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要求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2:39:33
文档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要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要求1、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无积水。2、GB13476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C934等的规定。3、70%后方可起吊,达到100%后方可运输。4、重叠法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与邻桩及底模之间的接触面应采取隔离措施;(2)上层桩或邻桩的浇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时,方可进行;(3)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叠制的层数;(4)混凝土应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5、5.5.5的规定。表5.5.5混凝土预制桩制作
推荐度:
导读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要求1、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无积水。2、GB13476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C934等的规定。3、70%后方可起吊,达到100%后方可运输。4、重叠法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与邻桩及底模之间的接触面应采取隔离措施;(2)上层桩或邻桩的浇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时,方可进行;(3)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叠制的层数;(4)混凝土应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5、5.5.5的规定。表5.5.5混凝土预制桩制作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要求

1、    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无积水。

2、 GB 134 76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C 934等的规定。

3、 70%后方可起吊,达到100%后 方可运输。

4、    重叠法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与邻桩及底模之间的接触面应采取隔离措施;

(2)    上层桩或邻桩的浇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

度的30%以上时,方可进行;

(3)    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叠制的层数;

(4)    混凝土应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

5、 5. 5. 5的规定。

表5. 5. 5混凝土预制桩制作允许偏差

项    目

允许偏差(mm)

钢筋混凝土 预制方桩横截面边长±5
桩顶对角线之差<10
保护层厚度±5
桩身弯曲矢高且 W20

械尖偏心W1O
械頂平面对桩中心线的倾斜C3
桩节长度±20
钢筋混凝主

管粧

直径300mm 〜*700mm

+5

-2

800mm~ 】400mm

i    +7

■4

长度±5%°L
管娥摩度
保护层厚度<5
桩身弯曲

(度)矢高

L
15mVLW30ni
桩尖偏心<10
桩头板平整度Mo・5
桩头板偏心<2
注:L为桩长。

6、 0・2L1(L

1为桩段长度),吊索与桩段水平夹角不应小于45。o

7、    预应力混凝土空心管桩的叠层堆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外径为500mm〜600mm的桩不宜大于5层,外径为300mm〜400m

m的桩不宜大于8层,堆叠的层数还应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2)    最下层应设两支点,支点垫木应选用木榜;

(3)垫木与吊点应保持在同一横断面上。

8、    预制桩在施工现场运输、吊装过程中,严禁采用拖拉取桩方法。

9、 0・5m〜1. Om,不宜在桩端进入硬土层

时停顿或接桩。单根桩沉桩宜连续进行。

10、焊接接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上下节桩接头端板表面应清洁干净。

(2)    下节桩的桩头处宜设置导向箍,接桩时上下节桩身应对中,错 位不宜大于2mm,上下节桩段应保持顺直。

(3)    预应力桩应在坡口内多层满焊,每层焊缝接头应错开,并应采 取减少焊接变形的措施。

(4)    焊接宜沿桩四周对称进行,坡口、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应 有夹渣、气孔等缺陷。

(5)    桩接头焊好后应进行外观检查,检查合格后必须经自然冷却, 方可继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宜符合表5. 5. 10的规定,严禁浇水 冷却,或不冷却就开始沉桩。

表5. 5. 10自然冷却时间(min)

锤击桩静压桩采用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S63
(6)雨天焊接时,应采取防雨措施。

11、    采用螺纹接头接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接桩前应检查桩两端制作的尺寸偏差及连接件,无受损后方可 起吊施工;

(2)    接桩时,卸下上下节桩两端的保护装置后,应清理接头残物, 涂上润滑脂;

(3)    应采用专用锥度接头对中,对准上下节桩进行旋紧连接;

(4)    可釆用专用链条式扳手进行旋紧,锁紧后两端板尚应有lmm〜2 mm的间隙o

12、    采用机械啮合接头接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上节桩下端的连接销对准下节桩顶端的连接槽口,加压使上节 桩的连接销插入下节桩的连接槽内;

