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会专业综合理论试卷 答案及评分参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
|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 答案 | B | D | A | B | B | C | C | A | B | C | C |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 答案 | B | C | B | C | C | C | D | D | B | A | B |
| 题号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
| 答案 | ABC | BC | BCD | ABC | ABC | AB | ACD | ABD | BD | BC |
| 题号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39 | 40 |
| 答案 | B | B | B | A | A | A | B | B |
41.(12分)
(1)2019年应收账款余额=4 000+4 030-30=8 000(万元) (2分)
2019年应计提坏账准备=8 000×0.5%-(20-30)=50(万元) (2分)
(2)2020年应收账款余额=8 000-2 000+4 010-30=9 980(万元) (2分)
2020年应计提坏账准备=9 980×0.5%-(40-30)=39.9(万元) (2分)
(3)2021年应收账款余额=9 980-5 000+8 000=12 980(万元) (2分)
2021年应计提坏账准备=12 980×0.5%-(49.9+25)=-10(万元) (2分)
42.(12分)
(1)2020年应分配的股利=200 000×(1+20%)×10%×[10 000÷(200 000×10%)]=12 000(万元) (2分)
(2)2020年需要从外部追加的资金=200 000×20%×[(2%+ 28%+30%)-(5%+13%)]
-[200 000×(1+20%)×10%-12 000]=4 800(万元) (2分)
(3)2020年预计资产=(4 000+ 56 000+60 000)×(1+20%)+80 000=224 000(万元)
(2分)
若要保持目标资本结构及资产负债率为50%,负债=224 000×50%=112 000(万元)
而未筹资前负债=(10 000+26 000)×(1+20%)+24 000+40 000=107 200(万元)
因为,112 000-107 200=4 800(万元)
所以,应选择发行债券的方式从外部追加资金。
(4)①发行价格=1 000 ×8%×(P/A,10%,5)+1 000×(P/F,10%,5)≈924(元)
(2分)
②资金成本=[1 000 × 8% ×(1-25%)]÷[924 ×(1-2%)]×100%≈6.63% (2分)
③设发行总数为X张
924 ×(1-2%)×X=48 000 000
解之,X≈53 009(张) (2分)
43.(16分)
| 业务号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 |
| 期初余额 | 570 000 | 220 000 | 350 000 |
| (1) | +5 200,-5 200(2分) | ||
| (2) | +45 000(1分) | +45 000(1分) | |
| (3) | +169 500(1分) | +19 500(0.5分) | +150 000(0.5分) |
| (4) | +1 000,-1 000(2分) | ||
| (5) | -4 800(1分) | -2 800(0.5分) | -2 000(0.5分) |
| (6) | -2 400(1分) | -2 400(1分) | |
| (7) | -120 000(1分) | -120 000(1分) | |
| 期末余额 | 657 300(1分) | 281 700(0.5分) | 375 600(0.5分) |
月本在产品定额成本计算表
| 在产品数量 | 原材料费用(元) | 定额工时 (小时) | 直接人工 (元) | 制造费用 (元) | 定额成本合计 (元) |
| 300 (2分) | 300×2×48 =28 800 (2分) | 300×2.5×50% =375 (2分) | 375×5=1 875 (2分) | 375×10=3 750 (2分) | 34 425 (2分) |
| 摘 要 | 直接材料 | 直接人工 | 制造费用 | 合 计 |
| 月初在产品成本 | 20 000 | 1 200 | 2 400 | 23 600 |
| 本月发生生产成本 | 70 000 | 10 000 | 20 000 | 100 000 |
| 本月生产成本合计 | 90 000 | 11 200 | 22 400 | 123 600 |
| 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 | 28 800 (1分) | 1 875 (1分) | 3 750 (1分) | 34 425 (1分) |
| 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 61 200 (1分) | 9 325 (1分) | 18 650 (1分) | 175 (1分) |
45.(16分)
(1)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 960 (1.5分)
应收股利 60
贷:银行存款 2 020
(2)借:银行存款 60 (1.5分)
贷:应收股利 60
(3)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 20 (1.5分)
贷:其他综合收益 20
(4)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66 (1.5分)
贷:投资收益 66
(5)借:应收股利 16 (1.5分)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6
(6)借:银行存款 16 (1.5分)
贷:应收股利 16
(7)借:投资收益 200 (1.5分)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00
(8)借:资产减值损失 230 (2分)
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30
(9)借:银行存款 150 (2分)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23
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5
投资收益 10
贷: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196
——其他综合收益 2
借:其他综合收益 2 (1.5分)
贷:投资收益 2
46.(22分)
(1)借: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40 000 (1.5分)
贷:原材料——甲材料 40 000
(也可用红字冲销)
(2)借:原材料——甲材料 200 000 (2分)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18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20 000
(3)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40 000 (1.5分)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5 120
贷:应付票据 45 120
借:原材料——甲材料 40 000 (1.5分)
贷:材料采购 40 000
(4)借:委托加工物资 2 200 (2分)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198
贷:银行存款 2 398
(5)借:材料采购——甲材料 610 000 (2分)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78 500
贷: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 688 500
(6)借:原材料——甲材料 599 200 (2分)
材料成本差异 10 800
贷:材料采购——甲材料 610 000
(7)借:原材料——甲材料 10 000 (2分)
贷:生产成本 9 000
材料成本差异 1 000
(8)借:生产成本——A产品 200 000 (1.5分)
委托加工物资 140 000
应付职工薪酬 60 0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400 000
