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平面构成》-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2:21:03
文档

《平面构成》-教案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平面构成15材料班陈丹蓉2016-02-27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第1页15材料班平面构成使用教材:《平面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孙彤辉)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第1周星期二第1-4节2016年3月1日第1章构成基础概述第1次课题1.1构成的基本概念;1.2形态构成中的形态要素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七,课后小结。写是
推荐度:
导读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平面构成15材料班陈丹蓉2016-02-27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第1页15材料班平面构成使用教材:《平面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孙彤辉)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第1周星期二第1-4节2016年3月1日第1章构成基础概述第1次课题1.1构成的基本概念;1.2形态构成中的形态要素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七,课后小结。写是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平面构成

15材料班

陈 丹 蓉

2016-02-27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1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 第 2学期 第 1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3 月1 日

第 1 章 构成基础概述 

第 1次 课题 1.1构成的基本概念;1.2形态构成中的形态要素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构成基础,认识艺术形态的创造规律,解决由 ‘具象形态’到‘抽象形态’、由‘静止形态’到‘运动形态’、由面向对象到从无到有的创造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艺术形态的创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内容
说课:45分钟   

1.1构成的基本概念;  45分钟

1.2形态构成中的形态要素;  45分钟

1.3形态构成中的心理要素,观念转换。  45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构成的基本内容

难点:构成中的心理要素及观念的学习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理解概念。

四、教学过程
(1)说课:介绍课程的作用、学习的基本内容等;

(2)《平面构成》基本内容学习;

(3)形态构成中的形态要素;

(4)形态构成中的心理要素,观念转换;

(5)抽象定义以ppt图片、案例演示辅助理解;

(6)实例引入讲解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
六、作业及辅导   

1、名称解释1、练习1、练习2

2、平面构成肌理制作

七、课后小结: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2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 学年 第 2 学期 第 2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3 月8 日

第二章 平面构成

第2次 课题:2.1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一);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一)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认识点、线、面的构成规律,学习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练习、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与以后的设计中。 

二、内容
 2.1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一);90分钟

2.2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一); 45分钟

   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一)练习; 45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难点:点、线、面的构成练习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掌握。

四、教学过程
(1)构成的基本元素:点、线、面、体

(2)点的形象内容与练习

(3)线的形象内容与练习

(4)面的形象内容与练习

(5)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一)自然采集法

(5)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实际操作。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
六、作业及辅导   

1、点、线 、面的构成各一张。

2、用摄影的形式,运用点线面手法表现英文字母,两张。(摄影)

七、课后小结: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3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 学年第  2 学期 第 3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3 月 15日

第二章 平面构成

第3次 课题:2.1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二);2.2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二)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认识点、线、面的构成规律,学习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练习、掌握并能灵活运用与以后的设计中。

二、内容
2.1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二);  90分钟

2.2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二);  90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二——构成的表现形式

难点:平面采集与重构的方法练习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掌握。

四、教学过程
(1)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二——构成的表现形式

  (2)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二)——平面采集与重构的方法。

(3)平面采集与重构的作品欣赏。

  (4)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实际操作:运用以上的基本法则完成:

渐变 1张,重复1张

    (5)在熟悉过程中,利用堂上练习来让学生能够熟悉该课程对设计的有一定的了解,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去。

    (6)运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带入分析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
六、作业及辅导   

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实际操作:运用以上的基本法则完成:渐变 1张,重复1张

七、课后小结: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4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4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3 月 22 日

第二章 平面构成

第4次 课题:2.5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三);2.6 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三)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构成基础,认识艺术形态的创造规律,解决由 ‘具象形态’到‘抽象形态’、由‘静止形态’到‘运动形态’、由面向对象到从无到有的创造的基础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艺术形态的创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内容
2.5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三);  90分钟

2.6 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三);  90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平面采集与重构的方法。

难点: 平面采集与重构的应用。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掌握。

四、教学过程
  (1) 艺术大师塞尚的观念:一切自然形体都是由几何形态组合的。

  (2)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二)—— 采集与重构分类:

    1、自然形态的采集与重构

    2、人工形态的采集与重构

(3) 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处理方法

  (4)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实际操作:运用以上的基本法则完成:

继续完成自然、人工形态采集与重构2张

  (5)运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带入分析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
六、作业及辅导   

运用以上的基本法则完成: 继续完成自然、人工形态采集与重构张

七、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地了解平面采集与重构的方法与技巧。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5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5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3 月 29 日

