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的汽车产业始于上世纪60年代,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柳州汽车厂、柳州微型汽车厂、柳州特种汽车厂、桂林客车工业集团四家汽车整车企业,是广西最好的家底,但在全国市场中所占份额不大,缺少资金、技术。区、柳州市、桂林市基于国家汽车工业对汽车行业及广西汽车企业进行产权重组,无偿划拨引入战略投资者,先后引入中国一汽集团、二汽集团、上汽集团和通用汽车等,重组成立上汽通用五菱、东风柳汽(区内第一家)、一汽柳特、桂林大宇四家整车企业。至此,广西汽车工业开始快速发展,成为南方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我区汽车工业已形成多品种、宽系列、较为完整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2008 年,我区汽车工业实现销售收入624.9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 195.2 亿元,实现利润 26.3 亿元;全年生产汽车整车71.2 万辆,占全国总量的 7.6%;专用车3.1万辆;车用发动机 97.4 万台,占全国总量的 11.2%,在全国排第 3 位;微车国内市场占有率列全国首位,中重轻型载货车、多功能乘用车、客车也具有竞争力。
但是,我区汽车工业还存在整车产品结构不合理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以专用件和结构件居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服务中小企业的公共技术创新平台等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当前,我国汽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期,城乡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东盟、中东、非洲、东欧等国外市场对我国性价比优良的汽车产品需求也在增长。
然而,广西区内的汽车生产主要仍是以重型汽车、特种汽车以及柴油内燃机为主要生产目标,尽管中小型汽车产量也不在少数,但其品牌打造得仍然不够响亮,缺乏高附加值的家用轿车。广西目前能生产轿车的就只有柳州,主要生产雪弗兰、乐驰,五菱的宝骏630,五菱系列的商务车,东风柳州的H30和景逸。尽管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但面对全国市场甚至国际商场来说这些还不够。
面临着当前的这种形势,也为了贯彻落实《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5号),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做大做强做优我区工业的决定》,国家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一下简称《规划》),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小排量汽车,又为我区具有微车生产优势的汽车工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型轿车为突破口,保持微车领先优势,加快整车发展,提升竞争优势;以关键技术为重点,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竞争能力;以出口基地建设为依托,扩大对外开放,形成特色优势;以柳州为中心,加快资产重组,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全面提升广西汽车工业整体实力。另外,在《规划》中有一条重要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坚持巩固产业优势与调整产业结构并举。此举的目的在于继续巩固和拓展微车和发动机等方面优势,并通过发展中高级轿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等,整合资源要素,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有了这条基本原则,广西就可以在中高级轿车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借以增加中高级轿车尤其是家用轿车的产品附加值,让广西的汽车生产工业结构更完整,在重型汽车、柴油内燃机等车型之后再次在打出一个响亮的品牌。
根据《规划》,广西汽车产业眼下的最主要目标是加快产品结构调整,而调整结构的细化目标毫无疑问的把箭头指向了中型轿车,以中型轿车为突破口,调整优化整车产品结构。实现中型轿车发展新突破,巩固和拓展微车的国内领先优势,加快多功能乘用车向商用及家用领域的发展,全面优化整车产品结构。加快实施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GP50中型轿车项目、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两厢及三厢轿车开发项目,导入中型轿车平台,依托现有小型多功能乘用车平台发展两厢轿车、三厢轿车及轿跑车等系列产品,加快产能建设,打造柳州轿车生产基地。支持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做强“五菱”自主品牌,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微型客车、货车等产品以及针对海外市场的右舵微车等产品,加快实施东部工厂改造、N400微型客车等项目,提升“低成本、高质量”优势,继续保持微车国内领先地位。加快建设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CN100、CN200 多用途客车,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B20 两厢跨界乘用车、C20 新一代风行乘用车、M6系列商用车以及桂林客车工业集团整体搬迁等项目,重点发展城市越野车、小型多功能乘用车、商务多功能乘用车、小型高级城市客车等产品,提升乘用车的产品优势。
根据《规划》里所提出的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目标来看,到 2012 年,汽车工业规模明显扩大,实力明显提升,销售收入突破 1600 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 450 亿元;汽车产量突破 135 万辆,其中轿车及多功能乘用车等乘用车产量突破 20万辆;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整车产品附加值提高,轿车生产初步形成规模;专用车产品由运输型向功能型转变,并形成规模优势;汽车零部件系统化、模块化、集成化比重显著提高,区内零部件配套率达到 70%以上,零部件产业基本形成层次分明并能够参与国际分工的合理体系;微车、载货车、多功能乘用车等整车产品出口形成规模,汽车零部件出口总额迅速提升;以柳州为中心的汽车工业集群基本形成,集聚效益明显。
