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技术交底记录 | 编号 | |||
| 工程名称 | 大西铁路客运专线站前施工第九标段 | 交底日期 | ||
| 施工单位 | 中铁二局工程指挥部第二项目部 | 分部工程名称 | 水头镇跨涑水河特大桥 | |
| 交底提要 | 承台及墩身钢筋施工技术交底 | |||
| 交底内容: 一、编制依据 《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铁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大西标准化作业》。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大同至西安客运专线中的水头镇跨涑水河特大桥桥梁承台及墩身钢筋现场施工。 三、施工流程 3.1 原材料质量控制 3.1.1外观检查 钢筋由钢筋厂加工进入现场时均应清除油污和锤打能剥落的浮皮、铁锈。 如运至现场的钢筋表面有严重的麻坑、斑点等,已伤蚀截面时,应降级使用或剔除不用,带有蜂窝状锈迹钢筋,不得使用。钢筋断口不得有马蹄形或起弯等现象,钢筋长度偏差应小于±10mm。 3.1.2钢筋调直检查 用卷扬机拉直钢筋时,应注意控制冷拉率:Ⅰ级钢筋不宜大于4%;Ⅱ~Ⅲ级钢筋及不准采用冷拉钢筋的结构不宜大于1%。用调直机调直钢筋和用锤击法平直粗钢筋时,表面伤痕不应使截面面积减少5%以上。调直后的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冷拔低碳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擦伤。应当注意:冷拔低碳钢丝经调直机调直后,其抗拉强度一般要降低10~15%,使用前要加强检查,按调直后的抗拉强度选用。 3.1.3成型后的钢筋要求形状正确,平面上无凹曲,弯点处无裂缝。其尺寸允许偏差为: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20mm,弯起钢筋的起弯高度±5mm,箍筋边长±5mm。 四、承台钢筋施工 4.1施工前准备 承台钢筋绑扎前应先由测量人员将承台四周的点放出,然后用墨线弹出四周直线。 4.2承台底部钢筋绑扎 承台底部钢筋采用HRB335钢筋,钢筋端头位置距墨线边应满足保护层厚度设计要求。在钢筋交叉点处,应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的方式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底部钢筋与下层支承钢筋连接处用点焊焊接牢固。具体钢筋根数和间距详见“承台钢筋布置图”。 4.3承台四周钢筋绑扎 承台四周采用HRB335Φ12的钢筋,钢筋与模板之间采用垫块支垫。垫块的强度、密实度不应低于本体混凝土的 涉及强度和密实度。垫块采用梅花形布置。在钢筋交叉点处,应用直径0.7-2.0mm的铁丝,按逐点改变绕丝方向(8字形)的方式交错扎结,或按双对角线(十字形)方式扎结。具体钢筋根数和间距详见《承台钢筋布置图》。 4.4承台上部钢筋绑扎 承台上部采用HRB335Φ16钢筋,拐角处的钢筋应应用直径0.7-2.0mm的铁丝全部绑扎,中间平直部分的交叉点可交错扎结。 4.5承台接地钢筋 承台接地钢筋采用HRB335Φ12钢筋,上部与承台表面钢筋焊接(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8cm),下部与桩身主筋焊接(单面帮条焊,),用于接地的桩身主筋喷涂红漆或端部焊接一根长度10cm的HPBΦ10的钢筋作为标记。与接地钢筋焊接的承台表面钢筋之间用L型钢筋焊接在一起形成承台环接钢筋以达到闭合。 4.6承台架立钢筋 承台架立钢筋采用HRB335Φ20钢筋,上端焊接在承台上部钢筋下表面,下端焊接在承台钢筋上表面。具体数量根据安装需要。 4.7承台墩身主筋预埋 墩身主筋采用HRB335Φ16钢筋,埋入承台上部钢筋1m以下,与承台顶面钢筋相连,并每隔25cm设置一圈箍筋。具体根数和位置详见“圆端形实体桥墩”和“双线圆端形桥墩”或其它。 4.8承台钢筋骨架允许偏差 钢筋骨架允许偏差 | ||||
| 钢 筋 骨 架 直 径 | 主 钢 筋间 距 | 筋 间 距 | 箍 筋 或 螺旋 筋 间 距 | 垂 直 度 |
| ±20mm | ±0.5d | ±20mm | ±20mm | 1% |
5.1施工前准备
墩身施工前,应将基础顶面浮浆凿除,冲洗干净,修正连接钢筋。并在基础顶面测定中线、水平,标出墩台底面位置。
5.2墩身钢筋制作
墩身主筋采用HRB335钢筋,箍筋采用HPB235钢筋。按图纸设计要求逐层按图纸要求间距将主筋与箍筋连接。主筋向上伸入托盘1m,向下伸入承台1m,两端均加直弯钩。
5.3墩身钢筋加固
墩身钢筋安装应搭设支架临时加固,防止钢筋骨架倾覆。
5.4墩身接地钢筋
墩身接地钢筋设置在大里程方向侧,按图纸采用两根主筋,喷以红油漆标注。接地钢筋下端与承台环节钢筋焊接,上端与接地端子焊接。
5.5墩身钢筋安装及保护层厚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检验方法 | |||
1 | 受力钢筋排距 | ±5 |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 |||
2 | 同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 ±10 | ||||
3 | 分布钢筋间距 | ±20 | 尺量连续3处 | |||
4 | 箍筋间距 | 绑扎骨架:±20;焊接骨架:±10 | ||||
5 | 弯起点位置 | 30(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 尺量 | |||
6 | 钢筋保护层厚度c | +10 +5 +3 c≧35mm:-5;35>c>25:-2;c≤25: -1 |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