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园林专业概论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4:46:14
文档

园林专业概论

园林一、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苑、庭园、山池、公园等,西方亦有Garden、Park、Landscape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
推荐度:
导读园林一、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苑、庭园、山池、公园等,西方亦有Garden、Park、Landscape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
园林

一、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 苑、庭园、山池、公园等,西方亦有Garden、Park、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与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环境。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人工环境,虽然广义上也属于大的自然环境的一部分,但就其作为局部的人工环境而言,毕竟与自然环境有所隔离,人们长期生活于城市中,势必要寻求与大自然直接接触的方式,如旅游、踏青;或者创设一种间接的补偿方式,这就是园林的建置。可以说,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在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园林发展为以"生物、生态学科"为主,并与其他非生物学科(例如土木、建筑、城市规划)、哲学、历史和文学艺术等学科相结合的综合学科。它的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自然地理、土壤学、气象等自然科学,生物学、植物学、生态学等生物科学;园艺学、林学等农业应用科学;以及文学、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相综合的新的绿色生物系统工程学科。它包括从古典的小面积的庭园、花园、公园等地形地貌设计,道路、建筑,叠石堆山及种植设计,一直到现代整个大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工程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从一个小园林的设计一直到宏观的,涉及土地利用、自然资源的经营管理、农业区域的变迁与发展、大地生态的保护、城镇和大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规划;同时运用现代尖端科学技术,如航测遥感技术和卫星遥感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等内容。

园林学科的使命,一是在"人工环境"(如城市、村庄、工厂、矿山等等)中,建立绿色生物系统工程,与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系统融合而成为一体,建成一个安全、卫生、宁静、健康、舒适、美观、文明的,适于人类生存的"人居环境(Ekistics)";二是对人工环境以外的"人类自然环境",例如国家森林保护区、国家自然保护区、自然纪念物保护区、国家天然公园、冰川、峡谷、水系、海洋、沙漠、山岳、湖泊、草原、湿地等自然环境,提出保护对策及从事保护区的规划工作等等。

园林专业对于人居环境的建设与改善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园林专业研究的主要范围,涉及的领域

我校园林本科专业隶属于农学门类环境生态类,涵盖观赏园艺(部分)、园林、风景园林(部分)。

本专业设有二级硕士学科点“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隶属于一级学科林学。根据国家需要、专业特点和学科的情况,本学科研究的主要方向有:

(一)园林植物生理生态与栽培

研究设施环境变化规律及其与园林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园林植物生长发育机理,如种子休眠机理与打破、开花的生理生化基础、采后生理及贮藏;植物水分生理、营养生理;园林植物栽培新技术;研究园林植物生态环境和生长发育规律;园林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多样性;园林植物群落生态效益、景观价值和社会效益评价;园林植物景观变化及生态反应;园林植物资源及群落景观信息系统的建立;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益评价。

考研初试课程政治、外语、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复试课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二)园林植物遗传与育种

研究园林植物各性状的遗传规律;园林植物育种新技术和新方法;野生园林植物资源和国外优良品种的引种、开发利用和新材料的创造利用;耐低温、耐弱光、耐高温、耐强光、抗病等材料和品种的创造与选育;园林植物优良品种的繁育等。

考研初试课程政治、外语、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植物生理学;复试课程园林植物遗传育种。

(三)园林规划设计

研究园林设计的中、外历史;园林艺术原理;计算机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现代园林理论和园林规划设计研究。

