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
课题 | 与时俱进——木刻和漫画 | |||
教材分析 | ||||
本课是中国美术鉴赏中继中国油画后的一课,木刻和漫画是有别于传统绘画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都有悠久的传统渊源。 在中国战争年代都是极具战斗力的精神武器,它的发展和壮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 ||||
学情分析 | ||||
学生通过对木刻与漫画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多元艺术作品,更可以使学生认识美术在民族战争中发挥的社会作用,体会艺术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 ||||
教学目标 | ||||
1、知识目标:了解木刻与漫画两个既有传统渊源又是新兴的美术门类的特点和发展脉络。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木刻作品,体悟其独特的艺术美感,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启发学生认识美术的社会作用。 3、情感目标: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文艺家对国家民族的使命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教学重点:木刻(版画的一种)和漫画的多种形式、特点和不同的社会功能。 教学难点:分析木刻、漫画这些作品的时代背景和特殊意义。提高艺术欣赏能力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行为 | 设计意图 | |
一、导入新课: 播放抗战宣传影片,渲染气氛,使学生进入主题意境,导出课题. | 一、导入新课 使学生感受到在民族危亡时刻艺术家的爱 | |||
二、讲授新课: (一)木刻 1、木刻 2、木刻知识 教师提问: 3、作品赏析:体会木刻的丰富表现力。 (二)漫画 1、漫画概念 2、中国漫画的发展:(欣赏不同时期的漫画作品,简要介绍) 3、漫画特点:(师生共同总结) 三、小结—与时俱进:(师生互动) 1.“与时俱进”──木刻与漫画,都在民族的存亡与发展中发挥了推进社会变革的作用 2.木刻与漫画除了社会功能之外的审美功能,也是作为评判作品艺术水准的重要条件,思想性与艺术性并重。 3.引导学生树立“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拓展:同学们课后可以通过互联网和书籍了解木刻和漫画的更多知识和信息。 | 使学生对本节课有初步认识 欣赏作品谈感受 总结自己的艺术情感 | 国热情和艺术作品体现的社会功能。 二、讲授新课 木刻:了解木刻的艺术语言,体会木刻的艺术美感和社会功能。 漫画:反映人民内部矛盾、歌颂新人新事和适应群众多方面的审美要求上。 三、小结 使学生理解木刻与漫画的艺术功能。 | ||
板书设计 | ||||
(一)木刻 1、木刻 2、木刻知识 (二)漫画 1、漫画概念 2、中国漫画的发展 3、漫画特点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1.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率与积极性, 2.学生的情感表达 3.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强度。 | ||||
教学反思 | ||||
本课介绍了两种艺术形式--木刻与漫画,并通过“与时俱进”这一主线连在一起。 木刻部分为重点讲解,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共同探究学习漫画这部分知识,并将“与时俱进”这一主线延伸下来,并总结升华。基本上完成了这一预期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