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交底记录
C01-01-02-
第 1 页,共 6 页
工程名称 | Xx项目 | 交底日期 | 2017年7月02日 | |||||
施工单位 | xx公司 | 分部分项名称 | 土建工程 | |||||
交底提要 | 土建工程技术交底 | |||||||
本技术交底仅为土建施工指导作用,并未全面系统地进行描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设计图纸与国家规范进行施工,不因本技术交底内容而免除施工单位的责任。 交底内容: 本项目土建工程主要包括:场内道路、支架基础、箱变基础、逆变器基础、场区围栏等。 主要施工流程: 1、场内道路: 1.1场内道路施工流程:测量放样—级配碎石铺筑—碾压、整平—修整路肩—验收。 2、支架基础: 2.1电池组件支架基础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基础开挖(基底夯实)—砼拌和—垫层浇筑—钢筋制安—模板安装—砼浇筑—预埋钢板固定—拆模—土方回填--验收。 3、箱变及逆变基础: 3.1箱逆变基础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基础开挖—砖基础施工—钢筋制安—地脚螺栓 (预埋件) 固定—模板安装—砼浇筑—拆模—土方回填。 主要技术要求: 1.1 主要工序施工 1.1.1 场平及基坑土方施工 由于场平土方施工量小,较为简单,本节不另叙述,主要简述基坑土方施工。 施工流程:测量放线→开挖→人工清理。 1(一)土方开挖施工方法:本工程土方工程量不大,开挖深度浅,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钻机开挖方式进行。 2(二)质量标准 基坑(槽)底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土方工程允许偏差:长度、宽度大于零。坑底标高(+0、-50)。 土方回填 ① 宜优先利用原土回填。 ② 回填前基础应进行检查验收并达到合格。 ③ 填土前应作好水平高程测量。 ④ 施工机具:选用小型打夯机、手推车等。 ⑤ 施工工艺流程:坑底清理→检验土质→分层铺土→修整找平验收。 ⑥ 回填时间:在基础完工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1.1.2 基础施工 主要基础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基础。 主要工序:扎筋→支模→预埋件安装→浇筑→拆模→养护 ㈠ 施工准备 ⑴ 选择准备基础施工机械和劳动力,根据方案对班组交底。 ⑵ 清除场内及仓内杂物。 ⑶ 材料进场及送检。 ⑷ 采用250mm直径PVC管作为模板。 ⑸ 安装模板前,先复查地基垫层标高及中心线位置。砼施工时,脚手架不能搁置在基础模板上。 ⑹ 模板的拆除,必须在砼强度能保证构件不变形,棱角完整时可进行。 ⑺ 砼浇筑前,应先用水湿润模板,并将模板内的垃圾、杂物、油污清理干净。 ⑻ 砼浇筑后要及时消缺、洒水和覆盖塑料薄膜,保证砼表面湿润一周,薄膜内有凝结水滴,使砼充分达到设计强度。 ⑼ 砼预留孔洞及预埋管道、铁件要与砼施工同步进行,严禁事后打凿。 ㈡ 质量标准 ⑴ 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① 保证结构、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的正确; ② 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性和稳定性; ③ 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④ 便于模板拆除。 1.2 技术方案 1.2.1 施工测量 1工程施工测量将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结合总平面图和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建立适合本标段施工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各种控制点的设计、选点与埋设均应符合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 3测量小组配备2-3人,配备GPS定位仪、水准仪等设备,现场的平面控制采用全站仪进行施测,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和全站仪,施工期间各控制点应加以保护,定期进行检查,防止遭到损坏。 