第二章 平面构成

第5次 课题:2.7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一);2.8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二)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认识点、线、面的构成规律,学习平面构成的艺术手法,练习、掌握并将构成的表现形式灵活运用与以后的设计中。

二、内容
2.7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一);  90分钟

2.8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二);  90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构成的表现形式。

难点: 构成的表现形式的应用。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掌握。

四、教学过程
  (1) 平面的基本构成形式---渐变构成

  (2) 平面的基本构成形式---重复构成

  (3) 平面的基本构成形式---近似构成

  (4) 平面的基本构成形式---发射构成

   (5) 平面的基本构成形式---特异构成 

   (6) 平面的基本构成形式---对比构成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
六、作业及辅导   

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实际操作:运用以上的基本法则完成: 近似构成 1张, 特异构成 1张

七、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了解、掌握并将构成的表现形式灵活运用与以后的设计中。。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6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6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5年 4 月 5 日

第二章 平面构成

第6次 课题:2.9平面构成的运用 ;2.10平面构成运用于专业设计的案例剖析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学习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艺术手法,通过练习、案例剖析,掌握构成运用的方法。

二、内容
2.9平面构成的运用;  90分钟

2.10平面构成运用于专业设计的案例剖析;  90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平面构成的综合创意。

难点: 平面构成的综合创意应用。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掌握。

四、教学过程
(1) 平面构成综合创意应用例子欣赏

  (2) 平面构成的综合创意应用的方法

   (3) 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实际操作:平面构成的综合创意创作一张

    (4)在熟悉过程中,利用堂上练习来让学生能够熟悉该课程对设计的有一定的了解,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去。

    (5)运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带入分析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
六、作业及辅导   

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实际操作:平面构成的综合创意创作一张
七、课后小结:

在熟悉过程中,利用堂上练习来让学生能够熟悉该课程对设计的有一定的了解,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去。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7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7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4 月 12 日

第三章 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

3.1 讲授corelDRAW软件基础知识;3.2绘制基本图形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该课程为材料工程专业的基础课。通过《 coredraw平面设计应用 》 课程的教学,主要培养学生在图形绘制表现技能方面的能力。通过学习,训练学生掌握图形绘制的基本规律,了解图形绘制的变化与人类心理、生理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学生从事实际的设计制作而服务,为本专业将来专业设计的学习研究做必要而充分地准备。

二、内容
说课:45分钟   

1.1 讲授corelDRAW软件基础知识;  45分钟

1.2 corelDRAW工具箱;  45分钟

1.3 项目实例操作 。  45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corelDRAW软件基础知识

难点: corelDRAW工具箱使用方法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理解概念。

四、教学过程
(1)介绍课程的作用、学习的基本内容等;

(2 corelDRAW软件基础知识学习;

(3)corelDRAW工具箱使用;绘制基本图形

(4) 项目实例操作 ;

(5)学生通过项目实例实操掌握知识点。

(6)教师示范

(7)学生操作练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机房软件实操
六、作业及辅导   

用所学工具制作《夜里的城市》一幅
七、课后小结: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8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8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4 月 19 日

第三章 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

第8次 课题:3.3对象处理;3.4对象的组织和排序;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本单元主要熟悉运用贝塞尔工具结合形状工具,钢笔工具,渐变颜色填充对话框工具,文本工具,图框精确裁剪等工具。并且了解coreldraw在实际设计中的运用。

二、内容
3.1 曲线的控制和调整;45分钟

3.2 对象的基本编辑;45分钟

3.3 实例应用;45分钟

3.4 练习三 ;  45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本次课程教学重点为贝塞尔工具结合形状工具,图框精确裁剪工具。

难点: 实例应用操作方法

处理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讲授音乐会入场卷背景制作和绘制插画的基本轮廓。

四、教学过程
(1)曲线的控制和调整 ;

(2)对象的基本编辑 ;

(3)实例应用;

(4)教师示范;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机房软件实操
六、作业及辅导   

音乐会入场卷设计
七、课后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运用贝塞尔工具结合形状工具,钢笔工具,渐变颜色填充对话框工具,文本工具,图框精确裁剪等工具。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9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9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4 月 26 日

第三章 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

第9次 课题:3.5文本的处理;3.6轮廓的编辑与色彩的填充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主要用CorelDRAW软件中对文本的处理,学习设置文本的属性、格式化文本、处理段落文本、文本的特殊效果等知识点的讲解与师范操作,通过实例引入操作练习等加强巩固熟悉。 

二、内容
5.1 文本的属性; 45分钟

5.2 文本的特殊效果;45分钟

5.3 实例应用;45分钟

5.4 练习五 ;  45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文本的处理

难点: 文本的特殊效果等知识点的运用

处理方法: 学生根据示范,依照顺序进行有目的练习, 对于所学知识进行记录归纳.

