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单元主题 | 好习惯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本单元旨在培养学生要养成不懂就问和经常查字典的好习惯。两篇课文对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重要意义。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习培养这两个好习惯。《不懂就问》通过讲述孙中山小时候学习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勤于思考,敢于提问的学习态度和勇于主动追求真理的精神。《字典大楼》通过写字典的内容多,作用大,抒发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对字典的亲密感情,教育我们要养成经常查字典的好习惯,语文天地有字词句等练习,还安排了说话训练,怎样改掉坏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
| 单元教学目标 | 1、本单元要认识22个生字,会写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通过有感情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不懂就问,主动翻阅字典的好习惯。 |
| 单元教学重点 | 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要求读写准确。 2、理解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
| 单元教学 难点 | 1、正确书写教、理等字。 2、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学困生多数都因为生字这块不过关,即上课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写。作用很多,屡试不爽。数量上不要多,3个词或5个词,一是能起到立即安静下来,容易维持纪律;二是检查巩固了生字书写;三是提高了认字写字的兴趣,因为3词,太容易全队,得100分了,原来得100分这么容易,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信。 |
| 教学 方法 | 教授法。情景教学法。电教法 |
| 课时计划 | 6课时 |
| 单元主题 | 妈妈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都是围绕 妈妈这个主题编写的。第一课妈妈的爱是一篇满怀深情诗歌,选取了生活中五件平凡而又具有代表性的事例。用孩子的口吻写了妈妈对孩子无私的爱。通过熟练朗读课文。体会诗歌语言的音律美。充分感受妈妈对子女的爱,学习时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体会这种无私的爱。《儿子们》是一个取材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思想行为的小故事,告诉我们,妈妈与孩子的爱是相互的,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体会到妈妈的爱,学会如何去爱自己的妈妈,还应引导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妈妈的好孩子,而不是简单地肯定一个否定另外两个。 |
| 单元教学目标 |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会背《妈妈的爱》 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妈妈的爱。 |
| 单元教学重点 | 1、准确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要求读写准确,会用新词造句。 2、理解 本单元抒发的情感,引导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爱妈妈,体会母爱的无私,并培养学生的爱心。 |
| 单元教学 难点 | 1、正确书写本单元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的爱,并培养学生爱自己的妈妈,做个懂事的好孩子。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准确把握识字要求。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以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后续教学中,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认记字形。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识字能力是不断发展提高的,鼓励他们自主识字,要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
| 教学 方法 | 讲授法、电教法。阅读法 |
| 课时计划 | 6-7 |
| 单元主题 | 丁丁冬冬学识字一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语言形象生动。《春风》一文抓住春天动植物的典型变化,描绘了春天大地复苏,孩子们朝气蓬勃,健康成长的景象,全诗共有7个带有肖的生字,学生学习时,要学会分析字形,辨析字音,学会利用声旁看半边猜字的识字方法。《青蛙与蜻蜓》写了两个为民除害的“小英雄”,通过生动的语言,让学生很自然的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育学生保护益虫,学习本文时应该根据上下文猜字的方法识字。 |
| 单元教学目标 | 1、认识本单元22个生字。会写1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用声旁识字的方法,辨析字形。 |
| 单元教学重点 | 1、能够准确识记本单元的生字,能根据声旁的特别,区别分析字形。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
| 单元教学 难点 | 1、体会形声字的特点,学会看半边识字的方法。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学困生一般只有运用口头言语的经验,还没有掌握书面言语。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他们的表述,要么重复罗嗦,要么条理不清,前言不搭后语,更有时候还看到他们在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况下,怀着着急而又紧张的心情,只好借助于手势或其他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通过朗读,就可以让学生在读中学习、揣摩作者组合语言的方式,表达的方式。 |
| 教学 方法 | 讲授法、电教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 |
| 课时计划 | 5-6 |
| 单元主题 | 植树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本单元的课文通过对植树的描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前两篇课文通过对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分别赞美了植树的好处和对大叶扬的热爱之情。《一片树叶》是一篇通话故事,用比较形象生动,浅显的语言,写出了人类与树木之间共生共息的密切关系。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懂得树木和人类是好朋友,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 |
| 单元教学目标 | 1、会认本单元32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杨树之歌》 3、能够理解本单元的课文内容。 4、培养学生热爱树木,保护坏境的意识。
|
| 单元教学重点 | 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 2、熟练背诵《杨树之歌》 |
| 单元教学 难点 | 1、让学生懂得人与树木的亲密关系,培养学生的坏境保护意识。 2、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即上课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写。作用很多,屡试不爽。数量上不要多,3个词或5个词,一是能起到立即安静下来,容易维持纪律;二是检查巩固了生字书写;三是提高了认字写字的兴趣,因为3词,太容易全队,得100分了,原来得100分这么容易,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信。 |
| 教学 方法 | 讲授法、电教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 |
| 课时计划 | 8-9课时 |
