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执教教师 | xxx | 科目 | 语文 | |||||||
| 执教班级 | 六(3)班 | 时间 | 2011年10月14日 | |||||||
| 教学内容 | 《只有一个地球》 | |||||||||
| 教学设计 | 听课记录 | |||||||||
| 【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设计本课,抓住“人类的母亲”这条主线,贯穿全文。让至真至美的情感,充溢课堂。这样设计,目的是使阅读的过程成为对话交流的过程,再辅之以相关文本与非语文材料(图画、音乐)等课程资源进行拓展强化,顺着学生心理的发展,诉说应答,有感而发、有情可抒…… | ||||||||||
| 一、地球——母亲,让我们神情地呼唤你 1.设疑:季羡林在怀念母亲一文中说他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另一个是……,给予我们生命的是生身母亲,给予我们精神力量的是祖国母亲,那么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我们的母亲呢?(生自由发言) 2.诗歌:郭沫若把地球称之为母亲,大屏幕出示《地球,我的母亲》,请同学朗读,读后,请同学说说郭沫若把地球称之为母亲的原因。 3.呼唤:(1)地球,她在茫茫宇宙中,显得那么独特,我们人类匍匐其上,随着她运转,昼夜不息地吸取着她的精华,而她则慷慨无私地运载着我们,在宇宙里运行。请让我们大声呼喊她的名字——地球,母亲。 (2)孩子们,我们现在正坐在一个叫深圳的城市,坐在亚洲上一个叫中国的国家里,坐在一个叫做亚洲的板块上,坐在宇宙中运行着的地球上。请你们用脚轻轻触动脚下的土地,去感受一下地球的脉搏,轻触地球的肌理,我的每一个举动都牵连着地球啊,请让我们深情地呼喊她的名字吧——地球,母亲。 (3)同学们,可是你看看地球,她在茫茫宇宙显得那么独特而孤独,就像一滴晶莹的眼泪,似乎随时都有破碎的危险,我们轻轻地怜惜地呼唤她吧!地球——母亲。 4.今天,让我们走进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先打开书,找到带有地球母亲的句子,画出来,反复读一读,想象一下,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地球母亲?(身材、头发、眼睛、衣服)你想对母亲说什么? 二、地球——母亲,让我们听听你的诉说 1.是呀,文字后面是地球母亲的心跳,是地球母亲的呼吸。我们默默地读,静静地听,就能听见地球母亲在跟咱们诉说呢!我们先默读文章的第2自然段,听听地球母亲首先跟我们在说什么。提炼“一叶扁舟”板书。 2.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心聆听,感受到了母亲的心声。接下来,就让我们仍像刚才那样,默默地读下面的部分,静静地听,听听地球母亲还在跟我们诉说什么。(学生默读、“聆听”,而后交流) 3.关于地球的现状,课前大家收集了资料。现在,请每小组推荐一位同学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 4.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说说母亲的现状吗? 5.看看现在,想想过去,我们不禁要质问,伤害母亲的罪魁祸首是谁?快速读3、4自然段,找词语。我们人类做什么?(出示一些生态环境破坏的图片)。 6.刚才我们一起聆听了地球母亲的心声。她首先告诉我们她曾经的美丽,接着向我们诉说她是那么地爱我们,可是人类却在无情地伤害着她,最后她呼吁我们:保护我吧,我是你们唯一的母亲!这些话语中,最让咱们沉重、心酸的是哪一点? 7.我不由又想起了黎巴嫩著名诗人纪伯伦的文章——《田野里的哭声》。想听听吗?(生点头)(教师感情诵读片段,同原文略有改动) 8.昨天,我们的母亲( );今天,我们的母亲( )。而伤害母亲的竟然是( ),这才是最让母亲心痛的! 三、地球——母亲,请听听我们的回应。 1.其实我们什么都不必说了。面对地球母亲哀伤的眼神,作为她的孩子又该如何应答呢?这是我们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直面的问题。大家静静地想一想,然后写下来吧。 2.学生思考、写作。 3.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这一句话——只有一个地球,明天会如何,就在你我他,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手中。警示人们,大声读—— 四、研究一下说明方法,同作者对话。(随时间而定) | ||||||||||
| 总 体 评 价 | ||||||||||
| 等级 | A(90分以上) | B(80-) | C(70-79) | D(60-69) | E(60分以下) | |||||
| 评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