四、教学过程
(1) 文本的属性 ;

(2) 文本、格式化、段落文本 ;

(3) 文本的特殊效果;

(4) 教师示范;

    (5) 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机房软件实操
六、作业及辅导   

制作潮汕盐焗鸡包装设计。

七、课后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CorelDRAW 12软件中对文本工具 学习设置文本的属性、格式化文本、处理段落文本、文本的特殊效果等知识点的讲解与师范操作,通过实例引入操作练习等加强巩固熟悉。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10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10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5 月 3 日

第三章 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

第10次 课题:3.7交互式工具;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主要用CorelDRAW软件中对图形的轮廓编辑及色彩的填充 ,编辑轮廓、色彩填充中的标准、渐变、图案、低纹交互式填充等知识点的讲解与师范操作,以及运用于平面图形的交互式工具的学习,通过实例引入操作练习等加强巩固熟悉。

二、内容
6.1 编辑轮廓与填色; 45分钟

6.2 实例应用; 45分钟

7.1 交互式调和工具及使用;45分钟

7.2 实例应用。  45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交互式工具的实例综合运用

难点: 交互式工具的使用原理

处理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讲授八个针对性实例制作和绘制插画的基本轮廓。巩固重难点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
(1) 编辑轮廓与填色 ;

(2) 实例应用 ;

(3)交互式调和工具及使用

(4)实例应用

(5)教师示范;

    (6)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机房软件实操
六、作业及辅导   

五色环绘制、足球绘制、室内空间绘制
七、课后小结:
通过本次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CorelDRAW 12 轮廓的编辑与色彩的填充 ,交互式填充工具等。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11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11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5 月 10 日

第三章 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

第11次 课题:3.8处理位图;3.9软件作业点评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本课程考核方式分平时与堂上考核两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软件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通过软件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进入到设计的课堂教学上来,通过实际项目的制作,考察学生的创作能力及思维 。

二、内容
制作一副海报设计 ;  180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海报中的特效必须制作出来

难点:能灵活熟练利用各种工具制作出海报中的各种效果。

处理方法:复习、记忆、笔记、寻找最快的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发考试题目;

(2) 学生利用软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效果制作;

(3)提出考试要求;

    (4)提出交卷的方式与要求。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机房软件制作 

六、作业及辅导   

制作一副海报设计
七、课后小结:
通过本次考核,主要考察学生对于软件操作能力的掌握程度,以及一些简单的设计制作,通过软件的学习,使学生真正进入到设计的课堂教学上来,通过实际项目的制作,考察学生的创作能力及思维 。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12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12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5 月 17 日

第四章 色彩构成

第7次 课题:3.1色彩构成的科学知识 ;3.2观察、记录自然中的色彩构成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
二、内容
3.1色彩构成的科学知识;  90分钟

3.2观察、记录自然中的色彩构成;  90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色彩的基础知识。

难点:色彩的构成方法练习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掌握。

四、教学过程
(1) 色彩是造型的重要要素之一

  (2) 色彩的三要素

(3)色彩作品欣赏。

  (4) 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实际操作:运用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完成:色彩推移1张

    (5)在熟悉过程中,利用堂上练习来让学生能够熟悉该课程对设计的有一定的了解,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去。

    (6)运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带入分析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
六、作业及辅导   

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实际操作:运用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完成:色彩推移1张

七、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地了解色彩的基础知识。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13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13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5 月 24 日

第四章 色彩构成

第8次 课题:3.3色彩的采集构成 ;3.4色彩的采集构成练习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色彩的采集构成方法 ,掌握色彩的采集构成方式 ,并通过 练习、掌握色彩的运用方法。

二、内容
3.3色彩的采集构成;  90分钟

3.4色彩的采集构成练习;  90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知识。

难点: 色彩的对比与调和的方法练习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掌握。

四、教学过程
(1)色彩的对比

  (2)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3)色彩面积对比练习,选用三-四色,做聚散弱、中散、四张。规格20cm×20cm

