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在业务院长领导下工作,负责全院病历管理,质量控制,成员由富有临床经验的副主任医师、护师以上人员组成;
2.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讨论、通报病案质量,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随时召开会议,研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3.对全院病案管理的总体情况,进行研究,提出意见,改进工作,提高质量,使医院的病案管理逐步正规化、科学化。
工作制度
一、执行《广东省医院病案管理工作规范》。
二、负责制订病案标准化管理方案和实施细则。
三、制订病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病案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四、定期检查督促病案室落实病案管理各项制度。
五、配合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共同抓好病案质量。
六、深入临床科室和病案室,了解情况,协调、解决病案管理过程中出现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七、每月定期召开一次病案委员会会议,会议纪要发至全院各科室。
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 职责
1.制定临床安全用血的指导意见和措施;
2.举办输血知识讲座及新业务新技术;
3.协调输血科与相关科室有关工作事宜;
4.分析、评估临床输血治疗效果、输血不良反应和输血后感染发生原因;
5.组织专家对重大输血差错、事故进行鉴定,并向医院提交总结性报告和结论;
6.监督输血科的日常业务工作,促进输血新技术的推广和运用。
工作制度
一、负责全院输血工作的管理,贯彻执行相关规定,制定和修订医院输血规范。
二、监督全院输血有关的业务工作,审查院内血液输血情况,合理用血,安全用血,科学用血。对不合理的临床用血提出修正。
三、加强输血科与临床部门的联系,协助解决临床输血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推广成份输血,杜绝血液的浪费和滥用,保证临床用血的质量和安全。
四、掌握医院血液使用情况,定期召开会议进行分析,制订整改措施。
五、配合职能部门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输血管理制度及其输血知识,不定期组织考核
医学伦理委员会 职责
1.全面负责医院应用技术的临床应用和医学伦理工作;
2.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医学伦理教育和培训;
3.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有关医学伦理问题提供咨询和建议;
4.从伦理的角度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予以审查。
工作制度
一、组织全院医务人员学习《医学伦理学》,必要时组织学习讨论会、理论考核等。通过教育,使医务人员掌握社会主义医德理论、规范,正确处理在医疗卫生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
二、贯彻落实诊疗规范和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职责,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增强工作责任心,规范诊疗操作,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解病人所围,努力提高病人满意率。
三、一切为了病人出发,协调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医务人员及卫生部门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减少医疗纠纷和医疗差错、事故。
五、检查医务人员的及时服务观念、“应答”服务观念、谨慎服务观念、廉洁服务观念的落实情况,提高服务工作的严密性、科学性、纯洁性。
六、指导全院医护人员要以满腔热诚地积极负责态度,关心病员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况,针对不同心理障碍和思想负担,认真开展咨询指导和思想疏导,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消除思想障碍,配合诊疗,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七、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诊疗的同时,还应给予病人有关健康保健或预防疾病复发的康复指导。
八、对医疗新技术都要从法律法规及医学伦理原则方面进行审查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职责
1.在院长或主管院长领导下,负责医院的护理质量管理。
2.确立医院的的护理质量管理方针和工作计划。
3.根据各项工作制度、岗位职责、质量考核标准、工作程序,定期进行护理质量的监控和护理人员的培训。
4.负责督促各级护理质控组对全院各科室的护理工作进行护理质量检查,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和护理常规。
5.定期组织护理专家及管理人员对全院发生的护理差错进行讨论,分析和讲评,提出整改意见与防范措施。
6.年终总结医院护理质量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修订计划,以不断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7.学习国内外先进护理管理经验,组织好护理科研工作。
工作制度
1.成立由分管护理副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负责全面督导、检查。
2.质量管理组织成员定期召开会议,总结质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并反馈到全体护士。
3.实行护理部、科室二级网络质量管理,科室质检小组每月检查两次,护理部每月检查,并有记录。
4.将质量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以护理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反馈给相应科室。
5.科室根据存在问题和反馈意见进行改进,并以质量改进记录表的形式汇报护理部,以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