(2)    当地基土或地下水对管桩有中等以上腐蚀作用时,端板应涂厚 度为3mm的防腐涂料。

13、    桩锤的选用应根据地质条件、桩型、桩的密集程度、单桩竖向承

载力及现有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

14、桩帽及打桩垫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桩帽下部套桩头用的套筒应与桩的外形相匹配,套筒中心应与 锤垫中心重合,筒体深度应为350mm〜400mm,桩帽与桩顶周围应留 有5mm〜10mm的空隙;

(2)    打桩时桩帽套筒底面与桩头之间应设置弹性桩垫,桩垫经锤击 压实后的厚度应为120mm〜150mm,且应在打桩期间经常检查,及时 更换;

(3)    桩帽上部直接接触打桩锤的部位应设置锤垫,其厚度应为150m m〜200mm,打桩前应进行检查、校正或更换。

15、锤击桩送桩器及衬垫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送桩器应与桩的外形相匹配,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耐冲 击性,送桩器长度应满足送桩深度的要求,弯曲度不得大于1%。;

(2)    送桩器上下两端面应平整,且与送桩器中心轴线相垂直;

(3)    送桩器下端面应开孔,使空心桩内腔与外界连通;

(4)    套筒式送桩器下端的套筒深度宜取250mm〜350nun,套筒内壁与 桩壁的间隙宜为1 Omni〜15nnn ;

(5)    送桩作业时,送桩器与桩头之间应设置1层〜2层衬垫,衬垫 经锤击压实后的厚度不宜小于60mmo

16、锤击沉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地表以下有厚度为10n)以上的流塑性淤泥土层时,第一节桩下

沉后宜设置防滑箍进行接桩作业;

(2)    桩锤、桩帽及送桩器应和桩身在同一中心线上,桩插入时的垂 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 / 200;

(3)    沉桩顺序应按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先密后疏的次 序进行;

(4)    密集桩群应控制沉桩速率,宜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或四周对称施 打,一侧毗邻建(构)筑物或设滋时,应由该侧向远离该侧的方向施打。

17、 0・9倍。边桩净空不能满足中置式压桩机施压 时,宜选用前置式液压压桩机进行施工。

18、    抱压式液压压桩机压桩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压桩机应保持水平;

(2)    桩机上的吊机在进行吊桩、喂桩的过程中,压桩机严禁行走和 调整;

(3)    喂桩时,应避开夹具与空心桩桩身两侧合缝位置的接触;

(4)    第一节桩插入地面0. 5m〜1. 0m时,应调整桩的垂直度偏差不 得大于1 / 300;

(5)    压桩过程中应控制桩身的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 /200;

(6)    压桩过程中严禁浮机。

19、 5. 5. 16条的规定,沉桩路线不 宜交叉或重叠。

20、 10. 0. 9条的规定执行, 并应采取辅助措施。

21、 1%。

22、 150mm,斜桩倾斜度的偏 差不应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

23、    对于挤土沉桩的密集桩群,应对桩的竖向和水平位移进行监测。

24、    锤击桩终止沉桩的控制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终止沉桩应以桩端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控制为辅,当桩端达 到坚硬、硬塑的黏性土,中密以上粉土、砂土、碎石类土及风化岩时, 可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端标髙控制为辅;

(2)    贯入度已达到设计要求而桩端标髙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 按每阵10击的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的数值予以确认,必要时施工 控制贯入度应通过试验与设计协商确定。

25、静压桩终压的控制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静压桩应以标髙为主,压力为辅;

(2)    静压桩终压标准可结合现场试验结果确定;

(3)    终压连续复压次数应根据桩长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对于入 土深度大于或等于8m的桩,复压次数可为2次〜3次,对于入土深 度小于8m的桩,复压次数可为3次〜5次;

(4)    稳压压桩力不应小于终压力,稳定压桩的时间宜为5s〜10s。

文档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要求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要求1、预制场地应平整、坚实、无积水。2、GB13476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JC934等的规定。3、70%后方可起吊,达到100%后方可运输。4、重叠法制作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桩与邻桩及底模之间的接触面应采取隔离措施;(2)上层桩或邻桩的浇筑,应在下层桩或邻桩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30%以上时,方可进行;(3)根据地基承载力确定叠制的层数;(4)混凝土应由桩顶向桩尖连续浇筑,桩的表面应平整、密实。5、5.5.5的规定。表5.5.5混凝土预制桩制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