到 2015 年,汽车工业规模进一步扩张,实力进一步提升,销售收入突破 25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700亿元;汽车整车产量突破 180万辆,其中轿车及多功能乘用车等乘用车产量突破 40万辆;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整车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轿车生产形成明显优势;专用车技术水平及规模进一步提高;零部件产业实现关键零部件区内配套,可为中高档乘用车配套并进入全球采购体系;经济型轿车等乘用车产品出口发展迅速,商用车、乘用车出口均形成规模;汽车工业集群效益进一步突显,建成全国性汽车制造基地。
到 2020 年,汽车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实力全面显著提升,销售收入突破 5000 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 1400 亿元;汽车整车产量突破 300 万辆,其中轿车及多功能乘用车等乘用车产量突破80万辆;整车产品附加值显著提升,轿车及乘用车生产优势突出;专用车产品形成全系列多品种的研发制造能力,形成突出的产品优势和规模强势;零部件产业基本形成层次分明并在国内及国际分工中占有一定份额的配套体系;整车产品出口形成乘用车、商用车并重格局,机电类、电子类零部件出口比重增加,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张;汽车工业集群效益突出,建成辐射东盟、出口优势明显的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基地。
如下表所示,根据《规划》所提出的广西汽车工业的86项重点项目当中,直接与微型汽车、中小型轿车、多功能乘用车等直接挂钩的就有13项,这还不包括其他一些延伸出来的项目,诸如座椅、轮胎、以及其他的汽车配件等。可见中型轿车确实在广西今后的发展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广西汽车工业重点项目表
单位:万元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规模及内容 | 总投资 | 建设起 止年限 | 项目 所在地 | 业主或单位 | 
| 合计 | 13项 | 378650 | ||||
| 近期(2009年-2012年) | 291970 | |||||
| 2 | GP50中型轿车技术改造项目 | 设计开发中型轿车,发动机排量为1.5-1.8升,新增专用冲压模具、车身焊接线,并对现有涂装和总装线进行适应性改造。 | 100000 | 2008-2011 | 柳州市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3 | 两厢及三厢轿车开发项目 | 以景逸小型多功能乘用车为平台设计开发两厢及三厢轿车。 | 66000 | 2009-2012 | 柳州市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 9 | B20乘用车技术改造项目 | 开发一款具有两厢车及越野车特性的跨界车型,并对车身焊装线及公用动力系统等进行改造,形成年产2万辆B20乘用车的生产能力。 | 11900 | 2009-2011 | 柳州市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 12 | 乘用车6万辆能力提升技术改造项目 | 改造现有乘用车生产基地,形成年产6万辆乘用车生产能力。 | 28 | 2011-2013 | 柳州市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 37 | 汽车底盘核心零部件产品、技术升级及出口基地建设项目 | 新增数控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组合机床、自动焊接专机等国产先进设备,组成驱动桥、悬挂、制动器等零部件的机加工、焊接及装配生产线65条;配套新建生产厂房9324m2及公用设施,新增微型商用车底盘零部件40万台套/年,微小型乘用车底盘零部件20万台套/年,出口零部件10万件套/年的生产能力。 | 41435 | 2009-2012 | 柳州市 | 柳州五菱汽车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 
| 38 | 汽车后驱动桥及螺旋锥齿轮技术改造项目 | 建设驱动桥及螺旋锥齿轮生产线,配套新建生产厂房及公用动力设施,新增微型商用车及乘用车螺旋锥齿轮60万套/年、乘用车驱动桥20万套/年的生产能力。 | 39239 | 2009-2012 | 柳州市 | 柳州五菱汽车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 
| 50 | 中高档汽车饰件技术改造项目 | 新购土地,建设生产厂房及附属配套设施,改造现有汽车饰件生产线,形成年产20万台套中高档汽车饰件产品的生产能力。 | 14486 | 2007-2010 | 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 | 广西方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57 | 汽车零部件出口基地项目 | 建设汽车转拉杆系列出口产品和微型汽车后桥总成产品生产线及年产40万套轿车车轮生产线。 | 10000 | 2008-2010 | 桂林市高新区 | 万向钱潮(桂林)汽车底盘部件有限公司 | 
| 中期(2012年-2015年) | 5项 | 86680 | 
| 65 | C20 新菱智开发技术改造项目 | 开发C20新菱智多功能乘用车,并对生产线进行适应性改造。 | 11680 | 2012-2014 | 柳州市 |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 66 | 低端商用车中级改型项目 | 进行低端商用车中级改进的设计开发,并充分利用现有厂房及设备,改造现有汽车生产线及公用设施,其中新增下车体焊装线、车身总拼焊接线、左右中门包边机、模具、检具等设备。 | 10000 | 2014-2015 | 柳州市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74 | 汽车及工程机械铸件研发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 新建厂房及附属设施建筑30000平方米,购置CAD、UG、QFOM等设计软件形成汽车铸件产品的研发能力,新增数控铣床、数控机床等设备,形成模具、工装的设计制作能力,新建清理线、涂装线、精加工线,具备年产63000吨大、中、小型汽车铸件产品的生产能力。 | 28000 | 2012-2015 | 柳州市阳和工业区 | 广西方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 76 | 乘用车模具技术改造项目 | 新建模具车间、量产件车间、工装车间、模具研发中心及办公设施约30000平方米;新增大型冲压生产线、焊接生产线、进口大型加工中心及数控机床等核心设备。形成乘用车模具生产能力3000吨/年,四门两盖大型覆盖件配套能力20万台套/年。 | 25000 | 2012-2015 | 柳州市河西工业区 | 柳州五菱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 80 | 乘用车后桥关键件技改项目 | 配套新建生产厂房约4000平方米,新增减速器壳/差速器壳柔性化机加工生产线各一条,乘用车减速器装配线1条。新增乘用车驱动桥10万套/年的生产能力。 | 12000 | 2013-2015 | 柳州市 | 柳州五菱汽车联合发展有限公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