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 题 | 例7:用估算解决问题 | 课型 | 新授课 | 课时 | 1课时 | |||||
| 教学内容 | 教材第70页 | |||||||||
| 教学目标 | (对应)教学环节 | 达标情况 | ||||||||
| 测评手段 | 等级 | |||||||||
| 1.使学生经历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的过程,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并且养成估算的习惯。 2.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了解估算在生活中应用的必要性,发展学生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 3.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形成具体问题采用具体的方法分析的辩证观点。 | ||||||||||
|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能视实际情况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结果切合实际,能解决实际问题。 | ||||||||||
| 教学准备:PPT课件 | ||||||||||
| 教学过程 | ||||||||||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教学反思 | |||||||
|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2.新知探究: 3.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 师:小朋友,知道“火锅”吗? 师:这周末,薛老师想和几个朋友一起去吃火锅,我了解了三家火锅店的价格,谁愿意帮我读一读这个价格:喜羊羊火锅店48元/人、灰太狼火锅店99元/人、美羊羊火锅店102元/人。我们有8个人,只带了800元,能去哪家火锅店吃呢? 师:你有什么好方法快速判断吗?师:谁听明白刚刚他是怎么判断的?(请一生重复后,板书:简便) 师:刚刚他们在判断的时候,都有一个什么特点? 2.揭题。 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只需要我们用估算来解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估算。(完整板书) 1.分析问题。 (1)认真读题,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250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50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算什么?为什么?谁能列算式?(学生思考)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l:29×8 那么,根据我们同学刚才所说,如果29×8的结果大于250,就说明什么?结果小于250呢?那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不需要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的数就可以? 师: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乘法估算 2.解决问题。 (1)思考: 29×约得多少? (2)同桌交流:思考,然后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小组汇报(预设): A、把29看做30,30×8=240,所以够了。 B、把29看作20,20×8=160,所以够了。 C、把29看作25,25×8=200,所以够了。 D、把8看作10,29×10=290,所以不够。 第一种情况出现,就引进≈:29×约等于240元,用约等号表示,跟老师一起书写≈ ,弯弯的像波浪一样。读作“约等于”。板书≈ 3.比较各种估算方法,尤其是A、D两种:A这种估法结果是够了,而D这种估法结果却不够,那么到底该选择哪种估法呢? 4.小结:我们用过去学过的知识把29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再用刚刚学过的口算乘法就把估算结果求出来了。 5.练习: 做一做。先学生完成于书本P70,再集体投影反馈。 你是怎么想的?(说明:因数是三位数时,只要看成最接近的整百数即可) 6.小结:我们在进行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时,可以把多位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再和一位数相乘,估算结果用约等号表示。 【课堂作业】 进入游乐园,播放游乐园图片。 1.摩天轮一个座舱限坐6人,一共有33个座舱,大约可以坐几人? 2.对比练习。 每瓶饮料3元,三年级208人去买,600元钱够吗? 每瓶饮料3元,四年级196人去买,600元钱够吗? 3.生活中的估算问题。 小军在电脑上写一篇400字的秋游日记,他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8分钟能打完吗? 每包薯条4元,买96包,大约要多少钱呢? 400元够吗? 4.思考:对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你是怎样估算的呢? 师小结:估算多位数乘一位数,可以先把多位数看成与它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再用这个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与一位数相乘,就能得出估算的结果。 | 组织学生听课,进入情境。 生思考片刻,指生回答。 你的方法可以,谁还有更快的判断方法?你为什么把48看成50?(简便) 都只是估一估价格 指生回答。 生讨论,交流: 如果买门票需要的钱大于250元,说明不够;如果小于250元,说明够了;等于250元刚刚好。 同位先交流想法,然后再指生回答。 学生计算,然后再投影反馈,全班交流。 小组交流想法,指生汇报。 先思考,后同位交流,再指生回答,全班交流点评。 先让学生思考,梳理思路,再指生回答,最后老师再点拨,总结。 | ||||||||
| 课堂检测: 课本练习十五第1题。 | ||||||||||
| 板书设计:
| ||||||||||
| 教后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