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是龙狮运动的发源地。舞龙、舞狮自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历代相传,长盛不衰,并由此形成了灿烂的龙狮文化。长期以来,很多青年朋友都以为龙舞、狮舞就是春节、庙会、庆典时的喜庆表演,殊不知它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流变,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让广大读者加强对我国龙狮文化的了解和普及,作者以简洁的表述,图文并茂的史料和故事全面展示了龙狮文化的起源、种类、特点以及所蕴含的艺术魅力。以下是舞龙舞狮的教学计划:
1.运用各种有效的、先进的教学手段、方法进行教学
我们在继承前人好的东西的基础上,将现代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和好的教学方法融入了武术课堂。龙狮课程在技术教学及实践过程中,以传授、答疑解惑、学生实践为主、学生课外研习、自练为辅。教学中,教师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倡教学、师生双边互动,突出龙狮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课堂进行研讨,进行实践、研究型教学。另外,专业任课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各种教学方法的研讨、交流。在龙狮课的理论教学中,本课程经过教师的共同努力,已经将所有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开发研制成了高水平、高质量、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教学课件。
2.运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实践练习以教师现场传授、组织学生练习的形式为主。龙狮技术实践采用从简到难、从单个动作练习到组合动作练习、最后到整套练习的教学方法。利于学
生掌握较为扎实的龙狮技术技能,除学生自身练习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学技能,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后期学生轮流担任小教师,从组织准备活动的环节开始,通过备课、实习、学生自编套路等锻炼学生的教学训练的组织能力。我系罗法同学编的舞狮套路、彭凤岑等同学的配乐锣鼓在全国大学生龙狮锦标赛上获得了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验证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3.运用社会活动,提高学生的龙狮实践能力
龙狮课堂教学活动主要倾向于龙狮的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以及教学组织、教学方法的学习。而学生实践能力的检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却离不开社会活动。在校外,我系龙狮课程充分利用高校龙狮比赛、对外龙狮表演的机会,来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龙狮实践能力;目前,在校内,邵阳学院重大的节日和活动都有龙狮队表演,邵阳市每逢重要的庆典,都邀请邵阳学院龙狮队进行表演,龙狮队的脚步已走向广东、广西、贵州等省,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而且,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多年以来,用人单位给我院的毕业生在龙狮方面的工作开展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我校举行的各种教学活动评比中都给予了龙狮教师高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教学效果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从社会反馈的结果来看,无疑,本课程的教学质量是经得起检测的。篇二:舞龙活动计划
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六(1)班舞龙活动 计划
为顺应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提高我院舞龙运动队的竞技水平,加强运动队的建设与管理,推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我院的知名度,规范我院运动队的训练,保证运动队的健康发展,特制定舞龙运动训练队的训练计划。 一、教练员:段玉香 二、队员名单:
男生: 张雨生 张 宇 徐明坤 吴代一龙 刘 云 江 磊 狄久鹏 谢春雷 丁厚兵 赵有龙 黄梦轩冉 何召闯 倪海伟 女生:何 娟 倪皖婷 孙乃月 刘瑶瑶 邓雅雯 张爱莹 朱加香 杨 娜 段广琴 刘介雨 李 庆 杨 宇 卢紫薇 吴 繁 杨茹萍 郑株婧
三、训练次数与时间:每周训练1次,每次90分钟 四、训练要求: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方式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舞龙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训练必须以常年的有系统性的训练为主。
3、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团队配合训练,持龙技术以及参赛心理的训练。
五、思想教育和管理:
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爱吃苦的品质,有计划地安排优秀运动事迹的讲解,相信我校舞龙运动队一定能获得比以前更上一层楼的佳绩。
训练计划:
具体每周训练计划: 篇三:舞龙单元教学计划
舞龙单元教学计划 篇四:舞龙计划
洪泽县老子山镇九年制学校六(1)班舞龙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为落实阳光体育工作的开展,发扬吃苦耐劳、竞争向上的优良品质,丰富毕业班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学习能力,特此举办舞龙兴趣小组。
二、指导老师:段玉 香
三、成员:
男生:周宝军 杨 浩 赵友杰 杨文超 刘俊超 何召顺 张 伟 马 瑞
戴 杨 贺庆阳 王科睿
女生:郭 青 谈益彤 张紫萱 刘 杨 钱贵杰 孟 萱 周 雨 刘元琴