(9)材料成本差异率=(-2 2-20 000+10 800-1 000)÷(460 000+200 000+40 000
+599 200+10 000)×100%=-1% (2分)
借:材料成本差异 4 000 (2分)
贷:生产成本——A产品 2 000
委托加工物资 1 400
应付职工薪酬 600
(10)借:应付职工薪酬 7 722 (2分)
贷: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转出) 7 722
47.(22分)
(1)借:固定资产 363 (2分)
应交税费——应交(进项税额) 61.455
贷:银行存款 424.455
(2)2017年该设备的折旧额=(363-15)×5÷15=116(万元) (1.5分)
(3)借:资产减值损失 32 (2分)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2
(4)2018年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215-15)÷4=50(万元) (1.5分)
(5)借:在建工程 165 (2分)
累计折旧 166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32
贷:固定资产 363
(6)借:在建工程 25 (2分)
贷:银行存款 25
借:固定资产 190 (2分)
贷:在建工程 190
(7)2020年该设备计提的折旧额=(190×2÷4)×3÷12+[(190-95)×2÷4×9÷12]=59.375
(万元) (1.5分)
(8)2020年年末处置该设备实现的净损益=(10+30)-(190-130.625)-3=-22.375(万元)
(1.5分)
(9)①借:固定资产清理 59.375 (1.5分)
累计折旧 130.625
贷:固定资产 190
②借:固定资产清理 3 (1.5分)
贷:银行存款 3
③借:银行存款 40 (1.5分)
贷:固定资产清理 40
④借:营业外支出 22.375 (1.5分)
贷:固定资产清理 22.375
48.(30分)
(1)借:应收账款——A公司 452 (1.5分)
贷:主营业务收入 40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52
借:主营业务成本 300 (1.5分)
贷:库存商品 300
借:银行存款 448 (2分)
财务费用 4
贷:应收账款 452
(2)借:主营业务收入 50 (2分)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6.5
贷:银行存款 56.5
(3)借:应付职工薪酬 113 (2分)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13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2分)
贷:库存商品 80
借:管理费用 113 (2分)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13
(4)借:银行存款 21.2 (2分)
贷:其他业务收入 2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1.2
(5)借:银行存款 95.4 (2分)
累计摊销 100
资产处置损益 10
贷:无形资产 20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5.4
(6)借:委托代销商品或发出商品 150 (1.5分)
贷:库存商品 150
借:应收账款——F公司 180.8 (2分)
贷:主营业务收入 160
应交税费——应交(销项税额) 20.8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 (1.5分)
贷:委托代销商品或发出商品 120
借:销售费用 16 (2分)
贷:应收账款 16
(7)借:合同负债 10 (2分)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 (2分)
贷:合同履约成本 7
(8)借:银行存款 80 (2分)
贷:合同负债 80
六、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49.(21分)
(1)不符合规定(1分)。根据规定,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的,必须具有会计师以上的专业技术职务或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的经历,李某不具备这一条件(2分)。
(2)不正确(1分)。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职工公出借款凭据必须附在记账凭证之后(2分)。
(3)不符合规定(1分)。根据规定,各单位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会计业务的需要,企业必须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不得以银行对账单替代(2分)。
(4)不符合规定(1分)。根据规定,国有的、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1分)。设置总会计师的单位,在单位行政领导成员中,不能再设置与总会计师职责重叠的行政副职(1分)。甲公司应由总会计师主管会计工作,不应再设主管财会工作的总经理(1分)。
(5)不符合规定(1分)。根据《会计法》的规定,移交人员对移交的会计资料的合法性、真实性承担法律责任。即便接替人员在交接时因疏忽没有发现所接会计资料在合法性、真实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如事后发现,仍应由原移交人员负责,原移交人员不得以会计资料已经移交而推脱责任。故出纳甲仍应承担法律责任(3分)。
(6)不符合规定(1分)。根据规定,库存现金日记账的保管期限为30年(1分)。
(7)不符合规定(1分)。根据规定,公司对账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1分)。
50.(15分)
(1)①甲公司、乙公司和陈某的出资方式正确(1分)。根据规定,股东可以以货币、实物、知识财产、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2分)。
②丙公司以特许经营权出资不合法(1分)。根据规定,股东不得以劳务、信用、自然人姓名、商誉、特许经营权或设定担保的财产等作价出资(2分)。
(2)合法(1分)。根据规定,股东人数较少或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1名执行董事、1~2名监事,不设董事会、监事会(2分)。
(3)合法(1分)。根据规定,公司解散属于股东会的特别决议,必须经2/3以上表决权的通过(1分)。在本题中,股东按照1∶1∶1∶1行使表决权,甲公司和乙公司、陈某赞成解散公司,超过全部表决权的2/3,因此符合规定(1分)。
(4)乙公司应依法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公司成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1分)。根据规定,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性财产的实际价格显著低于公司章程规定价格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成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2分)。
51. (24分)
(1)①借:银行存款 400 (2分)
贷:应收账款 400
②借:所得税费用 250 (2分)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50
借:本年利润 250 (2分)
贷:所得税费用 250
③借:应交税费——未交 100 (2分)
贷:应交税费——应交(转出多交) 100
(2)货币资金=1 200+400=1 600 (万元) (2分)
应收账款=1 800-400=1 400(万元) (2分)
应交税费=-100+250+100-100=150(万元) (2分)
未分配利润=1 000-250=750 (万元) (2分)
(3)资产负债率=(200+500+1 400+150+1 000)÷8 000×100%=40.63% (2分)
产权比率=(200+500+1 400+150+1 000)÷(3 500+500+750)×100%=68.42%(2分)
(4)存货周转率=4 180÷[(1 200+1 000)÷2]=3.8(次) (2分)
应收账款周转率=6 650÷[(2 000+1 400)÷2]=3.91(次)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