考研初试课程政治、外语、园林植物学(园林树木学、花卉学)、园林综合理论(5-7门课程);复试课程3小时园林快速设计。

相近的专业有:环境艺术(文科),旅游管理中的规划(理科),建筑、地理、计算机与信息等。

三、该专业在我校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现在的园林专业是由原沈阳农学院园艺系的园林绿化专业发展而来。1952年,沈阳农学院建校,园艺系设置园林绿化专业,全国著名造园专家章守玉教授任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有郭锡昌、王缺、顾源生等。1953、1954年先后培养出两届18名毕业生,分配到辽、吉、黑、苏、浙、鲁以及北京、上海等省市工作,为新中国早期的城市园林建设事业输送了一批中流砥柱。“一五”期间,国家高等教育学习前苏联的办学模式,园林绿化专业经院系调整而停办。1959年,园林绿化专业获准恢复招生,又培养两届毕业生。1961年,为挽回“大跃进”过热影响,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院系重新调整,园林绿化专业再次停办。直至恢复高校入学考试制度后的1982年,学校根据园林事业发展形势,批准由林学系恢复园林绿化专业。林学系组成以宋守信、郭锡昌教授为首的筹备组,经过两年的筹备工作,园林绿化专业开始招收专科生。当时专业教师有顾源生、黄顺昌、齐健英、陈蒂、敖永长、罗凤霞、朱新明、李洪则等。1984、1985年两届专科招生后,于1986年,改招园林本科生。截止2004年,园林专业共培养了800多本专科生,园林方向研究生30余名。2001年,园林专业建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硕士点。至此,园林专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目前园林专业,共有教师14名,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4名,助教3名;科研实验人员2名,其中副研究员1名,实验师1名。

园林专业实验室(规划)有:园林树木室、园林植物生理生态与栽培实验室、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实验室、计算机辅助园林设计室、园林规划设计室、园林美术室等。

园林专业专用制图教室900余平米,配置标准制图桌椅。

校内教学基地有植物园、园林苗圃;校外教学基地有沈阳市植物园、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院、中科院沈阳生态研究所树木园、辽宁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园林设计所、辽宁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沈阳市辉山风景区等。

近3年,园林专业教师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0篇,出版专著、译著11部,主持参加国家省市科研项目10余项。

四、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相关要求 

1.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园林规划设计与施工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城市建设、园林、林业部门和花卉企业,从事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的高级技术人才。

2.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学、观赏园艺、园林设计、园林建筑、园林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绘画及表现技法、规划设计、园林植物育种栽培及花卉装饰艺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城镇绿化、园林建筑、园林工程、园林植物造景等规划设计及园林植物育种、栽培和养护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要课程有素描、中国园林史、园林树木学、花卉学、草坪学、园林生态学、园林植物遗传学、园林植物育种学、园林艺术、园林绿地规划、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建筑设计、园林经济管理学、园林树木栽培学、花卉保护地栽培学等。

4.主干学科

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城市规划(风景园林方向)

5.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有:

(1)课程实习:素描、园林生态学、色彩、植物学、测量与遥感、园林树木学、花卉学。

(2)课程设计:分园林花卉、园林工程、园林设计方向进行。模拟或参与园林设计、工程施工和育种、生产全过程。

(3)综合教学实习:实地观摩中国古典园林和现代园林艺术,参观花卉育种和生产基地。

(4)科研训练和毕业生产实习(设计)

6.设有三个专业方向:园林设计;园林工程;园林花卉。

7.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8.具体学分要求如下:

课程平台必修课限修课选修课实践教学环节总计
公共课406532

(含科技创新1学分)

185.5
学科基础课29815
专业基础课15.512
专业课1211
小计96.53720
9.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

序号平台课程性质专业方向课程名称学时总计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学分第一学期第二学期第三学期第四学期第五学期第六学期第七学期第八学期
1公共课必修课 外语280280 1670707070    
2 体育12020100430303030    
3 形势与4848 3888888  
4 思想概论362791.527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Ⅱ)

4027131.5 27      
6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5436182  36     
7 理论概论7036342   36    
8 法律基础3434 2   34    
9 军事理论3618181 18      
10 思想道德修养2020 1 20      
11 计算机文化基础4622242.5 46      
1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36283.5       
  小计848604244401352192081788800
13限修课 管理学概论3636 2   36    
14 WTO概论

3618181    18   
15 生物技术概论3636 2    36   
16 大学语文3636 2   36    
17 信息检索与利用3636 2    36   
18 信息技术概论3636 2    36   
19 生态学基础(Ⅱ)

3636 2  36     
20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3636 2    36   
  小计2882701815003672162000
21学科基础课必修课 高等数学(Ⅲ)

9090 590       
22 线性代数3636 2 36      
23 概率论3636 2 36      
24 普通化学(Ⅰ)

5454 354       
25 有机化学(Ⅲ)

