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 作 计 划
执笔人:李新华
一、上期教学回顾与反思
上学期高二年级共14个班,学生语文素质参差不齐,在上学期的各次月考中,语文平均成绩不够理想,与兄弟学校比较,我们的成绩相差太大。尽管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是分层教学。A类班既教必修、选修,又兼顾语文读本;B类班我们只教必修、选修。这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学的知识多,知识面广;B类班的学生能把精力集中在必修、选修上,没有因多而产生学习压力,学得轻松。
其次是狠抓同步练习。我们有《学法大视野》和备课组印发的资料,课前有导学指导,课后有巩固练习。对巩固练习题,任课老师都要收上来批阅并精心讲评。
最后是抓紧期末复习。我们组对期末复习是非常重视,一是用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进行复习,时间得到了保证;二是复习工作非常扎实,精选复习试题,精心批阅,精心讲解;加强背诵和默写,我们任课教师在语文早读时间走进教室,督促和指导学生背诵和默写。
不足的是,一方面由于课时安排问题,我们的写作无法在课内完成,导致学生抄袭作文的现象和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这将大大制约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我们专题训练过多,综合训练过少,导致学生综合做题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二、本学期工作重点:
1、规范教学,抓好常规教学,特别在备、教、改、导、考方面做出成效。
2、力求教学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开展教学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加强教学研究,大力开展教学科研,将语文思维教育引入课堂,消除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障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4、继续实施分层次教学,搞好分类指导。
5、深入研究,注重新教材、新课标的研究。吃透精神,掌握标准,加强对新教材的教学研究,并作好总结工作。
6、千方百计抓学考,力争学考及格率达95%以上,优秀率达60%。
三、本学期主要措施:
本备课组共有8位教师,中青年结合。我们决心加强教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力争整体推进。
1、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创造一种自由的教学氛围,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同时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中要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自学,引导他们自主钻研课文,得出自己的认识与结论,不要搞大一统,一言堂;要突出研究性学习特点,拓展课堂内容,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而不要浅尝辄止,小富即安;要组织合作学习小组,鼓励学生相互切磋,问难质疑,共同提高。
2、坚持精讲多练,加强对学生解题方法的指导。语文课程的模糊性和多样性注定了学科习题答案的开放度,但是它仍然是有规律可循的,所以这个学期我们着重加强学生这个方面的训练,让学生在练习中总结方法技巧,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以消除解题的盲目性、提高解题能力。
3、坚持集体备课,群策群力。我们将充分利用每周一的集体备课时间,进行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时,实行每次活动都有中心议题和中心发言人。每次一人进行主导发言,提出设想,然后集体讨论完善,一旦形成决定,就坚定不移地执行。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作业安排、测验考试等要保持一致。提高备课效率和备课质量,确保备课小组活动的正常开展,发扬团体合作精神,实现资源共享。
4、注重业务学习,备课组成员之间互相听课。本学期每位老师上一节公开课,然后开展评课活动,加强讨论交流,提高素质,形成良好的学习研究风气。
5、整合教材,大胆取舍。
教材的处理必须合理,这样才会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学期教学时间110节,用于处理教材的时间非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灵活地处理教材。
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针对教材的特点,做出取舍与整合。重点放在《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和志鸿学考资料上。,我们可以将不同教材中的文章串联起来,进行关联性阅读、比较性阅读,从而深化对文章的理解和单元要点的把握。
6、提倡教学设计科学化,课堂精讲与课外拓宽相结合,精心安排每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精讲精练,科学规范,提倡老师从细节上入手,提升教学的质量。
7、强化阅读积累,强化古文背诵。
字词(包括成语)积累,文学文化常识积累,格言警句、华词丽句的积累,读书笔记,要勤检查,多督促。
8、加强作文教学,提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篇作文的能力。
9、多做学考模拟题,提高对付学考的能力。
四、本学期语文活动、备课活动安排:
1.语文活动计划
| 月 份 | 活 动 内 容 | 
| 五月 | 语文默写竞赛 | 
| 课 文 | 主备人 | 课时 | 
|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 ||
| 第一单元 入门四问 | ||
| 入门四问 | 李新华 | 2 | 
| 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 ||
| 《论语》十则 | 唐永红 | 2 | 
| 《老子》五章 | 廖文华 | 2 | 
| 第三单元 春秋笔法 | ||
| 晋灵公不君 | 赵桂生 | 2 | 
| 直书 | 奉清波 | 2 | 
| 第四单元 修齐治平 | ||
| 《大学》节选 | 郑冬华 | 2 | 
| 《中庸》节选 | 王艳秋 | 2 | 
| 第五单元 佛理禅趣 | ||
| 《坛经》两则 | 陈文雍 | 2 | 
| 《百喻经》六则 | 李新华 | 2 | 
| 第六单元 家国天下 | ||
| 求谏 | 唐永红 | 2 | 
| 原君 | 廖文华 | 2 | 
| 第七单元 天理人欲 | ||
| 《朱子语类》三则 | 赵桂生 | 2 | 
| 童心说 | 奉清波 | 2 | 
| 第八单元 科学之光 | ||
| 《天工开物》两则 | 郑冬华 | 2 | 
| 麻叶洞天 | 王艳秋 | 2 | 
| 第九单元 经世致用 | ||
| 《日知录》三则 | 陈文雍 | 2 | 
| 浙东学术 | 李新华 | 2 | 
| 第十单元 人文心声 | ||
| 《人间词话》十则 | 唐永红 | 2 | 
| 红楼梦评论节选 | 廖文华 | 2 | 
1、阅读、观察和积累 赵桂生 2
2、议论文的叙述和分析 奉清波 2
3、学会辩证地分析 郑冬华 2
4、材料文的审题立意 王艳秋 2
高二语文晚自习训练安排(晚自习辅导)
| 试卷名称 | 命题者 | 课时 | 
| 高二语文周考训练一 | 李新华 | 1 | 
| 高二语文周考训练二 | 李新华 | 1 | 
| 高二语文周考训练三 | 李新华 | 1 | 
| 高二语文周考训练四 | 李新华 | 1 | 
| 高二语文周考训练五 | 李新华 | 1 | 
| 高二语文周考训练六 | 李新华 | 1 | 
2016-2-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