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江西省抚州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2:26:45
文档

江西省抚州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江西省抚州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春天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客观存在,是人类赋予了春天不同的感情色彩。据此回答1~2题。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这首诗使阅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这表明()A、人脑能复制意识B、联想具有主观性C、高雅艺术一定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D、人类为自然界立法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推荐度:
导读江西省抚州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春天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客观存在,是人类赋予了春天不同的感情色彩。据此回答1~2题。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这首诗使阅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这表明()A、人脑能复制意识B、联想具有主观性C、高雅艺术一定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D、人类为自然界立法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江西省抚州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春天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客观存在,是人类赋予了春天不同的感情色彩。据此回答1~2题。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这首诗使阅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这表明(     )

A、人脑能复制意识                                B、联想具有主观性

C、高雅艺术一定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            D、人类为自然界立法

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一百年前,诗人丘逢甲在春光明媚的季节却感到愁绪难遣。从哲学上看,这表明(     )

A、清割弃的耻辱令诗人生活在痛苦之中        

B、意识明显受到人的情绪的影响

C、由于立场不同,即使在春天诗人也感到寒意        

D、爱国的诗人感受不到春的到来

3、《增广贤文》大约成书于清代中叶,清末则广泛流传于社会,它是一种训诫类蒙学读物。其中“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务要见景生情(指一定要随机应变),切莫守株待兔”说明的是(     )

①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②事物的变化就是发展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静止是相对的、无条件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制定描绘了我国在21世纪第二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动员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从战略全局出发是基于下述哲理(     )

A、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            B、整体是部分以合理的结构所组成的

C、整体离开了部分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整体的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5、当前解决“三农”问题,要实现的转变之一是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向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从哲学上看,这体现了(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必须树立全局观念  ③认识是不断深化的  ④全面的观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宏观经济的稳定运行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因此要不断增强我国宏观的前瞻性和科学性。这主要说明(     )

A、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是为力的        

B、要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按客观规律办事

C、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秋季是万物成熟、喜收的季节,也是秋风萧瑟、万物凋零的季节。据回答7~8题。

7、“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在萧瑟的秋天,作者却感到“战地黄花分外香”和“不似春光”却“胜似春光”。这说明(     )

A、一个人的生活目的、生活态度会影响到他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B、客观事物作用于不同的人脑会产生不同的意识

C、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

D、伟人常有别于普通人的想法

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被称为“秋思之祖”。简简单单、普普通通的28个字,却让人感受到秋风、秋雨、秋情、秋意。这种主观感受体现了(     )

A、意识有促进作用                    

B、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象

C、不同的人会产生相同的感受,说明意识的表现形式是客观的    

D、“多愁善感”是诗人的特有属性

“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据此回答9~10题。

9、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表明了(     )

A、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会有这样那样的差别            B、物质是运动的

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0、下列说法包含的哲学道理与上述这首诗包含的哲学道理相一致的是(     )

①“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④“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11、“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这个典故告诉我们(     )

A、不与其他事物相联系的事物是客观存在的        

B、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C、事物的联系具有客观性,不能主观臆造虚假联系        

D、联系是事物存在的条件

12、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采用了典型的中国艺术表现形式,它集中国特有的汉字、篆刻和书法于一体,以印章的形式设计,传达出深刻而厚重的中国文化底蕴。下列关于中国书法篆刻艺术的表述中,正确的是:中国的书法篆刻艺术(     )

①是由古代帝王创造出来的  ②受中国文字和书写工具的影响  ③是中国人民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创造出来的  ④随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俗语体现的哲理是(     )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②一定的原因必然引起一定的结果  ③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④辩证法思相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这句话主要指出了(     )

A、先有内因,后有外因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

C、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D、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15、科学家们借助激光设备获得了有关月球的准确数据,结果显示:月球——是液体的,只不过它的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坚硬的外壳而已。这说明(     )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D、由于条件的,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

16、晏几道在《蝶恋花》中写道:“红烛自怜无好计,`夜寒空替人垂泪。”红烛本是无情物,在他的眼中却成了有情之人。这说明(     )

A、特定的社会环境会产生特定的思想意识        B、意识是由人的思想感情决定的

C、晏几道是唯心主义者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决定物质

17、晏几道的这句词是杜牧《赠别》诗句“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的化用。面对“垂泪”的蜡烛,两人的感受却不同,这是因为(     )

①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误之分  ②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会产生不同的意识  ③意识是变化无常的,没有规律可循  ④物质决定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            D、①③

18、《庄子·至乐》载:一只海鸟飞到鲁国,鲁王将其视为神,供养在庙堂之内,并吩咐给鸟演奏最美的音乐,以最丰盛的筵席款待。然而,那鸟却在惊慌中过了三天便饿死了。鲁王的养鸟之道,违背了下面的哲学道理(     )

A、主观主义                            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因果联系是客观的

19、孔子曰:“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意思是过宽百姓就会懈怠,必须用猛政来纠正;过猛百姓就要受害,必须用 宽政来抚慰。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矛盾双方是辩证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③矛盾的主次方面是不可分的  ④主次矛盾是相互转化的

