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2)班家长会活动记录
一、时间:2014年04月30日
二、地点:五(2)班教室
3、家长会目的: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在学习中增强与家长的合作交流意识。
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要求每一个学生家长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对孩子所就读的学校,班级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5、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我们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有的放矢地对孩子进行教育。
4、家长出席情况:
应到57位家长,实到36位家长
5、家长会流程:
(一)、防溺水安全知识:
1、溺水致死原因:
主要是气管内吸入大量水分阻碍呼吸,或因喉头强烈痉挛,引起呼吸道关闭、窒息死亡。
2、症状
溺水者面部青紫、肿胀、双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气管充满血性泡沫。肢体冰冷,脉细弱,甚至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
3、自救与救护
当发生溺水时,不熟悉水性时可采取自救法:除呼救外,取仰卧位,头部向后,使鼻部可露出水面呼吸。呼气要浅,吸气要深。因为深吸气时,人体比重降到0.967,比水略轻,可浮出水面(呼气时人体比重为1.057,比水略重),此时千万不要慌张,不要将手臂上举乱扑动,而使身体下沉更快。
会游泳者,如果发生小腿抽筋,要保持镇静,采取仰泳位,用手将抽筋的腿的脚趾向背侧弯曲,可使痉挛松解,然后慢慢游向岸边。
救护溺水者,应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观察清楚位置,从其后方出手救援。或投入木板、救生圈、长杆等,让落水者攀扶上岸。
出水后的救护:
首先清理溺水者口鼻内污泥、痰涕,取下假牙,然后进行控水处理。救护人员单腿屈膝,将溺水者俯卧于救护者的大腿上,借体位使溺水者体内水由气管口腔中排出。有些农村将溺水者俯卧横入在牛背上,头脚下悬,赶牛行走,这样又控水、又起到人工呼吸作用。如果溺水者呼吸心跳已停止,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摩。
4、如何防溺水
为了确保游泳安全,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摸底和不知水情或比较危险且宜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选择好的游泳场所,对场所的环境,如该水库、浴场是否卫生,水下是否平坦,有无暗礁、暗流、杂草,水域的深浅等情况要了解清楚。
(2)、必须要有组织并在老师或熟悉水性的人的带领下去游泳。以便互相照顾。如果集体组织外出游泳,下水前后都要清点人数、并指定救生员做安全保护。
(3)、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平时四肢就容易抽筋者不宜参加游泳或不要到深水区游泳。要做好下水前的准备,先活动活动身体,如水温太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下水游泳;镶有假牙的同学,应将假牙取下,以防呛水时假牙落入食管或气管。
(4)、对自己的水性要有自知之明,下水后不能逞能,不要贸然跳水和潜泳,更不能互相打闹,以免喝水和溺水。不要在急流和漩涡处游泳,更不要酒后游泳。
(5)、在游泳中如果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如眩晕、恶心、心慌、气短等,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6)、在游泳中,若小腿或脚部抽筋,千万不要惊慌,可用力蹬腿或做跳跃动作,或用力按摩、拉扯抽筋部位,同时呼叫同伴救助。
(7)、在游泳中遇到溺水事故时,现场急救刻不容缓,心肺复苏最为重要。将溺水者救上岸后,要立即清除口腔、鼻咽腔的呕吐物和泥沙等杂物,保持呼吸通畅;应将其舌头拉出,以免后翻堵塞呼吸道;将溺水者的腹部垫高,使胸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腹部放在急救者肩部,做走动或跳动"倒水"动作。恢复溺水者呼吸是急救成败的关键,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可采取口对口或口对鼻的人工呼吸方式,在急救的同时应迅速送往医院救治。
(8)、当发现有人落水时,救助者不要贸然去救人,因为一旦被落水者抓住将十分危险。在水中与落水者纠缠不但会消耗救助者的大量体力,有时甚至会导致救助者体力耗尽最终丧命。如果当时情况十分紧急,而救助者又具备一定的救护技巧,那么救助者在下水前应尽快脱去衣裤和鞋子,在向落水者接近时,要尽量避免被落水者抓住。
5、发放《防溺水致家长的一封信》
6、家长签定《预防溺水家长监护责任书》
(二)、汇报本学期班级各项情况:
(三)、汇报学生在校表现情况及学生在校的生活情况:
(四)、给家长的几点建议:
1、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品行习惯,对孩子的道德品行、良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抓起,从小事抓起。对不良行为要及时地预防和矫治。尤其是上网玩游戏,看一些不健康的书。
2、关注孩子的娱乐和休闲。最近,据同学们反映,很多孩子玩玩具,课余时间,把时间多用在了玩游戏上,直接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可能有些家长还不了解这些情况,希望家长会后回家,了解一下情况,特别是男孩家长,更不应该忽视这个问题。
3、家长要多一些时间和耐心去和孩子交流。孩子并不仅仅满足家长物质上的给予,学生需要的是和家长的真诚交流。
4、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控制孩子花在电视上的时间。看电视太多会上瘾的,它会阻碍孩子的发展,把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渐渐转化为读书时间。家长要督促孩子每天至少半小时的阅读。
5、抽出时间检查孩子的作业,便于发现问题
6、不要过分娇惯孩子
(五)、科任老师发言。
(六)、教师家长互动,回答家长提出的一些管理孩子方面的困惑和忧虑。
(七)、指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明确工作内容。
6、家长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1、希望老师多多关注一下自己的孩子。
2、学生学习自觉性差,需要老师多加督导。
3、学生学习行为习惯不好,希望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加强引导。
4、严格教育孩子,不用有所顾虑。
5、老师要给孩子多布置家庭作业。
6、班主任和科任老师要多与家长联系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