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半期考试政治试卷
出题人:陈杨 审题人:陈光霞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春节前夕,某事处举办了“爱心捐款、春联送福”活动。市民不管捐赠多少,都可以获得一副春联,而捐赠的钱则全部交给红十字会。这些春联( )
A.是商品,因为它耗费了书法爱好者的劳动
B.是商品,因为它是市民捐赠后获得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物以稀为贵”“货多不值钱”说明( )
A.稀少的商品价值量大
B.供求影响价格
C.稀少的商品使用价值大
D.价值决定价格
3.小张同学与父母报名参加福州到台北海峡五日游,该旅游线路报价2680元,其间小张在乘豪华游艇环湖欣赏日月潭之美时,还花了200元买了几件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小饰品。这里涉及的货币职能依次是( )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
C.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
D.世界货币和支付手段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正确理解是( )
A.公有制在各个经济领域必须占支配地位
B.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公有制成分必须保持在51%以上
C.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D.公有制在各个地方都必须保持量和质的优势
5、我国南方某洗衣机厂,将他们生产的洗衣机送到保险公司进行产品质量保险。每台洗衣机都放上一张“质量保险信誉证”。如果质量出了问题,由保险公司赔偿损失。该企业这样做主要是因为( )
A.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B.有利于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C.有利于获得良好的信誉,促进企业发展
D.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6、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济才能真正地启动起来。”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 )
A.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 B.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
C.消费与生产互相决定 D.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7、假定2015年生产一套西服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一件夹克的4倍且4双皮鞋=两套西服,如果2016年生产西服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4双皮鞋的价格用夹克表示为( ) 件。
A.2件 B.4件 C.8件 D.16件
8.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那么表格中反映商品需求量的X和Y分别是( )
| 关系 | A商品 | B商品 | |
| 互为替代品 | 价格下跌 | 需求量增加 | X | 
| 互补商品 | 价格上涨 | 需求量减少 | Y | 
C.X减少,Y增加 D.X增加,Y增加
9.从消费结构看,我国居民消费还处在较低的水平,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我国缩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消费差距归根到底要靠( )
A.转变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
B.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C.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D.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10.没有电子工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电视机的消费;没有汽车的生产就没有汽车的消费,这表明( )
A.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B.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生产和消费的不可分,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
D.生产决定消费,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
11、居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要提高消费水平就必须增加居民收入。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应该( )
A. 增加纸币发行量,提高居民工资 B. 增加社会保障支出
C.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D.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12.有些大学生认为,找工作一定要找个体面的工作,不要让人看不起。这种观点错在( )
A.没有树立自主择业观
B.没有树立职业平等观
C.没有竞争就业的意识
D.没有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二、简答题(3大题,共52分)
13.2015年12月,某学校举办了一次中学生消费状况调查活动,某同学家庭收入状况和个人消费情况如下表:
10月份该同
| 学家庭收入 | 10月份该同学消费支出 | |||||
| 父亲 工资 | 母亲 工资 | 生日请 同学吃饭 | 同学互 送礼品 | 买个性 化服饰 | 买 MP4 | 其他 | 
| 1 800元 | 800元 | 200元 | 100元 | 300元 | 500元 | 300元 | 
(1)该同学可能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8分)
(2)针对该同学的消费状况,你准备向该同学提出哪些消费建议? (12分)
14.2015年《工作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优化就业创业环境,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727万人,要开发更多就业岗位,实施不间断的就业创业服务,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使劳动者生活更加体面、更有尊严。”(资料来源:《人民日报》2014-03-15)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16)
15.刘大妈家的菜篮子不经意间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冬季的当家菜萝卜、白菜、土豆少了,鸡、鸭、鱼、肉、虾和各种新鲜蔬菜多了。而且自从市场上有了绿色食品,刘大妈就成了它的忠实消费者。如今,刘大妈一家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家里背投电视、变频空调、高档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双休日,刘大妈一家经常到体育馆和健身房进行锻炼,用她的话说,这是花钱买健康。而利用DVD娱乐休闲、网上购物、参加网络远程教育,也是刘大妈一家生活的重要内容。刘大妈整天乐呵呵的,“新时代,新生活”已成了她的一句口头禅。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生产与消费关系的?(16)
高一半期政治答案
1——5 D B A C C
6---10 D C B C D
11.12 C B
13 (1)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一个两分,全队给8分。)
(2)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4 (1)从根本上看,要通过发展经济来促进就业,通过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2)从就业人员本身看,要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本领,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环节。
(3)从企业角度看,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要注意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4)从角度看,要发挥宏观职能,出台一系列解决就业的措施和优惠扶持,大力实施积极的就业,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保障。
15 (1)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如果市场上只有萝卜、白菜等,刘大妈的菜篮子肯定丰富不了。
(2)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绿色食品、变频空调、电脑的出现和运用,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和娱乐方式。
(3)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刘大妈一家的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缘于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生产的大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4)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刘大妈一家到体育馆、健身房锻炼,说明了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也就不可能有这样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