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试题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11:57
文档

2017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试题卷

2017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卷一.积累与运用。(34分)1.写出关于“多”的成语(4分)观众多()人很多()人才多()兵马多()2.《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_______(城市名)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__________,著名女作家。(3分)3、“凸”是  结构,查   部,它的笔顺是        。“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
推荐度:
导读2017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卷一.积累与运用。(34分)1.写出关于“多”的成语(4分)观众多()人很多()人才多()兵马多()2.《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_______(城市名)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__________,著名女作家。(3分)3、“凸”是  结构,查   部,它的笔顺是        。“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
2017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卷

一.积累与运用。(34分)

 1.写出关于“多”的成语(4分)

观众多(           )   人很多(           )    

人才多(           )   兵马多(            )

2.《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_______(城市名)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__________,著名女作家。(3分)

3、“凸”是      结构,查     部,它的笔顺是                    。“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望”字的解释有(1)向远处看(2)探望(3)盼望、希望(4)名望,在“一望无际”一词中它的意思是     (3分)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按其内容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收入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

B.古人常用某些词语作为年纪的别称或解释,如“垂”指童年,“弱冠”指青少年,“束发”指二十岁,“不惑”指三十岁,“而立”指四十岁,“黄发”指老年。

C.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写有多部以意大利为背景的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威尼斯商人》等。        

D.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创作曾被列宁誉为“的镜子”。

5.连线题:(2分)

程门立雪               王羲之

入木三分               杨时 

胸有成竹               董奉

杏林春满               文与可

6. 五岳:在我国无数的名山中,有五座山因为景色独特,富有文化内涵,被称为“五岳”,分别是:东岳泰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例如:东岳X山)(2分)

7.按要求写出相关人物(8分)

(1)《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__________。

(2)《红楼梦》中的“葬花”的人物是__________。

(3)鲁迅发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4)诸葛亮是我国著名的古典小说《        》中的一个主要人物,人称                先生,辅佐当时蜀国的        ,与魏国的          、吴国的         争夺天下。

 8、按要求写词语。(3分)

  (1)形容人物精神品质的成语:                              

  (2)表示思考的成语:                                 

  (3)写出含有反义词的成语:                           

9、请你根据下面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以小导游的身份,对从黑龙江前往广州旅游的客人做一个提醒。注意把意思说清楚,语句说通顺,并请你在说话的内容中用上一个关联词语。(3分)

黑龙江  阴转小雪  -3℃~1℃

  广州     晴  28℃~37℃

 尊敬的各位游客:                                                          

10、 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事物吗?(4分)

    ①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活学语文,放飞思维(6分)

1、仿写句子。 (4分)

   友谊好比清风,它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

   友谊如同春雨,它能帮助我们滋润干涸的心田。

   书籍好比       ,                               。

   书籍如同       ,                                。 

2.趣味语文:(2分)

7/2=3.5可用成语(         )表示。

12567可用成语(         )表示。

三.阅读理解(2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下列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这首诗的后两句表面看是写自然现象,实际暗指社会现象。这里表示自己站得高,看得远,不怕阻挠。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2.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2分)

                                                                             

3.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2分)

雪化了是水

文/王清铭

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我一般都要出一个看似简单通俗的问题:雪化了是什么?

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回答:是春天!

我神色凝重,手一摆,压低声调说:不对。

学生小声嘀咕,互相诧异的眼神。我用威严的目光使他们安静下来。

“雪化了是春天,这是一个充满诗意的答案,但它是现成的。你们脱口而答,说明未经自己的思索。诗意是别人体会的,答案是误人的。你们没有带自己的脑子来。”

学生面面相觑,有几个同学想站起来反驳。我将手往下一压,继续说:

“也许你们觉得老师在给你们泼冷水,但应该知道,水虽冷,但至少还未结冰,天气还没有到朔风凛冽的程度,你们都没有进入‘冬季’的思想准备。”

我停顿一下,举手并往上呵气。有些学生大概想到冬天的寒风砭骨,不禁打了一个哆嗦。

“真正的寒冷冬天,是呵气成霜的季节。你们跟我一样,都没有看过雪,只从课本间接体验岑参所写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们就以为雪就象绽放的美丽的梨花一样。知道一个冻僵的人应该怎么救治吗?”

学生生活经验有限,有人迟疑一下,低声回答:穿棉衣,用暖水泡。

“你们错了,”我斩截地说,“一个人冻僵了,需要以寒制寒,用雪擦拭他,让他慢慢回暖。”

学生睁大了眼睛。“就像你们不知道雪一样,在走进社会前,大家都为自己设计好花朵一样美丽的前景,但是——”

学生似乎联想到社会生活的艰辛,不自觉低了头。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是具有破坏性的,能让坚韧的竹子折断。在冬天来临时,你们要做好防寒防冻的准备。衣服要暖和,还要给自己的心灵保温。‘柴门闻犬吠’——”

学生很整齐地读出下句:“风雪夜归人。”我赞许地点点头。

“是的,你们也许要在现实中不断奔波,做一个风雪夜归人,所以你们不要耽于雪化了是春天的梦想。”

我放慢语速:“雪化了,说明天气回暖,但离春天还有一段历程。即使是初春,也还有春寒料峭的时候,不做好御寒的准备,你们不流泪,也会大把大把地流鼻涕——因为你们都感冒了。”

学生哄堂大笑。“现实是残酷的,它会迫使你放弃许多的诗意和梦想。也许你们将是孤独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但在逆境中,不要冷漠,让激情的血冷却。”

我眼前仿佛出现了柳宗元的《江雪》图,声音陡地昂扬:“人生的孤舟上,你们是那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你们要记得带一颗心,独钓寒江雪!”

 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只是给我的。

(选自《课外阅读》,有改动)

1、学生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为什么“我”一般都要问学生“雪化了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通俗的问题?(2分)

                                                                           

2、从哪里可以看出学生都没有进入“冬季”的思想准备?这里的“冬季”指什么?(3分)

                                                                           

3、“人生的孤舟上,你们是那位身穿蓑衣头戴斗笠的渔翁,你们要记得带一颗心,独钓寒江雪!”你认为,应该带一颗什么样的心?(2分)

                                                                           

4、“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掌声不只是给我的。”你认为这掌声还是给谁的?(2分)

                                                                           

5、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3分)

 材料一:“雪融化了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小学生回答道:“春天!”然而,老师却一本正经地告诉他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雪融化后变成水,这是常识,但孩子的回答就错了吗?至今,我们的记忆中还有“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这样让人怦然心动的句子,更有大文学家王安石的千古绝句“春风又绿江南岸”——这难道不是指美丽的春天吗?!遗憾的是,孩子们想象的翅膀被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喀嚓”一声剪断了!

 材料二: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的一位母亲因3岁的女儿伊迪斯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而将女儿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像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的东西,然而从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后,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3个月后,此案在内华达州州立开庭,幼儿园败诉。

                                                                              

                                                                              

四、作文。(40分)请以“你是我的一本书”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② 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450字。

文档

2017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试题卷

2017年小升初语文摸底考试试题卷一.积累与运用。(34分)1.写出关于“多”的成语(4分)观众多()人很多()人才多()兵马多()2.《城南旧事》是一部_______小说,它以朴实、纯真的笔调,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主人公小英子在_______(城市名)南经历的童年往事,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孩子眼中的老北京,一段上个世纪初北京人的生活。作者__________,著名女作家。(3分)3、“凸”是  结构,查   部,它的笔顺是        。“望”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   ,用部首查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