5454 3 54      
26 分析化学(Ⅱ)

2626 1.5 26      
27 化学实验(Ⅱ)

92 924.52072      
28 物理学(Ⅱ)

7248244  72     
29 基础生物化学(Ⅰ)

7254184  72     
  小计53239813429122414400000
30限修课 植物学(Ⅱ)

4646 2.546       
31 植物学实验(Ⅱ)

30 301.530       
32 农业气象学362882  36     
33 土壤肥料学46183.5       
34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Ⅰ)

7272 4  72     
35 植物生理学(Ⅰ)

7254184    72   
36 测量与遥感5436183  54     
  小计3742829220.576016272000
37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素描(Ⅰ)

7272 472       
38 园林设计初步5436183   54    
39 园林生态学5436183   54    
40 园林艺术5454 3  54     
41 中国园林史3636 2    36   
42 园林专业概论1010 0.510       
  小计2802443615.58205410836000
43限修课 城市规划(Ⅰ)

5454 3     54  
44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9036545     90  
45 建筑初步7272 4   72    
46 建筑结构与构造7272 4  72     
47 色彩(Ⅰ)

7272 4 72      
48 园林经济管理学3636 2    36   
49 园林苗圃学(Ⅰ)

5436183   54    
50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362882     36  
51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362882     36  
52 遗传学(Ⅲ)

5636203   56    
53 园林植物营养学3636 2    36   
54 园林植物育种学5440143     54  
  小计66854612237072721827227000
55专业课必修课 花卉学(Ⅰ)

7254184   3636   
56 园林设计(Ⅰ)(双语)

7272 4      72 
57 园林树木学7254184   3636   
  小计216180361200072720720
58限修课园林设计园林工程7272 4    72   
59园林建筑设计7272 4    72   
60园林绿地规划5454 3     54  
 小计19819801100001445400
61园林工程草坪学(Ⅱ)

5436183     54  
62园林工程概预算3636 2     36  
63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5436183     54  
园林树木栽培学(双语)

5436183     54  
 小计19814454110000019800
65园林花卉花卉保护地栽培学7254184    72   
66花卉育种技术(Ⅰ)

5436183     54  
67花卉无土栽培技术3618182    36   
68植物组织培养3618182     36  
 小计198126721100001089000
69选修课 钢笔画3636 2   36    
70 构成设计3636 2  36     
71 理论力学(一)

3636 2  36     
72 仪器分析(Ⅱ)

4030102    40   
73 电子显微镜技术3626102   36    
74 风景区规划(Ⅱ)

3636 2      36 
75 花卉营销学3636 2      36 
76 花卉装饰艺术3636 2     36  
77 景观生态学(Ⅱ)

4545 2.5      45 
78 林学概论363062     36  
79 旅游学概论3636 2      36 
80 名花欣赏3636 2      36 
81 盆景学3636 2     36  
82 森林公园规划4646 2.5     46  
83 外国美术史3636 2      36 
84 外国园林史3636 2      36 
85 野生花卉学3636 2      36 
86 艺术概论3636 2     36  
87 园林文学3636 2      36 
88专业课选修课 中国美术史3636 2     36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园林)

3636 2      36 
  小计7797532643007272402263690
90实践教学环节必修课 入学教育及军训2周

  22周

       
91 劳动4周

  2 1周

1周

1周

1周

   
92 社会实践6周

  21周

1周

1周

1周

   2周

93 素描课程实习1周

  11周

       
94 园林生态学课程实习1周

  1   1周

    
95限修课 色彩课程实习1周

  1 1周

      
96必修课 植物学课程实习1周

  1 1周

      
97限修课 测量与遥感课程实习1周

  1   1周

    
98必修课 园林树木学、花卉学课程实习2周

  2   2周

    
99 科研训练1周

  1      1周

 
100 园林综合教学实习4周

  4    4周

   
101限修课园林

花卉

园林植物育种与栽培课程设计4周

  4     4周

  
102园林

工程

园林工程组织与施工4周

  4     4周

  
103园林

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设计4周

  4      4周

 
104必修课 专业综合实验及设计10周

  10       10周

105 毕业论文6周

  6       6周

106 毕业教育1周

          1周

   小计   46        
五、园林专业行业在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及毕业生就业前景

