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手脑协调能力;
2. 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艺术兴趣;
3. 通过陶艺创作,让幼儿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温度、形状等,促进其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
4. 培养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开拓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陶艺基础知识:介绍陶艺的历史、种类、材料、工具及陶瓷制作的过程等;
2. 陶艺创作:以手捏、挖、揉、塑等方式创作自己的小陶艺品;
3. 陶艺制作:通过模具、轮盘等工具制作不同形状的陶艺品;
4. 陶艺装饰:使用各种颜料和贴纸,装饰自己的陶艺品。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陶艺创作,让幼儿感受不同材料的质感、温度、形状等,增加幼儿的审美情趣;
2. 教学难点:幼儿的手动能力和注意力不够,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耐心引导和辅导。
四、教学方法
1. 演示法:老师通过演示,展示陶艺制作技巧;
2. 互动式教学法:学生参与到制作陶艺品的过程中,与老师互动交流,增强学习兴趣和效果;
3. 自发发现法:让幼儿自发获得发现和学习的机会,激发探究和发现的欲望。
五、教学流程
1. 开始课程前,老师向幼儿介绍陶艺基础知识,包括陶艺的历史、种类、材料、工具及陶瓷制作的过程等;
2. 老师向幼儿演示手捏、挖、揉、塑等制作陶艺品的技巧,并介绍不同的装饰方法;
3. 学生参与到制作陶艺品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发挥创造,或根据老师的示范进行创作;
4. 完成陶艺品后,孩子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彩绘和贴纸进行装饰;
5. 课堂结束后,老师汇总、分享每个幼儿的作品,并对幼儿的陶艺创作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教学评估
1. 通过幼儿的作品展示,考察幼儿的陶艺创作能力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实地观察和听取家长反馈,评估幼儿在课程中的行为表现和技能掌握情况;
3. 老师定期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七、教学素材
1. 陶土、陶瓷彩绘、贴纸等;
2. 陶艺制作工具,如手捏、挖、揉、塑、模具等;
3. 可以使用幼儿绘本或短片来介绍陶艺历史和制作过程。
八、教学环境
1. 幼儿园手工室或陶艺室;
2. 安全、卫生、宽敞明亮的场地,便于幼儿自由创作;
3. 环保的陶艺材料,保证孩子身体健康。
九、教学建议
1. 多使用互动式教学法,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尽可能提供不同种类的陶艺材料和装饰工具,促进孩子创意的发挥和多元化的发展;
3. 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保持耐心和细心,让幼儿感受到支持和热情的鼓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