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加油站
1 目的
为规范加油站风险管理工作,识别和评价作业过程中的危险有害因素,消除或减少事故危害,降低安全风险。由加油站风险评价领导小组负责进行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估工作。
2 风险分析管控范围
评价小组从加油站经营的全过程,对所有可能造成危害和影响的活动进行了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分析(SCL),将加油站部分作业过程及设备设施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一排查、识别。
3 风险管控分级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XXX
组员:XXX、XXX、XXX
4 评价方法
加油站站长发动全体员工参与风险评估,管理人员与员工一起参与风险评估过程,采集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分析(SCL),进行风险评估的程序如下:
由加油站评价小组对本岗位的所有作业活动及主要设备设施列出清单,并进行工作危害分析(JHA)和安全检查分析(SCL),完成后先经安全员审查修改,修改完后上报加油站评价组进行会审,对不合格者提出修改意见返回基层单位再进行修改,通过后上报加油站风险评估组进行会审和确定。
5 风险评估过程
详见加油站的工作危害分析(JHA)表及和安全检查分析(SCL)。
6 风险信息的更新
当下列情形发生时,应及时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估,对工作危害分析(JHA)记录进行更新;
新的法律、法规发布或法律、法规发生变更;
操作工艺发生变化;
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
事故事件发生后;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
其他变更
如果没有上述变化时,加油站一年进行一次评审或检查风险识别的结果。
7 评价准则
使用推荐的风险评价方法,加油站开展风险评价工作,按照以下方法开展风险登记划分;
风险(R)=可能性(L)×后果严重性(S)
危害发生的可能性L判定准则:
表1 危害发生可能性L判定
等 级 | 标 准 |
5 | 在现场没有采取防范、监测、保护、控制措施,或危害的发生不能被发现(没有监测系统),或在正常情况下经常发生此类事故或事件。 |
4 | 危害的发生不容易被发现,现场没有检测系统,也未发生过任何监测,或在现场有控制措施,但未有效执行或控制措施不当,或危害常发生或在预期情况下发生。 |
3 | 没有保护措施(如没有保护装置,没有个人防护用品等),或未严格按操作程序执行,或危害的发生容易被发现(现场有监测系统),或曾经作过监测,或过去曾经发生类似事故或事件,或在异常情况下类似事故或事件。 |
2 | 危害一旦发生能及时发现,并定期进行监测,或现场有防范控制措施,并能有限执行,或过去偶尔发生事故或事件。 |
1 | 有充分、有效的防范、控制、监测、保护措施,或员工安全卫生意识相当高,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极不可能发生事故或事件。 |
表2 危害后果严重性S判定
等 级 | 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 人员 | 财产损失/万元 | 停工 | 公司形象 |
5 | 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 | 死亡 | >50 | 部分装置(>2 套)或设备停工 | 重大国际国内影响 |
4 | 潜在违反法规和标准 | 丧失劳动能力 | >25 | 2套装置停工、或设备停工 | 行业内、省内影响 |
3 | 不符合上级公司或行业的安全方针、制度、规定等 | 截肢、骨折、听力丧失、慢性病 | >10 | 1套装置停工或设备 | 地区影响 |
2 | 不符合公司的安全操作程序、规定 | 轻微受伤、间歇不舒服 | <10 | 受影响不大,几乎不停工 | 公司及周边范围 |
1 | 完全符合 | 无伤亡 | 无损失 | 没有停工 | 形象没有受损 |
表3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R
风险度 | 等级 | 应采取的行动/控制措施 | 实施期限 |
21~25 | 巨大风险 | 在采取措施降低危害前,不能继续作业,对改进措施进行评估 | 立刻 |
15~16 | 重大风险 | 采取紧急措施降低风险,建立运行控制程序,定期检查、测量及评估 | 立即或近期整改 |
6~12 | 中等 | 可考虑建立目标、建立操作规程,加强培训及沟通 | 2年内治理 |