园林专业进入21世纪,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

(一)园林内涵的扩大

古典园林的服务对象从产生开始就有很大的局限性,因为当时占支配地位的是少数的皇族、达官贵人及一些商贾文人。他们设置园林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显示财权或用于享乐,因此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只为少数人服务。而现代城市园林是为众多的普通公民服务的,服务对象在量上的改变必然引起园林在诸多方面质的变化。现代城市园林不仅包括公园,还包括其它所有的城市绿化与美化工程,如街道、广场、动植物园及其它各类专用绿地。突出的特点是从城市全局出发,因地制宜,并注重使用功能。尤其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化的不断扩大,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园林又被历史性地赋予新的功用,即保护环境,改善环境。

(二)园林属性的转换

古典园林的属性是私有制,其经营的好坏都是所有者个人的事情。现代的城市园林则不同,是属于公共的,带有鲜明的“公益事业”的属性。

改革开放不仅带动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也为园林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建设部颁发的《城市园林绿化当前产业实施办法》指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具有为其它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性质,是城市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系统中的组成部分,属于第三产业”。“产业”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其开发是以盈利为目的,积累资本,扩大再生产。“产业”性质的明确,使园林经营部门大胆改革,既补充了园林建设与维护资金的不足,又改善了职工的待遇,还给了社会与企业办园林的机会,使园林事业得到很大的发展。

(三)园林形式的变化

园林的服务对象、建设目的的不同,城市大环境面貌的不同,技术材料运用的不同以及人们审美情趣的变化和对园林需求的增加,都使得园林在形式上需要相应地发生变化。

中国的古典园林,尤其是私家园林,在明清时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在造园艺术上深受绘画、诗歌的影响,讲求师法自然,重在诗情画意,以创造意境为园林设计的核心,“落花水面皆成文章”,追求含蓄之美。含蓄美的追求,使得园林的欣赏讲究近玩细赏,需要欣赏者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修养, 仔细体味品评,而西方的古典园林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偏重于追求气派,讲究人工美,体现皇权意识,布局规则对称而严谨,连花草树木都修剪得方方正正,表现几何图案美,立足于用人工方法改变自然的状态。

现代城市园林内涵的不同使园林不再只为少数文人雅士或皇族服务,而是需要面向大众。一味沿袭古典园林的含蓄意境或皇家气派都是不适宜的。现代的城市风貌、现代的技术材料,再完全采用古典的形式往往难以协调,现代文化 艺术讲究自由流畅,追求简洁明快,古典园林繁琐的装饰已不再适应。城市生活繁忙紧张,上班族需要放松身心的休憩绿地,老年人要求有锻炼的场所,儿童寻觅游戏的空间,凡此种种都使得单纯的园林形式已难以满足城市的多种需求。

现代园林呈现的发展趋势为:

(一)重生态与可持续发展

园林内涵的扩大,使园林不再是单纯的一个一个园子进行建设,而是要从狭隘的造园转入整个城市的园林化,乃至大地园林化。

随着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的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正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展开。八十年代,“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被提出后日益受到广泛的重视。可持续发展要求生态稳定与经济增长同步进行,要保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唯一能够以自然更新方式改造被污染环境的因素就是园林绿化。因而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可谓是新时期园林的主要目的之一,应加强以生态学原理指导园林的规划设计。

针对城市从自然条件到工业布局等各方面的特殊性,应布置大型生态绿化,科学地配置植物群落,使之如自然植物群落一样能够自养循环,并起到保护环境、防止污染、调节城市小气候、保持水土等作用。在城市里要见缝插针地布置绿化,在城市环境艺术的塑造中应多以绿色植物材料进行造景,不断探索生态园林的道路是园林发展的大势所趋。

(二)社会、环境、经济效益兼顾

城市园林的产业行为不能改变园林业的“公益事业”属性,这是因为园林作为人类生存环境和生活必须的空间特征,并不能全部由产业开发所替代。产业开发要求回收必须大于投入。而园林是“公益事业”,是城市、区域乃至整个地球的事业,需要整个社会的投入。

