知识教育、经济手段。
以目前节目样式分:信息、剧、栏目、专题片、纪录片、晚会、广告、谈话、竞赛与赛季节目。
7、电视文艺节目的分类:电视文学节目、电视音乐节目、电视舞蹈节目、电视戏曲节目、电视曲艺节目、电视综艺节目。
8、本体型的文艺节目:
转播:在演播室或其他演出现场对正在进行的节目或事件进行记录式的录像或直接播出。
创作方法:采用多个摄像机架设在不同方位和角度进行拍摄,导播通过控制式的切换台对多台摄像机传回的内容进行即时选取录制。包括实况录播与实况直播。
9、电视化的文艺节目:将电视手段作为重要的创作元素。
创作方法:分段录制;分镜头录制。
在编导的主观指导思想上,节目是为电视播出而创作的,使电视这一“载体”和手段能与节目充分、和谐、完美地进行统一。)
10、音乐电视的创作思路:舞台记录式、画面拼接式、情节化处理形式、舞蹈化处理式、电视特技处理式。
11、音乐电视的目标:商业包装和推广手段,是音像公司、音乐制作人的创作目标。
12、电视相声特点:动画风格的影响化,将充满想象力的部分进行较为夸张的具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