1~5 | 可接受 | 可考虑建立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但需定期检查或无需采用控制措施,但需保存记录 | 有条件、有经费时治理 |
8 评价结果
8.1 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评审组织
风险评价领导小组对本站风险评价的危险源辨识范围较为全面、风险评价结果基本属实,风险控制措施已全面落实,落实的风险控制措施满足安全、可靠和可行的要求。
8.2 风险评价目的评审情况
我站风险评价是为了达到识别各岗位存在的工作危害,确定我站作业风险程度等级,采取相对应得风险控制策措施,实现管理关口迁移,实现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
8.3 风险评价范围评审情况
我站工作危害分析(JHA)范围包括9个方面:卸油作业、加油作业、清洗油罐作业、检修作业、油罐计量作业、油气回收作业、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加油站其他日常作业和自然灾害等;安全检查分析(SCL)范围包括9个方面:加油站布局、加油机、卸油设备、油罐及附件、液位仪、油气回收设备、配电系统、监控系统和IC卡中控机等。
8.4 危害辨识评审情况
我站风险分析中,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多种可能性进行了危害辨识,危害辨识基本全面。
8.5 风险评价结果评审情况
表5-1工作危害分析(JHA)
序号 | 单位或活动 | 合计 | |||||
A(5级) | B(4级) | C(3级) | D(2级) | E(1级) | |||
1 | 卸油作业 | 0 | 19 | 9 | 0 | 0 | 28 |
2 | 加油作业 | 0 | 14 | 8 | 0 | 0 | 22 |
3 | 清洗油罐作业 | 0 | 8 | 10 | 0 | 0 | 18 |
4 | 检修作业 | 0 | 2 | 11 | 0 | 0 | 13 |
5 | 油罐计量作业 | 0 | 5 | 10 | 0 | 0 | 15 |
6 | 油气回收作业 | 0 | 3 | 7 | 0 | 0 | 10 |
7 | 动火作业 | 0 | 8 | 0 | 0 | 0 | 8 |
8 | 临时用电作业 | 0 | 6 | 0 | 0 | 0 | 6 |
9 | 高处作业 | 0 | 2 | 5 | 0 | 0 | 7 |
10 | 加油站其他日常作业 | 0 | 4 | 2 | 0 | 0 | 6 |
11 | 自然灾害 | 0 | 2 | 7 | 0 | 0 | 9 |
合计 | 0 | 73 | 69 | 0 | 0 | 142 |
序号 | 装置/设备/设施 | 合计 | |||||
A(5级) | B(4级) | C(3级) | D(2级) | E(1级) | |||
1 | 加油站布局 | 0 | 8 | 0 | 0 | 0 | 8 |
2 | 加油机 | 0 | 12 | 1 | 0 | 0 | 13 |
3 | 卸油设备 | 0 | 7 | 1 | 0 | 0 | 8 |
4 | 油罐及附件 | 0 | 12 | 3 | 0 | 0 | 15 |
5 | 液位仪 | 0 | 7 | 0 | 0 | 0 | 7 |
6 | 油气回收设备 | 0 | 12 | 0 | 0 | 0 | 12 |
7 | 配电系统 | 0 | 4 | 0 | 0 | 0 | 4 |
8 | 监控系统 | 0 | 1 | 0 | 0 | 0 | 1 |
9 | IC卡中控机 | 0 | 1 | 0 | 0 | 0 | 1 |
合计 | 0 | 5 | 0 | 0 | 69 |
我站风险控制措施有安全检查、制定操作规程、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以及工程技术措施,近年来,我站未发生任何事故,人-机-物-环处于可控、安全运转状态,各项风险控制措施满足安全性、可靠性和可行性基本要求,各项控制措施的有效落实已将风险控制在可容忍和可接受的范围内。
9 风险评价结果和风险控制效果评审结论
我站风险评价,其工作危害基本全面、无遗漏;风险控制措施(方案)是充分、有效的,能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在落实控制措施中未产生新的危险源,不需要补充完善控制措施。
我站一直以来未发生重大火灾、爆炸事故、因工死亡或重伤、轻伤、职业病、轻微伤害等,完成了年度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从总体上讲,我站各项风险控制措施效果基本充分、有效和安全;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得到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安全管理绩效。
XXX加油站
年10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