   (4)在熟悉过程中,利用堂上练习来让学生能够熟悉该课程对设计的有一定的了解,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去。

   (5)运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带入分析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
六、作业及辅导   

色彩面积对比练习,选用三-四色,做聚散弱、中散、四张。规格20cm×20cm

七、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地了解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基础知识。

第三章 平面软件CorelDRAW学习

第8次 课题:3.3色彩的采集构成 ;3.4色彩的采集构成练习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14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14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5 月 31 日

第四章 色彩构成

第9次 课题:3.5色彩的归纳与演绎 ;3.6配色构图的重点把握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 色彩的归纳与演绎 方法, 学习 配色构图的重点并把握 色彩运用中的混合搭配知识。

二、内容
3.5色彩的归纳与演绎;  90分钟

3.6配色构图的重点把握;  90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色彩的混合知识。

难点: 色彩的混合知识的方法练习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掌握。

四、教学过程
(1) 加法混合(加光混合)

  (2)、减法混合

(3) 中间混合

  (4) 空间混合,框架:18×18cm, 由局部到整体,一次性完成。

    (5)在熟悉过程中,利用堂上练习来让学生能够熟悉该课程对设计的有一定的了解,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去。

    (6)运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带入分析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
六、作业及辅导   

空间混合,框架:18×18cm, 由局部到整体,一次性完成。

七、课后小结:

在熟悉过程中,利用堂上练习来让学生能够熟悉该课程对设计的有一定的了解,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去。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15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15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6 月 7 日

第四章 色彩构成

第10次 课题:3.7色彩的情调表现 ;3.8色彩的情调表现练习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
二、内容
3.7色彩的情调表现;  90分钟

3.8色彩的情调表现练习;  90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知识。

难点: 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的应用。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掌握。

四、教学过程
(1) 一、自然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2) 二、传统民族文化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3) 三、现代艺术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4) 完成西方现代艺术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画面尺寸:16*16,任务数量:2幅,西方现代艺术抽象移植构成1幅。

    (5)在熟悉过程中,利用堂上练习来让学生能够熟悉该课程对设计的有一定的了解,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去。

    (6)运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带入分析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
六、作业及辅导   

完成西方现代艺术色彩的采集与重构, 画面尺寸:16*16,任务数量:2幅,西方现代艺术抽象移植构成1幅。

七、课后小结:

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地了解色彩的采集与重构知识愈技巧。

广 东 工 贸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教 师 授 课 教 案

第 16 页 

15材料班 平面构成   使用教材:《平面构成》 (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 孙彤辉)

2015--2016学年第  2 学期 第 16 周 星期二 第1-4节  2016年 6 月 14 日

第五章 平面构成综合作业考核

第16次 课题: 平面构成综合作业考核----T恤设计

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

七,课后小结。写是只写序号后即写该项内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平面构成综合作业考核,检验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考核评定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准。

二、内容
平面构成综合作业考核----T恤设计;  180分钟

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
重点: T恤设计的主题与图形设计

难点: T恤设计中材料的综合运用与空间思维能力表现 

处理方法:以案例剖析学习方法,通过练习掌握。

四、教学过程
(1) T恤设计的主题与图形设计

  (2) T恤设计中材料的综合运用与空间思维能力表现

  (3)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讨论并实际操作:运用以上的基本法则完成:

T恤设计与制作

    (5)在熟悉过程中,利用堂上练习来让学生能够熟悉该课程对设计的有一定的了解,并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其他项目中去。

    (6)运用多媒体演示,案例带入分析

五、教具,课件及挂图
多媒体课件,绘画材料,摄影
六、作业及辅导   

T恤设计与制作考核

七、课后小结:
通过平面构成综合作业考核,检验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考核评定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与水准。

文档

《平面构成》-教案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平面构成15材料班陈丹蓉2016-02-27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授课教案第1页15材料班平面构成使用教材:《平面构成》(湖北美术出版社,编写孙彤辉)2015--2016学年第2学期第1周星期二第1-4节2016年3月1日第1章构成基础概述第1次课题1.1构成的基本概念;1.2形态构成中的形态要素教案内容:一,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二,内容及课时分配;三,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四,教学过程(也可另用备课纸);五,教具,课件及挂图;六,作业及辅导;七,课后小结。写是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