| 单元主题 | 青青的山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本单元的两篇课文是介绍景物的,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让学生仿佛像自己身在景色之中,体会景色的美好。感受祖国山河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山寨》是一篇好很有情趣的小诗,整首诗浑然 一体,情趣盎然,作者重点描绘山路上看到的绮丽景象,让学生体会“山寨”的朦胧和优美。《美丽的武夷山》是一篇散文,通过优美的语言描写了武夷山的绮山秀水。通过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武夷山的特点,便于学生想象,感悟做过语言文字的优美,进行语言积累。 |
| 单元教学目标 | 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并能够规范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能通过想象,体会作者所描绘的景象。 4、能学会用自己的话,介绍身边的美丽景色。
|
| 单元教学重点 | 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单元教学 难点 | 1、能理解和背诵诗歌。 2、能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美读课文。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学困生一般只有运用口头言语的经验,还没有掌握书面言语。课堂上,我们常常听到他们的表述,要么重复罗嗦,要么条理不清,前言不搭后语,更有时候还看到他们在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情况下,怀着着急而又紧张的心情,只好借助于手势或其他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而通过朗读,就可以让学生在读中学习、揣摩作者组合语言的方式,表达的方式。 |
| 教学 方法 | 讲授法、电教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 |
| 课时计划 | 6-7 |
| 单元主题 | 讲信用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本单元共计两篇课文,都是以讲故事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守信。也就是说话算话,的重要性。《我必须去》是一个关于讲信用的故事,通过具体的事例,通俗的语言,说了守信就是要说话算数。题目中的必须二字强调了人与人之间,信用高于一切的利益。 《小山羊和小灰兔》是一篇通话故事,小灰兔对朋友不讲信用,一再失信,而小山羊原谅他了,小灰兔也意识到如不再改正将失去一个 朋友,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信用更重要。 |
| 单元教学目标 | 1、会认17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 4、培养学生讲信用的美好品德。
|
| 单元教学重点 | 1、能够熟练书写本单元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
| 单元教学 难点 |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讲信用的美好品质。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准确把握识字要求。在字形的指导上要从整体出发,不要进行繁琐的字形分析,可以考虑字形的结构特点,但切忌细致到指导每一个笔画,以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后续教学中,我们更要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偏旁部件认记字形。教师要相信学生的识字能力是不断发展提高的,鼓励他们自主识字,要有意识地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 |
| 教学 方法 | 讲授法、电教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
| 课时计划 | 6-7 |
| 单元主题 | 远行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笨蛋元的课文体裁比较丰富,有一首古诗。一篇寓言和一篇说明文组成,美篇课文告诉我们不同的内容和道理,三种不同的体裁的文章教师在教学时候应该注意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熟练的掌握课文内容,明白其中的道理。 《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千古名诗。整首诗写的轻灵飞快,生动地传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南辕北辙》是一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把握正确的方向,如果方向错了,会适得其反。《远行靠什么》是一篇简单介绍交通工具的说明文,使学生能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历史。 |
| 单元教学目标 | 1、认识本单元的27个生字,会写19个生字。 2、熟练掌握《早发白帝城》,熟读本单元的课文、 3、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内容、 |
| 单元教学重点 | 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 2、熟练背诵古诗,理解诗歌内容。 |
| 单元教学 难点 | 1、熟读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学困生多数都因为生字这块不过关,即上课走进教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听写。作用很多,屡试不爽。数量上不要多,3个词或5个词,一是能起到立即安静下来,容易维持纪律;二是检查巩固了生字书写;三是提高了认字写字的兴趣,因为3词,太容易全队,得100分了,原来得100分这么容易,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自信。 |
| 教学 方法 | 讲授法、电教法。阅读法。讨论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
| 课时计划 | 8-9课时 |
| 单元主题 |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
| 单元教学目标 |
|
| 单元教学重点 | |
| 单元教学 难点 |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
| 教学 方法 | |
| 课时计划 |
| 单元主题 |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
| 单元教学目标 |
|
| 单元教学重点 | |
| 单元教学 难点 |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
| 教学 方法 | |
| 课时计划 |
| 单元主题 |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
| 单元教学目标 |
|
| 单元教学重点 | |
| 单元教学 难点 |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
| 教学 方法 | |
| 课时计划 |
| 单元主题 |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
| 单元教学目标 |
|
| 单元教学重点 | |
| 单元教学 难点 |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
| 教学 方法 | |
| 课时计划 |
| 单元主题 |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
| 单元教学目标 |
|
| 单元教学重点 | |
| 单元教学 难点 |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
| 教学 方法 | |
| 课时计划 |
| 单元主题 |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
| 单元教学目标 |
|
| 单元教学重点 | |
| 单元教学 难点 |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
| 教学 方法 | |
| 课时计划 |
| 单元主题 |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
| 单元教学目标 |
|
| 单元教学重点 | |
| 单元教学 难点 |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
| 教学 方法 | |
| 课时计划 |
| 单元主题 | |
| 单元教学内容分析 | |
| 单元教学目标 |
|
| 单元教学重点 | |
| 单元教学 难点 | |
| 学困生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法 | |
| 教学 方法 | |
| 课时计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