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日期: 年 月 日(小四楷体)
教学内容 | 10 哪吒闹海(2) | ||
主备人 | 董孟云 | 授课人 | 刘永先 |
集体备课成员 | 三年级全体语文老师 | ||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生动形象地讲讲故事。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的精神。 | ||
教学重点 | 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的精神。 | ||
教学难点 | 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能生动形象地讲讲《哪吒闹海》的故事。 | ||
突破难点主要策略 | 入情入境朗读,想象,说话。 | ||
课前准备 | 多媒体课件 | ||
集体研讨课文内容 | |||
主备初稿 | 集体讨论意见 | 个性化内容 | |
第二课时 一、揭题并质疑 1.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哪吒闹海》,你们喜欢哪吒吗? 2.那就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把“哪吒闹海”这四个字写在黑板上? 3.让我们来会会几个老朋友。 4.上一节课,小朋友们提出了哪吒为什么要大闹东海?他是怎么闹海的?结果如何?几个问题,那我们一起来请教无声的老师。把书翻到这一课,捧好你的书本,挺直你的腰杆,尽情地去读一读吧。 二、围绕“闹”字品读文章,自主阅读 (一)为什么“闹” 1.哪吒为什么要闹海? 2.指名交流: 3.真会发现,从你的回答中,老师还听到了两个好词,一个是“称霸一方”(多媒体出示:齐读),另一个是“兴风作浪”(多媒体出示:齐读)。 4.你是怎样理解“称霸一方”这个词语的? 5.是啊,龙王父子非常霸道,蛮横无理,经常胡作非为,欺压老百姓,简直就是一个地方的霸王,所以我们说是——“称霸一方”(齐说) 6.读到“兴风作浪”这个词语,你眼前仿佛看到怎样一幅画面? (二)怎样闹海 1.小哪吒又是怎样闹海的呢?让小朋友们自由朗读第二至四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可以圈画出一些关键词语,我们要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小组交流、讨论:小哪吒闹了几次?是哪几次? (1)“摇晃”是怎样的?(学生坐在自己位置上表演) (2)龙王吓了一跳,你猜他看到了什么? (3)你们描述的场景都是龙王的看到的,他还听到什么? (4)混天绫的威力可真大,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5)看到这些,听到这些,此时的龙王又是什么样子? (吓了一跳,他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我们再来读一读龙王的表现。 二闹打死夜叉 1.你觉得夜叉是一个怎样的人?(不仅长得丑,而且还心狠手辣) 2.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你从书上哪里看出来的? 3.面对一个小小的娃娃,夜叉却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而是举起斧头就砍,多么的残忍、霸道,看来,龙王他们还真是——称霸一方(出示词语)。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齐读。 4.那结果如何?(被哪吒打死) 5.是啊,哪吒凭借他的——机灵,把夜叉给打死了。默读课文,看看从哪些词语中可以读出哪吒的机灵,把它圈出来。 6.指名交流: 7.哪吒打夜叉费不费力?你又是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8.指名交流: 9.让我们再次来感受哪吒打死夜叉的精彩一幕。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闹大败三太子 裹住了三太子后,哪吒会对他说些什么呢? (三)结果如何 1.经过这么一闹,二闹,三闹,哪吒居然把龙王父子给制服了,这口憋好久的气终于出了。结果怎样?(齐读最后一小节) 2.小哪吒三闹东海,看到这儿,读到这儿,想到这儿,你有什么话要对小哪吒说吗? 3.让我们完整地把这个故事来读一遍。 三、复述课文,再次感受哪吒的勇敢 1.你们喜欢哪吒吗?喜欢这个故事吗?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部分内容,注意用上这些词语,把这部分内容讲同桌听一听。 2.学生练习复述课文。 3.指名按顺序复述课文。 四、拓展延伸: 1.你想知道《封神演义》中是怎样描写哪吒的吗?(出示《封神演义》第十二回《陈塘关哪吒出世》。) 2.教师绘声绘色地讲两个小节……欲知后事如何,请大家课后自己去读吧! | 出示词语: 胡 作 非 为 称 霸 一 方 兴风作浪 嗷 嗷 直 叫 随 即 掀 起 滔 天 巨 浪 机 灵 纵 身 朗读评价: 有进步就要表扬,(大家鼓掌)只有懂得欣赏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欣赏。 龙王有呼风唤雨的法力,当海边人们出海捕鱼的时候,他就刮大风,下大雨,有时一个浪头还会把人们的渔船淹没掉。 全班交流:板书: 大闹水晶宫 打死夜叉 大败三太子 一闹水晶宫 巨浪轰隆隆的声音,非常真切的感受。 ①“身子一闪”说明了反应快,很敏捷,机灵。还能从哪个词语中发现? ②能否给“随即”换个意思相近的词?“随即”就是立刻的意思,说明了哪吒动作迅速,很快。谁能把哪吒的机灵劲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③指导朗读。指名读,男女生读。 推荐阅读或者观看《封神演义》《西游记》和其他神话故事,如《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神农尝百草》《牛郎织女》等。 | 1.概括故事内容,整体回顾。 (1)分步回顾:哪吒闹海的原因 (教师随机板书或贴示:称霸一方 兴风作浪 治一治) 接着写了哪吒闹海的经过,根据提示说一说。(出示提示:他带着……来到……他一摆……便……一扔……便……一抖……便……) 最后写了哪吒闹海的结果,谁来说说结果怎样? (2)谁能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连起来完整地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2.引发矛盾,导讲故事。 怎样讲故事,你才爱听?(具体、生动,最好还能加上表情、动作,这样故事听起来就有味了。) 展开想象,导讲“一闹” 配音演读,导讲“二闹”。 合作演读,导讲“三闹”。 指名讲,师生点评。(针对态度、声音、熟练程度、神情、动作等进行评价。) | |
教学后反思 | 概述故事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需要着重培养的语文能力之一。这一环节的安排,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使学生获得整体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回顾。在此过程中,借助“分步策略”“关键词语提示”等为学生铺设台阶,降低了概括的难度,使训练更为扎实有效。 课文与孩子的旧知(故事书、影视作品中的《哪吒闹海》的情节)是有矛盾的,这通常是孩子的困惑之处。到底该信谁?孰是孰非?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虽然三年级的孩子还不能完全地领会,但是在阅读中学习汲取正能量应该是阅读之道。放眼生活,大量的“戏说”不也是孩子心头的一个结吗?与其遮遮掩掩,不如拿出来议一议、品一品,引领学生学会用心体会,用脑思考,学习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