张 彤
锣鼓:刘文凯 许 研 倪雨露 蔡何义
四、主要任务
1. 培养学生对舞龙运动的兴趣,组织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加舞龙活动。
2. 发展柔韧、协调、灵敏、速度、弹跳等运动能力。
3. 学习和掌握田径各项运动所需的基本活动技能,逐步培养完成各种练习的正确姿势,对学生的特长的培养。
4.在训练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守纪律、爱集体、懂礼貌、爱学习、勇于吃苦、意志顽强的品质,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五、教学训练内容:
1.全面加强身体素质和基本功的训练,进行恢复性的体能训练。
2..着重加强舞龙动作技术的训练。
3.加强套路的训练包括组合动作和单个动作的技术配合。
4.整套自选套路的强化训练和巩固。
5.练习当中注重龙体圆活与团队配合,以及必要的耐力,速度,力量及灵敏等素质训练。
六、训练要求:
1. 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安排等,要求多种变化,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舞龙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 训练必须常年系统的身体系统为主。
3. 各种练习中,培养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团队配合训练,持龙技术的训练。
七、训练时间及场地:2015年3月--2015年7月
每周二下午第二节课在学校操场进行训练。
八、训练内容:
第一周:身体素质练习
第二周:擎龙, 第三周:游龙, 第四周:原地八字舞龙
第五周:行进接八字舞龙 第六周:单侧舞龙第 七周:龙穿身
第八周:双侧舞龙 第九周:舞龙造型 第十周:舞龙造型
第十一周:整体复习篇五:舞龙教学案例
舞龙教学中小组长的动态生成 舞龙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们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然而,让初一的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舞龙运动的学习和训练则有些难度,班级同学相互还不太了解,班委在体育课上作用不明显,需要建立并能从中获益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第二次舞龙课上,我找到了引领学生步入优秀传统文化空间的"火炬"。
初一第一学期第二次舞龙课上,我将学生分成四组自行练习舞龙。虽说是舞龙,也就是用长近两米的短绳串在一起,象龙一样在一个20米见方的场地内游走奔跑。这次课是复习上节课的慢腾进,龙头带领大家在场地内游走,当遇到标志筒时,龙头要带领龙队围绕标志筒做慢腾进。慢腾进是龙头从五、六节上面跳过,后面依次跃过,要求绳要绷直不能拖地,不能断绳,不能绊脚,不能勒脖,动作连贯流畅。在布置完任务后,我就令各组自行练习,然后走到一旁,静观学生表现。
上一节新授课,我是先讲解动作要领,然后带队示范,最后让各组分别练习,课堂全在我的掌控之下,学生到也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而这堂课,我没有重复讲解以前讲的要领,也未做示范,更未发号施令组织练习,这使得有些学生很不适应,有些不知所措。
过了一会,有学生向我围过来,问:"老师,我们干什么啊?"他们还在等我下一步的指令。
我心想,任务已经布置了,怎么还要问呢?我是回答呢还是沉默呢?正在我思考时,第二组已有人出头去箩筐里拿绳子发给同组队员,同组队员也很配合,很快一个接一个串成一条龙。顿时,我有了主意,对来问问题的同学说道:"任务已经布置了,自己想想该做什么吧。"学生看我眼睛注视的方向,恍然大悟,跑回自己的小组,开始鼓动组员拿绳结龙。学生一旦习惯教师说一句动一下,那么,教师不说自然学生也就不会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也难生成。
第一个吃螃蟹,跟从,
一个小组中,总会有人成为团队的领袖,有的小组领袖会自然形成,而有的小组缺乏产生领袖的氛围。有个小组并没有把练习当作必须完成的任务,还在三三两两的聊天,没有人出面组织,也没有人要求有人组织。见此情景,我走过去,原先七嘴八舌的组员看我过来立刻就安静下来。我问他们谁是小组长,小组成员面面相觑,有个胆大的学生指着旁边的同学称组长,同时煽动其他同学一同指认。那个被人指认为组长的同学惴惴不安,连忙摆手表示拒绝。通常,第一个挑出来指认别人当组长的是最具备组长能力的,可一般这样的人总是会煽动其他同学选一个比较老实或者弱势的组长出来。学生的行为可以理解,他们推荐一个根本就没有领导力且跟大家关系并不太好的同学做组长,这样既使学习任务完成不了,第一个受责难的是组长,不是自己,也不会是自己的好朋友。为了建立有效的学习团队,我对小组的管理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组长是组员共同选举产生,每个组员必须无条件服从组长安排,组长发问才可以说话回答问题;二是组长到哪,组员到哪,不得分开。听了我的管理要求后,小组成员都有些踌躇,我这两条要求,根本就断了他们想自我为中心参与学习的想法,只有组长才有命令指挥权,组员不可以指挥组长。我宣布对提名的进行举手表决,以差额选举形式投出组长。在组长选出之后,我又征询了组长的意见,问他愿不愿意担任组长,带领大家完成学习任务。大多数情况下,被选出的组长是乐意承担这一重任的,而小组成员投票选举也是比较审慎的,因此,大都很顺利的完成了组长的选举。当然,也有个别小组选出的组长没有勇气承担,由第二候选人担任,结果也很好。
组织一旦建立起来,团队就聚在了一起,有的小组很顺利的走上学习轨道,但新的问题又会出现在团队凝聚力不够的小组中,比如,有的同学领悟力弱,不能明白动作要求,有的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合作完成任务。面对新出现的问题,沟通能力显得非常重要,这对组长的能力是个考验,有的组长因表达不利,就会埋怨领悟力弱的同学,而被责怪的同学
又会逃避练习,造成新的难题。
组长的能力需要老师培养,如无老师引领,学生组长就会用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方式来应对困难,指责、埋怨、训斥都会成为他们管理首选择的方式。有一个组长就跑过来说自己干不了,组员不听话,而我去了解发现,组长的表达并不清楚,组长只是说些气话,而没有针对动作提出改进的具体办法,从而让组员无所适从。经指导,组长明白了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何让他人明白自己的表述,再放手让组长去带领大家练,一切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