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作项目 | 工作内容 | 工作标准 | 分值 | 备注 |
|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 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 | ①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党员干部教育以及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并融入市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 ②广泛宣传和普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 ③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利用重大活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开展集中性学习宣传活动。 (活动开展每月不少于1次,各类活动及时上交方案、信息、照片、小结。) | ||
| 思想道德建设 (道德实践) | ①倡导并自觉遵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基本道德规范,开展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 ②围绕城市精神,开展全区性宣传教育活动; ③大力开展红色旅游,拓展传统教育新阵地,加强红色旅游宣传。 (活动开展每月不少于1次,各类活动及时上交方案、信息、照片、小结。) | |||
| 思想道德建设 (爱国主义教育) | ①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 ②开展多种形式的形势教育、国情(包括中国史)教育、国防和教育;(每年不少于2次) ③形势与国情教育师资队伍落实,阵地有保障。 | |||
| 市民教育 | ①利用市民学校广泛宣传市民文明守则等文明规范,加强公识教育; ②≥80%的社区建立市民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 ③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形成制度,并得到落实。 | |||
| 专题活动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①利用社区宣传栏、LED、网络媒体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优秀传统文化,并形成制度; ②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 ③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等全民读书活动。 | |||
| 文化体育活动 | ①积极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②体育组织并经常开展活动,每千人拥有2个社会体育指导员。 | |||
| 精 神 文 明 建 设 | 社区志愿者服务 | ①做好年度计划、组建志愿服务队、完善工作机制,精心制作志愿服务活动手册,记录志愿服务情况,总结志愿服务经验; ②组织开展区文明办安排部署的重点志愿服务活动; ③各社区和群众团体利用文明交通礼让日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④市、区级文明社区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定期发博文、微博。 (活动有信息、图片,博文每月不少于2篇,微博每月不少于30条) | ||
| 公益活动 | ①社区党政带头参加帮扶活动; ②定期更换、维护“遵德守礼”提示牌,市民种绿、护绿等公益活动参与率≥70%; ③搞好文明餐桌宣传。 | |||
| 培育并推出道德模范 | ①培育并推出道德模范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②制定帮扶生活困难道德模范的办法,结合本区实际给予道德模范崇高社会礼遇,形成长效机制; ③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群众通过网络等渠道广泛推举好人好事,不断有人入选“中国好人榜”。 | |||
| 学习宣传道德模范 | ①运用新闻媒体、文艺作品、公益广告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形成学习、崇尚、争当、关爱道德模范的浓厚氛围; ②在社区组织开展巡讲、报告会、座谈会等活动,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③市民对本市道德模范的知晓率≥80%; ④以“道德讲堂”为平台举办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 (市区级文明社区每年不少于6次,其他社区每年不少于2次) | |||
| 设施齐备,维护经常 | ①各社区宣传栏不少于5块,定期刊登精神文明创建内容,每季度更换一次; ②各社区设有快乐营地、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活动场地,每周对市民开放一次。 | |||
| 组织健全,制度完善 | ①明确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创建活动的工作标准、实施办法和长效管理措施; ②精神文明建设绩效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内容; ③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④市民学校有制度、工作职责,计划、总结、教案、记录、信息、照片等。 | |||
| 监督制度 | ①定期向、政协委员通报创建工作,并按规定办理相关的议案、提案; ②采取多种形式让群众了解创建工作情况,有市民巡访、听证会等形式的群众监督机制;市民反映创建问题的渠道畅通,并能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