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第六章 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2:26:47
文档

第六章 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六章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雾化吸入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吸入药物除了对呼吸道产生局部作用外,还可通过肺组织吸收而产生全身性疗效。常用于湿化气道、控制和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改善通气功能。雾化吸入用药具有起效快、药物用量较小、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故临床应用广泛。本章介绍临床常用的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一节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将药物液变成细
推荐度:
导读第六章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雾化吸入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吸入药物除了对呼吸道产生局部作用外,还可通过肺组织吸收而产生全身性疗效。常用于湿化气道、控制和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改善通气功能。雾化吸入用药具有起效快、药物用量较小、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故临床应用广泛。本章介绍临床常用的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一节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将药物液变成细
第六章 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雾化吸入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吸入药物除了对呼吸道产生局部作用外,还可通过肺组织吸收而产生全身性疗效。常用于湿化气道、控制和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改善通气功能。雾化吸入用药具有起效快、药物用量较小、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故临床应用广泛。本章介绍临床常用的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第一节 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将药物液变成细微的气雾,再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其雾量大小可以调节,雾量小而均匀,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到达中末支气管和肺泡。超声雾化吸入及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大致相同,故一并介绍。

一、过敏反应

(一)临床表现

1、呼吸道症状 患者出现喘息,或原有喘息症状加重。

2、全身症状 过敏性红斑,可伴有寒战,较少出现过敏性休克。

(二)预防措施

行雾化吸入之前,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雾化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

(三)处理措施

1、患者出现临床症状时,立即终止雾化吸入。

2、建立静脉通道,协助医生进行治疗,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等。

3、密切观察生命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二、感染

(一)临床表现

1、肺部感染 不同程度高热、肺部啰音、肺部X线片见炎症改变、痰细菌培养阳性等。

2、口腔感染 多为真菌感染,舌头或口腔内壁可出现黄色或白色斑点,患者自觉疼痛,拒绝进食。

(二)预防措施

1、雾化治疗结束后,清洗雾化罐、口含觜及通道,再用500PPM的含氧消毒液侵泡消毒,再洗净、晾干备用。

2、使用一次性口含嘴;氧气雾化治疗时,雾化器专人专用,用后清洗。

(三)处理措施

1、肺部感染者遵医嘱使用抗菌药物治疗。

2、口腔真菌感染需要注意口腔卫生,进行局部治疗:如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等。

三、呼吸困难

(一)临床表现

1、胸闷、呼吸困难、不能平卧。

2、口唇及颜面发绀。

3、患者呈痛苦面容,烦躁、大汗等。

(二)预防措施

1、选择合适的雾化器,指导患者向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

2、雾化过程中持续吸氧。

3、控制雾化吸入的时间,及时清理痰液,以免阻塞呼吸道。

(三)处理措施

1、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取半坐卧位或坐卧位,以利呼吸,暂停雾化吸入并报告医生。

2、拍背、鼓励患者咳嗽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3、必要时负压吸痰。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

(一)临床表现

1、患者诉胸闷、气短。

2、呼吸浅快、皮肤黏膜发绀、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3、血气分析示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

(二)预防措施

1、雾化吸入治疗前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

2、氧气雾化吸入时适当加温,避免因吸入低气体引起呼吸道痉挛。

3、雾化的同时给予吸氧。

4、婴幼儿雾化时雾量宜小,约成人的1/3~1/2,且以面罩吸入为佳。

(三)处理措施

1、出现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时,应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加大氧流量,嘱患者深呼吸。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遵医嘱酌情处理。

五、呼吸暂停

(一)临床表现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皮肤及黏膜发绀,严重者可致呼吸、心搏骤停。

(二)预防措施

1、使用抗菌药物或生物剂量雾化吸入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雾化吸入过程中要严密观察、防止因过敏引起支气管痉挛。

2、首次雾化或年老体弱者先用抵挡,待适应后再逐渐增加雾量。

3、超声雾化前将机器预热3分钟,氧气雾化吸入时可在雾化器外用热毛巾包裹,避免低温气体刺激气道。

(二)处理措施

出现呼吸暂停应立即即予以呼吸气囊加压给氧,心搏骤停者行心肺复苏;同时报告医生,进行抢救。

六、呃逆

(一)临床表现

呃逆是一侧或双侧膈肌的阵发性痉挛,伴有吸气期声门突然关闭,发出短促的特别声音。

(二)预防措施

雾化吸入时雾量可适当调小。

(三)处理措施

1、与患者交谈与治疗无关且引起情绪激动的话题,分散患者注意力,终止呃逆。

2、快速饮冷水或刺激咽部,设法停止呃逆。

3、经上述处理无效,遵医嘱使用氯丙嗪或甲氧氯普胺(胃复安)等药物治疗

七、哮喘发作和加重

(一)临床表现

雾化吸入过程中或雾化吸入停止后段时间内,患者出现喘息或喘息加重,口唇、颜面发绀,听诊双肺有哮鸣音。

(二)预防措施

1、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行雾化吸入时雾量不宜过大、时间不宜过长。

2、雾化时雾化液适当加温。

(三)处理措施

1、发生哮喘立即停止雾化吸入,取半坐卧位,予氧气吸入。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

3、遵医嘱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用药反应。

4、经上述处理病情不能缓解、缺氧严重者,应予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

第二节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随吸气进入呼吸道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借助高速气流通过毛细管时在管口产生负压,将药液由邻近的小管吸出;所吸出的药液又被毛细管口高速的气流撞击成细小的雾滴,呈气雾喷出。

 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主要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措施同超声雾化吸入。

文档

第六章 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第六章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雾化吸入是应用雾化装置将药液分散成细小的雾滴以气雾状喷出,使其悬浮在气体中经鼻或口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吸入药物除了对呼吸道产生局部作用外,还可通过肺组织吸收而产生全身性疗效。常用于湿化气道、控制和预防呼吸道感染以及改善通气功能。雾化吸入用药具有起效快、药物用量较小、不良反应较轻的优点,故临床应用广泛。本章介绍临床常用的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技术操作的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第一节超声雾化吸入技术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超声雾化吸入法是应用超声波将药物液变成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