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火眼金睛挑一个(本大题有25小题,每题2分 ,共50分)
| 题目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 答案 | |||||||||||||||
| 题目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 答案 |
1、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根本原因是( )
A、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衰落 B、男性的力量超过女性
C、氏族社会的战争频繁 D、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
2、古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河流息息相关。以下文明成就属于两河流域的是( )
A、《汉莫拉比法典》 B、种姓制度 C、金字塔 D、《荷马史诗》
3、这里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也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摇篮。“这里”指的是( )
A、法国 B、罗马 C、英国 D、希腊
4、世界古代史上,大和统治者通过派遣使臣和留学生,积极学习中国隋唐制度,并通过大化改新,在日本建立了( )
A、集权的国家机构 B、民主政治 C、奴隶制共和国 D、资本主义制度
5、在经历了中世纪漫漫长夜之后,欧洲进入到文艺复兴时期,它是近代社会到来的曙光。这一“曙光”出现在( )
A、英国 B、西班牙 C、法国 D、意大利
6、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欧洲人话题中出现的高频词是:游记、海外探险、水手。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郑和下西洋 B、文艺复兴 C、新航路的开辟 D、启蒙运动
7、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从到现在只有短短200多年的历史。美国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种族之间矛盾尖锐
C、南北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矛盾激化 D、英国殖民统治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英国议会”“制约王权”“君主立宪”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法律文件时( )
A、《权利法案》 B、《宣言》 C、《宣言》 D、《拿破仑法典》
9、“船舱难以忍受的拥挤、令人窒息的闷热,生病的奴隶被抛进大海里淹死…”材料反映的是( )
A、“三角贸易” B、攻占巴士底狱 C、新航路的开辟 D、农奴制改革
10、她是印度人民英勇抗击英国殖民者的英雄,她的英明万古流芳,“她”指的是( )
A、玻利瓦尔 B、章西女王 C、哥伦布 D、克莱武
11、王芳同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在收集史料时,她不能选用的是( )
A、玻利瓦尔南美 B、章西女王奋勇杀敌
C、华盛顿抗击英军 D、拿破仑打败反法同盟
12、“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宣言!…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C、农奴制改革 D、日本民治维新
13、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工人阶级为了争取普选权,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这场运动被称为( )
A、宪章运动 B、社会主义运动 C、巴黎公社 D、主义运动
14、在20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范围举行了一次“千年思想家”网上评选,结果马克思的票数高居榜首。这说明了当今世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认同。下列各项中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的是( )
A、宪章运动的爆发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党宣言》的发表 D、《国际歌》的诞生
15、小华在课堂学习中,整理了如下内容:“普法战争”“巴黎人民”“五月流血周”《国际歌》,他这堂课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A、欧洲三大工人运动 B、巴黎公社 C、法国大 D、第一国际
16、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波刺杀了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请判断这一事件是( )
A、国会纵火案 B、慕尼黑阴谋 C、萨拉热窝事件 D、五月流血周
17、“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这次战役规模巨大,法军的66个师,德军的46个师在这里厮杀,双方伤亡人数达到70多万,”这说明( )
A、战争是解决矛盾的唯一手段 B、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C、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 D、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引发战争
18、有位著名的生物学家以充分的事实证明了物种的可变性,并以自然选择的理论解释了生物的进化,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从而完整的确立了生物进化学说。他是( )
A、牛顿 B、达尔文 C、爱因斯坦 D、伏尔泰
19、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音乐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被后世尊称为“乐圣”和“交响乐之王”。他的代表作是( )
A、《神曲》 B、《国际歌》 C、《向日葵》 D、《英雄交响曲》
20、同学们在复习中归纳出以下知识点,“1917年”“列宁”“彼得格勒武装”。通过这些信息可以直接联想到的是( )
A、新经济 B、十月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21、1921年3月,党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了从战时主义过渡到新经济的决议。以下对新经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实行粮食税 B、实施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
C、废除实物配制,实行商品买卖 D、允许私人企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2、斯大林说,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下列关于二三十年代苏联工业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化的方正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B、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发展相一致
C、使苏联成为世界第二大工业国 D、经济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
23、1921年-1922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确立了帝国主义在( )
A、欧洲的统治秩序 B、欧洲、西亚和非洲的统治秩序
C、美洲的统治秩序 D、远东、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24、条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莱茵河以东50千米不许设防。德国支付大量赔款。此内容出自( )
A、《九国公约》 B、《洛桑条约》 C、《凡尔赛和约》 D、《色佛尔条约》
25、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对战后的世界做出了安排,形成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这个新的国际关系体系称为( )
A、维也纳体系 B、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雅尔塔体系 D、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二、历史沙龙会所(总分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861年,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在保护贵族、地主利益的前提下,宣布农奴获得人身自由,还规定农奴获得“”时,可以得到一块土地,但必须高价赎买。
----《世界历史》岳麓版
材料二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集权;经济方面,“殖产兴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兴办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 ---《世界历史》中华书局版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描述的是和日本历史上的哪两次重大改革?(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描述的两次重大改革是由哪两位人物领导的?(4分)
(3)材料一和材料二描述的两次重大改革有什么共同之处?(4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新型蒸汽机的出现,引发了第一次工业,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历史已经跨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材料二 1900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上有一次集体亮相,他们充分展示了各自的工业实力和创造发明,美国人发明的碳丝电灯泡将博览会的展馆照得通明…
(1)阅读材料一,联系所学知识,说说第一次工业开始的标志是谁发明了什么?(2分)
(2)材料一中描述的新型蒸汽机是谁改进的?蒸汽机的改进和广泛应用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4分)
(3)结合材料二,说说碳丝电灯泡是谁发明的?因为他一生中有一千多项发明,所以他被称为什么?(4分)
(4)阅读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第二次工业的特点是什么?第二次工业把人类带进了什么时代?(4分)
(5)综合以上材料,你从两次工业中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1921年,苏联搞了个新经济,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一说1921年以前苏俄实行的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谈谈苏联新经济的影响(4分)
(3)“苏联模式僵化了”指的是什么模式?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4分)
29、历史分析:(11分)
所谓“新”,指的是(美国)抛弃了自1776年以来确定的自由放任、自由竞争和通过资本主义经济本身自我调节的基本原则,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干预和调节。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导致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本原因?(2分)
(2)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929年-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特点有哪些?(3分)
(3)根据材料,说说罗斯福新政中的“新”指的是什么?(2分)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罗斯福新政的局限性?(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