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 1 为某区域滑坡与地貌演化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 1 ~ 2 题。
1 .推断图中滑坡体的滑动方向为
A .由北向南 B .由西向东
C .由西北向东南 D .由东北向西南
2 .图中序号所示地理事象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A . ②③④① B . ②①③④ C . ③①④② D . ③②①④
家住北方某县的小王夫妇,效仿村里一些年轻人的做法,在自家 5 亩耕地上栽植了杨树后就外出打工了。八年后,小王夫妇将已成材的杨树出售,获利 24000 元。与原来种植粮食作物、蔬菜等相比,这些收入虽不丰厚,但他们还算满意。据调查,该县耕地上栽植杨树的面积约占耕地总面积的 10% ,这种 “ 农地杨树化 ” 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的高度关注。据此完成 3 ~ 4 题。
3 .当地 “ 农地杨树化 ” 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态效益高 B .木材销路好 C .劳动投入少 D .种树有补贴
4 .针对 “ 农地杨树化 ” 引起的问题,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大开荒力度 B .增加木材进口 C .增加粮食进口 D .鼓励农地流转
同城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城市紧密联系、协调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的现象。公路客流能够反映城市间的日常人口流动方向和强度,是分析判断城市间关系的重要指标。图 2 示意安徽省 2011 年 8 月行政区划调整前的中心城市间公路客流状况。滁州的首位客运流向为南京,次位客运流向为合肥,两个方向的客流量相差很小。据此完成 5—6 题。
5 .下列城市组合中,最适宜推进同城化的是
A .安庆 — 池州 B .合肥 — 巢湖 C .亳州 — 阜阳 D .芜湖 — 铜陵
6 .合肥虽为滁州的次位客运流向,但滁州发往合肥的客流量与发往南京的相差很小,其主要原因是
A .南京经济发展水平高 B .滁州与南京距离更近
C .滁州与合肥行政联系密切 D .合肥与南京均为省会城市
2020 年 5 月 27 日上午 11 点整,中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将五星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峰顶,实现了四十五年后我国测绘队员的再次登顶。从位于 5200m 的大本营向上,队员们要经过甲、乙、丙、丁四个营地(图 3 ),其中一个营地由于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引起高原反应,被称为 “ 魔鬼营地 ” 。据此完成 7 ~ 8 题。
7 .图中 “ 魔鬼营地 ” 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 5 月 27 日位于 28°N 的温州昼长为 13 时 44 分,该日珠峰顶部( 28°N , 87°E )日出时刻在北京时间
A . 7 : 20 以前 B . 7 : 20—7 : 39 C . 7 : 40—8 : 00 D . 8 : 00 以后
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图 4 )。奧赫里德湖面积 348km 2 ,湖面海拔 695m ,平均深度 144 . 8m ,湖水透明度 21 . 5m ,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 275km 2 ,湖面海拔 853m ,平均深度 18 . 7m ,湖水透明度 1 . 5 ~ 7 . 2m ,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 9 ~ 10 题。
9 . 奥 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 .雨水 B .河流水 C .地下水 D .冰雪融水
10 .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水温 B .水深 C .水量 D .水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于 1984 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 1994 ~ 2016 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 “ 本地多样化 — 初步的市外扩张 — 以市外扩张为主 ” 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 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图 5 )。据此完成 11 ~ 12 题。
11 .上汽集团 “ 本地多样化 ” 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研发水平 B .满足生产需要 C .带动当地就业 D .提高生产效率
12 .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 K 、 N 、 P 、 V 分别代表
A .研发、总部、制造、销售 B .销售、总部、制造、研发
C .总部、研发、销售、制造 D .研发、总部、销售、制造
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 — 洼地集合体。图 6 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 13 ~ 15 题。
13 .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A .垂直分布高差大 B .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 .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 D .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14 .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A .山体陡峭 B .水分充足 C .土壤肥沃 D .热量充足
15 .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条件不同 B .水热组合不同 C .耕作技术不同 D .耕种历史不同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5 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2 分)
河西走廊西大河流域的永昌盆地介于永昌南山与永昌北山之间(图 7 ),海拔 1875 ~ 2106m ,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盆地内分布有若 干 块湿地,这些湿地的形成是地形、地质条件及地表水、地下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金川峡水库位于盆地最低处,是当地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水源地。
