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范类综合知识试题(A卷)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 得分 | 评卷人 | 复评人 |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 
2、按想象内容的新颖性、性和创造性,想象可以分为再造想象和( )
3、社会性的核心是( )
4、运用已有的直观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
5、个体帮助或打算帮助其他个体或群体的行为及倾向称为( )
6、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 )
7、血液循环可分为体循环和( )
8、为了提高人群的免疫水平,控制和消灭传染病,进行有系统、有计划地预防接种,称为( )
9、能维持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健康所需要的各种食物的营养成分称为( )
10、脑垂体是人体很重要的内分泌腺,它可以分泌多种激素,其中影响幼儿身高、体重的是( )
11、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 ),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12、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是( )
13、幼儿体育的目标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 ),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14、幼儿园课程内容的编制方式有分科课程、( )、活动课程
15、幼儿园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 )、幼儿和幼儿园环境三个方面
| 得分 | 评卷人 | 复评人 |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 
2、性格:
3、健康:
4、心理卫生:
5、幼儿教育学
| 得分 | 评卷人 | 复评人 | 三、单选题(本大题共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A. 心脏 B. 大自然 C. 客观现实 D. 大脑
2、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出遗忘的规律是………………… ( )
A. 先快后慢 B. 先慢后快 C. 均衡快速发展 D. 均衡缓慢
3、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是……………………………………( )
A. 左右、前后、上下 B. 前后、上下、左右
C. 左右、上下、前后 D. 上下、前后、左右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说明了我们的感觉具有的特性是 …………………………………………( )
A. 同时性对比 B. 相继性对比 C. 适应 D. 实践训练
5、“一目十行”指………………………………………………………( )
A. 注意的广度 B. 注意的选择性 C. 注意的分配 D. 注意的转移
6、与保持相反的过程是…………………………………………( )
A. 识记 B. 遗忘 C. 回忆 D. 记忆
7、整个幼儿期,幼儿的想象主要是……………………………………( )
A. 创造想象 B. 再造想象 C. 表象 D. 有意想象
8、随着教师对故事《小蝌蚪找妈妈》的讲述,幼儿的脑海里出现了一幕幕小蝌蚪找妈妈的画面,这是一种…………………………………………( )
A. 无意想象 B. 创造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夸张性想象
9、幼儿游戏中社会性交往水平最高的是…………………………( )
A. 独自游戏 B. 平行游戏 C. 联合游戏 D. 合作性游戏
10、儿童的依恋行为中,较好的依恋类型是…………………………( )
A. 安全型 B. 回避型 C. 反抗型 D. 一般型
11、3—6、7岁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是…………………………………( )
A. 直觉行动思维 B. 具体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发散思维
12、知觉的恒常性中最主要的是………………………………………( )
A. 嗅觉恒常性 B. 味觉恒常性 C. 听觉恒常性 D. 视觉恒常性
13、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是………………………………………… ( )
A. 性格 B. 需要 C. 情感 D. 气质
14、3—4岁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是……………………………………( )
A. 模仿 B. 自学 C. 游戏 D. 劳动
15、形成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 )
A. 家庭的教养态度和方式 B. 教师的教育方式
C. 社会 D. 幼儿自身因素
16、幼儿发生骨折,因为骨膜厚,可能为不完全骨折,称为………………( )
A.青枝骨折 B.完全性骨折 C.开放性骨折 D.粉碎性骨折
17、儿童早期生活最基本的社会环境是………………………………( )
A.幼儿园 B.家庭 C.社区 D.托儿所
18、我国托幼园所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
A.保育和教育相结合B.保育 C.教育为主 D.德育与保育相结合
19、幼儿大脑皮层的发育尚未完善,主要具有的特点是………………( )
A.兴奋形成较慢 B.抑制占优势
C.兴奋占优势 D.抑制过程强于兴奋过程
20、幼儿眼球前后径较短,呈现…………………………………( )
A.近视 B.生理性近视 C. 远视 D. 生理性远视
21、幼儿关节窝较浅,牢固性较差,在较强外力作用下容易……………( )
A.骨折 B.脱臼 C. 扁平足 D. 骨质增生
22、人体扁桃体发育达到高峰的时期是……………………………( )
A. 4—10岁 B. 3—6岁 C. 6—12岁 D.成年期
23、婴幼儿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可致生长发育减慢,易患…………( )
A.呆小症 B.佝偻病 C.巨人症 D.侏儒症
24、构成人体牙齿和骨骼的无机盐是…………………………( )
A.铁 B. 锌 C. 碘 D. 钙
25、幼儿园每个班的室外活动场地面积不应少于……………………( )
A. 40M2 B. 50M2 C. 60M2 D. 70M2
26、脚气病是因为肌体缺乏……………………………………………( )
A.维生素B1 B.锌 C.维生素B2 D.蛋白质
27、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是…………………………………( )
A.隔离病儿 B. 注意环境卫生 C.不吃不干净的食物 D.进行预防接种
28、小儿正常体温约为………………………………………………( )
A. 35℃—36℃ B. 36℃—37.4℃ C. 37.4℃-38℃ D. 38℃-40℃
29、幼儿园晨检工作的时间应在每天………………………………( )
A. 课间操时间 B. 清晨入园时 C.午饭前 D. 早饭后