A、①②                B、③④                C、③            D、①

20、下列成语、俗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     )

①滴水穿石  ②物极必反  ③刻舟求剑  ④断章取义  ⑤墨守成规  ⑥失败乃成功之母  ⑦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⑧统筹兼顾

A、①②③            B、③④⑤⑦            C、③④⑤            D、③④⑥⑦

2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和“芳林新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共同反映如下哲理(     )

A、新事物必然要代替旧事物        

B、事物的发展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22、有人说:“再先进的人也有缺点,再后进的人也有优点,何必还要分先进和后进呢?”这种说法(     )

A、片面强调了矛盾双方的统一,否认了矛盾双方的对立

B、片面强调了矛盾的普遍性而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

C、片面强调了主次矛盾而否认了矛盾的主次方面

D、否认了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以及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为了人类美好的未来,许多专家提出了“可持发展战略”,其中内容之一就是不能只考虑自然资源转化为工业产品的价值,还要考虑资源的保护和再生的需要,重视经济增长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价值。据此回答23~24题。

23、专家们提出上述观点,所依据的哲学道理是(     )

①意识的反作用表现在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应把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④认识了事物的规律,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4、材料中所考虑的两种“价值”,实际上是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我们在处理这两者关系时应遵循的哲学原理是(     )

A、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        B、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次

C、办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

25、下列选项中能够说明在一定条件下,事物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的有(     )

A、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选择题答题卡(共50分,每小题2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26、我国是联合国认定的缺水国家,人均资源占有量排在世界第82位,仅仅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0。为解决“水荒”问题,各地采取了诸如分配用水指标、提高水价、改进设施等措施。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位专家指出:治污比供水贵,供水比节水贵,建立节水型社会是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上述材料中,专家的观点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2分)

27、在敢于否定传统做法、积极改变训练观念,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全方位与国际接轨方面,孙海平教练树立了一个鲜明的榜样。经过数年的努力,他创造了一套符合跨栏项目规律和特点,同时又对刘翔具有很强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刘翔成绩水平的快速进步,以及没有伤病,能够常年进行系统训练,都与孙海平的训练方法有着密切联系。

孙海平教练的做法包含了哪些哲学道理?(12分)

28、由于国家宏观有力,部分“高烧”行业盲目发展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一中上扬的钢材价格开始回落,投资开始下降,过热的中国经济有望在逐步降温中实现“软着陆”。同时,我们在为的宏观措施初见成效而喝彩的同时,还必须看到,过热的经济在强制性降温以后可能带来不可挽回的“沉没成本”和“后遗症”,进而努力探求避免“降温副作用”的有效措施。

阅读上述材料并分析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其影响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2分)

29、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国党高举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审时度势,把握机遇,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从解决温饱,到总体上实现小康;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到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增强;从回归、澳门回归,到港澳稳定繁荣发展;从加入世贸组织,到成功申办奥运会;从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诞生,到“神舟”号飞船成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14分)

(1)从唯物论角度,说明取得现代化建设辉煌成就的原因是什么。(6分)

(2)从辩证法角度,说明党是怎样领导人民取得辉煌成就的。(8分)

[参]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BBDADBABAACCD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DCACCDCADABC
26、(12分)

(1)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看问题、办事情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由于我国严重缺水的实际情况,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节约用水的措施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

(2)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做次要矛盾。(3分)

(3)主次矛盾相互关系的道理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我国是缺水国家,解决我国的“水荒”问题,应紧紧抓住“节水”这一主要思路。(3分)

(4)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在建立节水型社会的过程中,必须做好治污、优化水价、改进设施等工作。(3分)

27、(12分)

(1)敢于否定传统做法,积极改变训练观念,体现了思想,具有创新精神,认识不断深化发展。

(2)经过数年努力,创造了一套跨栏项目规律和特点的训练方法,体现了发挥主观以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统一。

(3)训练方法既符合跨栏项目规律和特点,又对刘翔具有很强针对性,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28、(12分)

(1)物质决定意识,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我国采取的宏观措施,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有利于我国经济稳定、健康、协调的发展。(2)联系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能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过热的经济强制降温后,一些重复建设和效益不好的项目可能会有很大的市场压力,甚至会破产,因此,我们要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努力探求避免“降温副作用”的有效措施。(3)规律是客观的,发展经济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4)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是全新的事情,必然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5)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我们要全面地看问题。在看到“降温”成效的同时,也要看到“降温的副作用”。

29、(14分)

(1)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成就的取得是高举理论和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的。

(2)①抓主要矛盾。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②坚持联系的观点。审时度势,趋利避害。③重视内因。把握机遇,发挥主观能动性。④重视量的积累。艰苦奋斗,不断取得新的成就。⑤坚持发展的观点。思想,开拓创新。

文档

江西省抚州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

江西省抚州第二中学2006-2007学年度高二政治第二次月考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春天是自然界变化发展的客观存在,是人类赋予了春天不同的感情色彩。据此回答1~2题。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牙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的这首诗使阅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景。这表明()A、人脑能复制意识B、联想具有主观性C、高雅艺术一定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D、人类为自然界立法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