4所用测量器具在使用前都必须经计量授权的检定单位进行检定合格。 5建、构筑物平面控制 平面控制网按Ⅰ级导线精度布设,Ⅱ导线精度加密。 6建、构筑物高程控制 根据设计院提供的高程控制点,在建、构筑物周围埋设适当数量的水准点,作为施工时标高测量的依据。 7轴线控制桩及水准点的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轴线控制桩和水准点的保护,布设位置要合理,并进行保护,防止控制点被破坏。 8本工程最重要的是基础及短柱顶预埋件的埋设,一组基础预埋件顶标高要水平,所有,必须采用水准仪进行严格操平,控制好预埋件顶标高及浇筑标高。 1.2.2 钢筋工程 ㈠ 钢筋工程的工艺流程 钢筋进场、钢筋复验、钢筋加工成品、半成品检查验收(不合格重新加工至符合要求)、半成品发放建立跟踪档案、绑扎、自检(不合格的调整返工)、质量检验和验收、钢筋隐蔽记录监理验收签字发放混凝土浇筑许可证、浇筑混凝土。 ㈡ 钢筋原材料要求 工程所用钢材必须选用通过了ISO9001产品认证的大型钢厂生产的产品,并要有出厂证明,材质证书等质保文件。 钢材进厂后,应先进行外观检查,防止有锈蚀、裂纹等,同时按批量进行机械性能试验,并经该工程监理和业主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㈢ 钢筋下料、制作 钢筋在钢筋加工房集中制作,按分项工程编好钢筋下料表,制作人员按下料表上的数据尺寸将钢筋加工成半成品,分类编号并直接挂牌标识,运至现场绑扎。临时不需要现场绑扎的钢筋应有良好的防雨措施,以免其锈蚀。 ㈣ 钢筋的绑扎 钢筋的接头采用绑扎、搭接焊等接头形式。 采用搭接接头的钢筋其搭接长度设计要求进行。焊接连接时,必须按规范规定进行现场取样试验合格。 钢筋的绑扎应严格按图纸进行,保证其位置的正确,间距一致,横平竖直。 1.2.3 模板工程 本标段工程混凝土灌注桩支架基础。由于工期紧张,模板采用PVC筒形模板现场安装的方式。在模板安装前先清理基层表面,用墨线弹出轴线及边线。施工过程中加强模板工程质量的检查、控制,每个部位必须有自检资料,模板工程必须保证结构的形状、尺寸和相对位置准确。模板间缝隙必须严密,表面清洁光滑,脱模剂涂抹均匀。 模板施工完毕后,必须对模板的轴线、标高、阴阳角、断面尺寸、垂直度、平整度进行认真仔细复核,做到准确无误,并验收合格方可浇筑混凝土。 ㈠ 模板的安装 ⑴ 模板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模板运到现场后,要清点数量,核对型号,清除表面渣,板面缝隙要用环氧腻子嵌缝,模板背面刷好脱膜济,并用醒目字体喷字注明模板编号,以便安装时对号入座。进行模板的组装和试装,采用组合式模板必须在正式安装之前,先根据模板的编号进行试验性安装就位,以检查模板的各部尺寸是否合适,模板的接缝是否严密。发现问题及时修理,待解决后才能正式安装。安装模板前必须做好抄平放线工作,并在模板下部抹好找平层砂浆,依据放线位置进行模板的安装就位。 ⑵ 模板的安装 ①模板的安装必须保证位置准确,立面垂直。模板横向水平一致,不平时可通过模板下部的地脚螺栓进行调整。 ②为了防止出现烂根现象,在模板固定后,模板周边的缝隙要用小角钢、窄钢片、木条或水泥纸袋、塑料泡沫等堵严实,也可以采用抹1:3水泥砂浆填缝,但不要塞的太深以防损伤墙体结构的断面。 ③校正合格后,在模板顶部要放固定位置的卡具,防止浇筑时变形。 ⑶ 埋件的安装 支架基础的埋件为预埋U型螺栓,安装预埋件前需对U型螺栓进行检查,保证U型螺栓开口轴线距离为130mm,如不满足此条件需对U型螺栓进行校正后方能进行安装。浇筑前应使用塑料胶带(或涂抹黄油)对地角螺栓丝头予以保护,浇筑前检验,误差控制为2mm,浇筑过程中注意保护,不得用铁锹、榔头等敲打。 ㈡ 模板的拆除 当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可以拆除模板。 ㈢ 模板的清理及保养 ⑴ 模板应拆模后立即进行清理,除去表面粘结的混凝土、砂浆等灰渣,并刷好脱模剂待用; ⑵ 刷脱模剂时应特别注意不要把脱模剂沾染到钢筋和混凝土接搓面上,涂刷后的脱模剂不宜放置过长,以免板面遭雨淋或落上灰尘而影响脱模效果。 ⑶ 拆模遇有困难时,不得用大锤砸,可在模板下可用撬棍撬动; ⑷ 拆模板拆下来的零件要随手放入工具箱,螺杆螺母要经常擦油润滑,防止锈蚀。 