30、对幼儿园的图书进行消毒,最适合的方法是………………………( )
A.煮沸消毒 B.蒸汽消毒 C.日晒消毒 D. 洗涤法
31、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是…………………………………………( )
A.湖北幼稚园 B.北平香山慈幼院
C.南京鼓楼幼稚园 D.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32、重视感觉教育的儿童教育家是…………………………………( )
A.蒙台梭利 B.福禄贝尔 C.陈鹤琴 D.张雪门
33、按照幼儿认知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获得粗浅的知识与技能,发展智力,并培养其认识活动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教育过程,称为………………………………………………………( )
A.幼儿体育 B.幼儿智育 C.幼儿德育 D.幼儿美育
34、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是……………………………………………………………( )
A.幼儿园教育活动 B.幼儿园教学
C.幼儿园课程 D.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
35、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多种方法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该教师贯彻了教学原则是………………………………………………………( )
A.积极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活动性原则
36、提出活教育理论的儿童教育家是………………………………( )
A.福禄贝尔 B.蒙台梭利 C.陈鹤琴 D.陶行知
37、教师和幼儿围绕某一问题或主题,自由地发表自己想法,表达自己感受和体验,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方法是…………………………………( )
A.谈话讨论法 B.讲解法 C.游戏法 D.实验法
38、在教学活动中,学习的主体是…………………………………( )
A.教师 B.幼儿 C.家长 D.园长
39、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的时期是……………………………………( )
A.大班第一学期 B.大班第二学期 C.整个幼儿期 D.中班第二学期
40、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这是…………( )
A.幼儿体育目标 B. 幼儿智育目标 C. 幼儿德育目标 D. 幼儿美育目标
41、幼儿园为庆祝纪念性节日、传统的民俗节日和自己的节日而组织的活动是…( )
A.节日活动 B.娱乐活动 C.幼儿劳动 D.日常生活活动
42、积木游戏属于……………………………………………………( )
A.表演游戏 B.角色游戏 C. 智力游戏 D.结构游戏
43、对幼儿实施美育时,不应…………………………………………( )
A. 用鲜明的形象引导幼儿直接感受美 B. 以培养审美情感兴趣为主
C. 以培养表现美的想象力创造力为主 D. 以训练技能技巧为主
44、教师和幼儿一起布置“春天主题墙”,教师贯彻的环境创设原则是( )
A.适宜性原则 B.开放性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幼儿参与性原则
45、《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每日户外活动不得少于……………( )
A. 三小时 B. 二小时 C. 一个半小时 D. 一小时
| 得分 | 评卷人 | 复评人 | 四、多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或两项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少选不给分) | 
A. 遗传 B. 生理成熟 C. 环境 D. 教育
2、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是:…………………………………( )
A. 情绪的易冲动性 B. 情绪的不稳定性
C. 情绪的外露性 D. 情绪的稳定性
3、下列属于呼吸道传染病的是………………………………………( )
A. 水痘 B. 流行性腮腺炎 C.病毒性肝炎 D.细菌性痢疾
4、托幼园所的室外环境,主要指…………………………………( )
A. 绿化带 B. 室外活动场地 C.走廊 D. 阳台
5、课程的基本要素包括…………………………………………( )
A. 课程目标 B. 课程内容 C. 课程组织 D. 课程评价
| 得分 | 评卷人 | 复评人 |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 
2、简答幼儿园晨检的时间和内容
3、幼儿游戏的特点有哪些?
| 得分 | 评卷人 | 复评人 |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5分,共90分 | 
2、在老师的眼里,兵兵是个“笨孩子”。因为他的记忆差,反应慢。他知道老师不喜欢自己,因此,在幼儿园很少说话。有一次学习舞蹈,兵兵怎么也学不会,老师很生气,就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说他:“哎呀,你真笨,这个也学不会。”兵兵回家后对妈妈说:“妈妈,我不去上幼儿园了!”教师的做法对不对?请你从幼儿需要的角度进行分析。
3、四岁的男孩强强从小就经常晚上尿床,入园后尿床更加频繁,请问他有什么心理问题?分析其发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和矫治的措施。
4、某幼儿园申报市级示范幼儿园,评审组的专家评审时提出该园的玩具存在卫生和安全问题,希望他们尽快改进。请说出(1)幼儿园玩具的基本卫生要求?(2)幼儿园玩具的管理和使用应该遵循哪些制度?
5、在小班“好玩的塑料袋”活动中,教师首先出示塑料袋,告诉幼儿塑料袋除了可以装东西外,还是一样很好的玩具,接着教师演示将塑料袋变成“气球”,然后鼓励幼儿探索塑料袋的多种玩法。幼儿找到塑料袋的几种玩法后便显得无所事事,这时,教师撕开塑料袋口,将塑料片围在腰际变成“裙子”。一些幼儿马上用撕开、捆扎、粘贴等方法将塑料袋变成“头巾”、“衣服”、“袋子娃娃”、“塑料袋长绳”等等。请分析此教育活动中教师扮演了什么角色?
6、在一次幼儿园的公开活动中,我们特意对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做了统计,结果表明:全班孩子共40人,有8名幼儿有单独回答问题的机会,其中,有7次机会的有一人,有5次机会的两人,有3次机会的三人,有2次机会的三人。有大约10名幼儿完全游离于教师的活动之外。请问这位教师违背了什么幼儿园教育原则?为什么?假如你是这位教师,你将怎样改变这种现象?
| 得分 | 评卷人 | 复评人 | 七、教育活动设计(共90分) | 
2、幼儿园数学活动区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15分)
3、一日活动计划中各环节活动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应注意的事项?活动形式和方法的选择应考虑的问题?(20分)
4、设计一个大班的教育活动(45分)
活动名称:秋天的果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