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风险名称 | 地点/部位/ 或工序 | 削减及控制措施 | 应急处置措施 | |
| 机械伤害 | 作业区域 | 1执行岗位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及作业程序; 2旋转部位护罩齐全,固定牢固; 3对设备定期检查、维护,发现整改隐患; 4正确操作,禁止违章作业; 5安全防护用品在施工中应佩戴齐全。 | 1停止作业和转动设备,报告属地应急小组; 2轻微伤害到班组急救药箱处包扎处理; 3根据伤情抢救伤员,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当地医院电话; 4清理和保护现场; 5根据指令恢复生产。 | |
| 高处坠落 | 高处作业 | 1脚手架经验收合格,安全带完好,高挂低用; 2作业平台设置护栏,在防护区内作业; 3服从指挥,禁止违章作业。 4无悬挂安全带地方架设生命绳。 | 1停止作业,报告属地应急小组; 2轻微伤害到班组急救药箱处包扎处理; 3根据伤情抢救伤员,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当地医院电话; 4脊椎伤害禁止搬动,由120或专业人员救护,以免二次伤害。 5清理和保护现场; 6根据指令恢复生产。 | |
| 物体打击 | 作业区域 | 1检查连接部位,紧固牢固; 2站位合理,操作正确,精力集中; 3物品放置牢固、固定; 4禁止违章作业; 5安全通道畅通; 6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7安全防护用品在施工中应佩戴齐全; 8严格按照岗位操作规程操作。 | 1避开可能发生打击的方向; 2发现异响和紧急情况时,快速撤离; 3发生打击伤害,停止作业,抢救伤员;轻微伤害到班组急救药箱处包扎处理; 4根据伤情抢救伤员,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当地医院电话; 5脊椎伤害禁止搬动,由120或专业人员救护,以免二次伤害。 6根据指令恢复生产。 | |
| 起重伤害 | 起重作业 | 1安全交底、安全分析、风险识别; 2对设备、设施、机具检查完好; 3选绳正确,吊点牢固合理,用绳牵引; 4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违章作业。 | 1停止作业和转动设备,报告属地应急小组; 2发生打击伤害,停止作业,抢救伤员;轻微伤害到班组急救药箱处包扎处理; 3根据伤情抢救伤员,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当地医院电话; 4清理和保护现场; 5根据指令恢复生产。 | |
| 中毒/窒息 | 有毒有害场所/受限空间作业 | 1进行气体置换,对气体进行检测合格; 2办理作业许可票证; 3保持通风,防止有毒有害气体聚集; 4个人安全防护品佩戴正确,二人及以上同行。 5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 1停止作业,将中毒人员移至安全区域,通知其他人员快速撤离; 2报告属地应急小组,拨打120请求急救救援; 3采用正确防护用品,把人员抢救到安全地带; 4保持通风,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帮助其恢复心跳; 5清理和搜救现场人员。 6重新办理作业许可手续。 | |
| 火灾 | 动火作业 /用电作业 | 1动火区域清理易燃易爆品,设置防火墙、隔离带,对地沟、地井封闭和遮盖,配备消防器材; 2在受限空间作业必须经过可燃气体检测合格; 3用电线路合理,及时关闭用电设备电源;库房、焊机房禁止堆放易燃易爆品和杂物; 4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5消防器材定期检查完好,并符合灭火条件要求。 6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 1发现易燃品着火,立即用扑灭火源; 2用电线路或设备着火,立即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 3易燃气体、油品着火,立即关闭阀门,用灭火器灭火; 4火势较大,报告属地应急小组; 5火灾区域消防器材无法控制时,拨打119请求救援,组织人员迅速撤离。 | |
| 爆炸 | 氧气乙炔瓶/可燃气体场所 | 1禁止用不合格、过期的气瓶,检查气瓶完好、合格; 2氧气乙炔瓶库禁止堆放易燃易爆品; 3对气瓶进行遮盖避免日光暴晒; 4远离高温、明火等热源区域; 5检修作业、受限空间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票证; 6在有可燃气体的场所作业,必须进行可燃气体浓度检查合格; 7在受限空间内使用可燃气体,必须采取通风措施。 8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 1氧气乙炔瓶爆炸,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2可燃气体爆炸应立即卧倒,并迅速撤离; 3报告属地应急小组,组织救援。 | |
| 灼烫 | 作业区域 | 1安全交底、安全分析、风险识别; 2日常检查、维护,发现、整改安全隐患; 3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4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5现场施工配备消防设备。 | 1轻微伤害到班组急救药箱处包扎处理; 2根据伤情抢救伤员,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当地医院电话; 3报告属地应急小组,组织救援。 | |
| 环境污染 | 作业区域 | 1废弃物分类存放并遮盖; 2及时回收废弃物; 3定期处置危废品。 4废油集中收集并处理。 5油运检查跑冒滴漏。 | 1发现跑冒滴漏停止作业和运行设备,报告属地应急小组,组织处理; 2及时清理现场。 | |
| 属地主管应急电话: 火灾应急电话:119 急救应急电话:1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