目前的城市园林大体上可以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城市整体环境绿化,用以改善城市的总体生态环境质量;

第二类是局部环境绿化,如城市的街头绿化,居住区绿地及城市公园等,主要功能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的、经常性的休憩活动空间;

第三类是一些以经济效益为主的旅游性园林,配合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第四类是企事业单位专用绿地。

对于第一类园林绿化,一般为领导之下全社会的投入;第二类园林则可以结合住宅开发建设形式,由发展商承担,纳人物业管理范畴,或通过公园邻近地段提高地价,收取绿地费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第三类园林有的是财政投入,也有的是集体或个人兴办,大部分为开发商的举措,只要建设项目合理,经营管理得法,这类园林最容易实现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兼顾;第四类园林则应由企事业单位进行合理地绿化,并因情制宜地局部打开围墙,使之融人整个城市环境。

同时,还应建构一个合理的价值体系,以经济学为指导,综合园林绿化对社会,对环境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将园林的生态价值、环境保护价值、保健休养价值、文化娱乐价值、美学价值等纳入整个社会经济大系统。

(三)园林形式的多元化

园林内涵的扩大,引发了诸多方面质的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反映在园林面积的扩大,还表现在形式、风格以及布局上的改变。尤其园林在现代更担负了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任务,因而在种植上应注重满足保护及调节环境的功能需要,要求突出整体的美和大体量的美。同时在对园林的欣赏上,由于现代城市人整日被包围在灰色混乱的城市中,已厌恶了过分的人工环境,因而希望园林能够更为接近自然的环境,渴望通过园林寻回日益失去的天然情趣, 实现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现代人得自园林的感受已由单纯的艺术欣赏转为对园林空间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享受,因而现代城市园林在大体上而言,应当体现的是一种舒展大方的自然气息。

同时,园林需要讲求文脉。中国古典园林理论源于绘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一个虔诚而忧郁的角色,在布局和造景理论上依附于绘画,在对自然的美好追求中始终囿于对诗意的追随,其实质是以“咫尺”塑造“自然”,是对自然的一种再现。西方园林设计的思想则直接来源于建筑,强调的是人的力量,“人是最为重要的主题”,充分展现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进取精神。中国园林面对的问题是要去打破古老院墙所围合的空间, 从封闭的文化圈中走出来,脱离孤立的居住环境,走向公众参与的开放空间。西方则开始反省与自然过分对立的态度,开始向东方学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东西方不再因为长期地域上或人为上的分隔按自己的思想观念撰写各自的历史,世界已进人了大熔合的时代。两种文化的交错与撞击,势必会产生很多新的契合点,在未来的实践中开辟多种途径,使园林走向多元化风格的发展道路。

园林之所以不同于其它艺术,主要是基于形象特征和游赏功能。现代人作为园林的使用者在层次的多样化,导致了园林功能上的多样化,功能反过来又影响形式。目前国际上的统计仅公园的类型就有17大类,如主题公园,文化、艺术、雕塑公园,历史、古迹公园,体育、康复公园,博览公园,民俗公园等。而城市园林作为塑造城市风貌特点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每个城市都要求有自己的特征的要求下,也需要以多元化的面貌出现,为城市增色添彩。

随着园林专业行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较大的人才需求市场。仅就辽宁省而言,截止2004,有200多家三级以上园林施工公司,加之设计、管理、生产、教学、科研等部门或企业的需求,会形成较好的园林毕业生的就业前景。

六、学校通过哪些途径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获得哪些能力。 

一般来讲园林专业要求学生:

(一)掌握生物学、林学、观赏园艺学、建筑学、设计艺术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城市绿地系统等各类园林绿地和园林建筑工程的规划设计,以及园林植物育种、栽培、养护管理的技术;

(二)具有一定的绘画技法及风景园林表现技法,能应用艺术理论及设计理论对植物材料、自然景观进行艺术设计和园林植物育种栽培的基本能力; 

(三)熟悉我国国土绿化、风景名胜区及森林公园建设、环境保护、森林资源及国土资源管理保护方针、和法规;

(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五)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基本能力;

(六)具有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应用一门外语顺利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的能力。