( 1 )从地形、地质角度分析湿地的成因。( 6 分)
( 2 )说明永昌盆地内湿地对金川峡水库的意义。( 6 分)
17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露点是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其数值越大,反映空气中水汽含量越大。一般情况下,温度相同时湿空气要比干空气密度小。两个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所形成的锋,称为干线。图 8 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时刻主要气象要素分布形势示意图,来自极地、太平洋和墨西哥湾的三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落基山以东平原地区交绥形成三个锋:冷锋、暖锋和干线。
( 1 )用符号在图中适当位置绘出冷锋、暖锋。( 4 分)
( 2 )分析图中干线附近产生降水的原因。( 4 分)
( 3 )说明图示区域地形对干线形成的影响。( 6 分)
1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5 分)
可可为常绿乔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 20° 之间的地区,对生长条件要求严格,干季、湿季过长均不利于其生长。可可幼苗生长时需要荫蔽条件,收获时需要迅速采摘晾晒防止霉烂(图 9 )。加纳位于非洲西部,可可产业是该国支柱产业之一。自十九世纪中叶可可从中美洲引种到加纳之后,在中南部地区形成了适合当地气候特点的种植方式,并逐步发展成可可种植带(图 10 )。当地农民多在 3 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止混播,图 11 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农忙主要在其湿季。
( 1 )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征。( 3 分)
( 2 )说明加纳可可带农业生产活动的优点。( 6 分)
( 3 )每年 9 月到次年 1 月,加纳北部热带草原区的农民大规模移动到可可带,分析其原因。( 6 分)
19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4 分)
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 1356 km 2 (图 12 ),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 2019 年 5 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 “ 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 ” 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 “ 遇水成泥、遇风成沙 ” 。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 1 ) 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西柳沟多年平均月输沙率和月流量变化图(图 13 ),发现西柳沟汛期易形成峰高量大、陡涨陡落的高含沙量洪水。 从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西柳沟高含沙水流的形成原因。( 6 分)
( 2 ) 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 3 月的流量与 7 月、 9 月的相近,但 3 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 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4 分)
( 3 ) 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 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 任 选 一 区 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4 分)
2020 年山东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1. C 2 . D 3 . C 4 . D 5 . B 6 . C 7 . A 8 . A 9 . C 10 . D
11 . B 12 . A 13 . B 14 . A 15 . B
16 .( 1 )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地表水自西南向东北流动,补给湿地;盆地内有断层分布,地下水沿断层出露;位于永昌盆地低洼处,易于积水。
( 2 )湿地位于水库上游,在洪水期能削减洪峰;湿地受地下水补给,(枯水期)为水库提供较为稳定的水源;湿地可以对泥沙、污染物等进行过滤、沉淀、吸附、降解,净化入库水质。
17 .( 1 )准确判断冷锋、暖锋位置,并用冷锋、暖锋符号绘制。如下图所示。
( 2 ) 干 线东、西两侧温度相近的干、湿气团相遇,东侧的湿气团密度小,位于 干 气团之上,湿气团被迫抬升;抬升过程中,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达到露点后),形成降水。
( 3 )本区西部分布有南北向高大山地,来自太平洋的气团,在山地西侧的迎风坡降水后,湿度减小,越过高大山地在背风坡下沉增温;本区中部为面积广大的平原,地势平坦,下垫面性质均 一 ,利于东侧墨西哥湾湿热气团的快速深入,气团性质变化小。(温度相近的两个干湿气团交绥形成干线。)
18 .( 1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 一 年内有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
( 2 )可可与谷物混播,谷物生长提供荫蔽环境,有利于可可幼苗生长;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农事活动可错时进行,充分利用了农时,提高生产效率。
( 3 )此时段为可可大季收获期,且正值湿季,可可采摘后易霉变腐烂需及时晾晒加工,需要大量劳动力;北部热带草原区该时段正值干季农闲季节,有大量闲置劳动力。
19 .( 1 )冬春季节,大风将大量的沙尘吹送到河道里堆积,提供了丰富沙源;夏秋季节暴雨多发,侵蚀搬运作用强,增加了入河泥沙量;进入河道的泥沙被洪水搬运,易形成高含沙水流。
( 2 ) 3 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 7 月份和 9 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
( 3 ) (任选一区作答即可)
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
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
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