1.2.4 混凝土工程 本工程特点是单个基础量小、数量多、点多面广,故混凝土考虑采用商品混凝土,运输采用机动翻斗车和手推车,在适当地段采用搭设混凝土梭槽,人工入模振捣。 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对其规格、型号、外观和质量证明文件进行检查,在满足图纸设计要求条件同时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检查保护层垫块是否完好无损,严禁用短钢筋代替混凝土垫块。施工缝应先凿毛,清理干净,刷1道素水泥浆,以便二次浇筑混凝土能相互连成整体。在浇筑过程中应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应将振动棒插入下层10cm,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施工,确保混凝土无冷缝现象。 当室外平均气温连续5天低于5℃时,应严格按照《混凝土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施工混凝土,加防冻剂。混凝土拆模后发现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时必须通知有关单位进行见证后按提出的方法进行处理。浇筑完毕后及时进行养护。 ㈠混凝土施工的要求: ⑴ 混凝土的运输、布料 运输采用机动翻斗车和小型装载机,在适当地段采用搭设混凝土溜槽,人工入模振捣。在拌合机不能到达或运输较困难的地方,可采用混凝土输送泵输送。 ⑵ 混凝土的浇筑 混凝土在浇筑前应会同各单位进行验收,并会签隐蔽工程记录后方可浇筑。做好浇筑前的检查工作,如检查钢筋、模板支撑、预埋件、脚手架、施工缝等是否合格;模板内是否有杂物、垃圾,必要时进行打扫和清洗,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模板内不得积水。以上工作做好后根据质检员签发的浇灌许可证准备浇灌混凝土。基础混凝土浇筑按施工方案确定的顺序浇筑。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控制在2m内,超过此高度采用串筒料斗下料。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应按要求留置混凝土试块,搅拌站要认真填写每班混凝土的施工记录,注明工程施工部位、日期、混凝土强度等级等,按规范要求进行标准养外,应留一组按同条件养护。 ⑶ 混凝土的振捣 混凝土振捣时选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时要快插慢拔,均匀布点振捣,不漏振,混凝土的振捣以混凝表面呈现浮浆或不明显下沉为宜。 混凝土振捣结束,应随时用木抹搓平,并复核结构标高。板面混凝土初凝前应再次进行抹压,以防止收缩裂缝。 ⑷ 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采用外包塑料布养护。 养护时间:对于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对于掺用外加剂或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强度≮1.2N/mm2后才能在其上踩踏或安装上层模板支架。 ⑸ 养护膜拆除 为保证项目地环境,养护周期到期后,养护膜必须进行回收集中处理,深土掩埋或焚烧。 1.3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支架基础施工需保证以下几点: 1同组支架南北方向两个支墩预埋螺杆中心线距离需控制在1600mm±5mm,东西方向两个支墩预埋螺杆中心线距离需控制在2700±10mm; 2所有基础及预埋件均与水平面呈90度角,允许误差范围为1度角; 3预埋螺杆超出混凝土支墩的高度需控制在60mm±5mm; 4同一组支架的混凝土基础支墩标高需保证在同一水平面上; 5钢筋笼顶部距支架基础顶部的距离需控制在50mm,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均匀布点振捣,不漏振,混凝土的振捣以混凝表面呈现浮浆或不明显下沉为宜。 6如桩深大于1.4m,需进行回填,分层夯实。 7支架基础埋深至少需达到1.2m,桩顶部离地面距离需达到200mm。 | ||||||||
审核人 | 交底人 | 接受交底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