具体因专业方向而异:

(一)园林设计方向

除了理论课程学习外,安排4周的学习实践,完成由现场调查分析、构思、形成文本和制图过程。要求学生掌握园林规划设计的过程和步骤;具备运用园林综合理论,设计具有完美艺术性、生态性和功能性园林作品的能力;具备绘制平面图、鸟瞰图、施工图等制图水准;并能作出规范的概算。

(二)园林工程方向

除了理论课程学习外,安排4周的学习实践,学习招标、投标、施工管理等知识和技术。要求学生参加园林工程的建设项目,结合工程项目具体情况,研究招标文件的具体要求,编制合乎要求的投标文件书;作出合乎实际情况的工程预算;编写实用性强的组织设计;学习工程的人财物管理;实践各项施工技术。

(三)园林花卉方向

除了理论课程学习外,安排4周的学习实践,学习园林植物育种、生产、经销和应用。要求学生在相应的园林科研、生产、经销和管理部门,学习科研项目的研究过程并能操作具体实验程序;实践园林植物生产的技术;分析园林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总结园林管理经验。

各方向建议选修课程:

限修或选修名称园林设计方向园林工程方向园林花卉方向
管理学概论AAAAA
WTO概论

AAA
生物技术概论AAAAA
大学语文AAAAAAAA
信息检索与利用AAAAAAAAA
信息技术概论AAA
生态学基础(Ⅱ)

AAA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AAAAAA
植物学(Ⅱ)

AAAAAAAAA
植物学实验(Ⅱ)

AAAAAA
农业气象学AAAAAAAA
土壤肥料学AAAAAAA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Ⅰ)

AAAAAAA
植物生理学(Ⅰ)

AAAAAAAA
测量与遥感AAAAAAA
城市规划(Ⅰ)

AAAAAA
园林计算机辅助设计AAAAAA
建筑初步AAAAAA
建筑结构与构造AAAAAAA
色彩(Ⅰ)

AAAAAAA
园林经济管理学AAAAAAA
园林苗圃学(Ⅰ)

AAAAAAA
园林植物病害防治AAAAAAA
园林植物虫害防治AAAAAAA
遗传学(Ⅲ)

AAAAAAA
园林植物营养学AAAAAAA
园林植物育种学AAAAAAA
园林工程AAAAAAA
园林建筑设计AAAAA
园林绿地规划AAAAAAAA
草坪学(Ⅱ)

AAAAAAAA
园林工程概预算AAAAAAA
园林工程施工与管理AAAAAAA
园林树木栽培学(双语)

AAAAAAAA
花卉保护地栽培学AAAAAA
花卉育种技术(Ⅰ)

AAAAA
花卉无土栽培技术AAAAA
植物组织培养AAAAA
钢笔画AAAAAA
构成设计AAAAAA
理论力学(一)

AAAAAAA
仪器分析(Ⅱ)

AAAAA
电子显微镜技术AAAAA
风景区规划(Ⅱ)

AAAAAA
花卉营销学AAAAAA
花卉装饰艺术AAAAAAA
景观生态学(Ⅱ)

AAAAAA
林学概论AAAAA
旅游学概论AAAAA
名花欣赏AAAAAA
盆景学AAAAAAAA
森林公园规划AAAAAA
外国美术史AAAAAA
外国园林史AAAAAAAA
野生花卉学AAAAAA
艺术概论AAAAAA
园林文学AAAAAA
中国美术史AAAAAA
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园林)

AAAAAAA
注:AAA建议选修,要求掌握该门课程

AA建议一般选修,要求理解该门课程

A建议视情况选修,要求了解该门课程

(执笔人:周广柱)

文档

园林专业概论

园林一、园林专业的性质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园林(LandscapeArchitecture)的历史发展可谓源远流长,在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就已有造园活动见于文献记载,《诗经》的记述中可以看出周文王营建宫苑的活动。西方园林的起源亦可上溯到古埃及,甚至在旧约时代就有了伊甸园的构想。园林又称囿、苑、庭园、山池、公园等,西方亦有Garden、Park、LandscapeArchitecture等名称,具体的形式虽有不同,但共同的目的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为开辟山水地貌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