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 | 审核时检查内容 | 环境管理体系需准备的主要证据资料 |
行政部(或办公室、综合部等) | 文件控制 | 文件控制程序 |
受控文件清单(包括外来文件清单) | ||
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 ||
文件更改记录(体系文件有更改时) | ||
相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一览表 | ||
记录控制 | 记录控制程序 | |
记录一览表 | ||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规定 | |
岗位职务说明书(或岗位任职要求) | ||
培训计划 | ||
培训记录表 |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如电工、焊工、司炉工、叉车工、起重机械操作工) | ||
环保部(未设置专门的环保部,可能纳入办公室、综合部管理) | 环境因素识别、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程序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 ||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 | ||
环境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 | ||
应急准备与响应 | 潜在紧急情况识别程序 | |
应急预案(如火灾应急预案等) | ||
消防演练计划、演练报告、演练照片/实际发生过的应急响应记录 | ||
各场所配备数量适宜、能有效使用的消防设施 | ||
环境监视和测量 | 环境监视和测量的有关规定 | |
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98年以后的新改扩建项目) | ||
主要污染物(废水、废气、烟尘、厂界噪声等)排放达标的环境监测报告(外部第三方监测) | ||
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统计 | ||
主要环境因素控制情况的定期检查记录 | ||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获取识别程序 | |
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清单 | ||
合规性评价 | 合规性评价程序 | |
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记录 |
生产部门(如生产部、生产技术部等) | 设备管理 | 特种设备备案登记证、定期检验报告(如行车、锅炉、电梯等)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 | 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 |
环保设施的运行规定 | ||
现场废水、废气、噪声、粉尘、固废的排放点有必要的环保治理设施,控制良好,最好有相应的控制记录 | ||
质量管理部门(如品管部、质管部等) | 认证范围内产品中的有害物质限量符合要求的检验报告 | 当客户或法规、产品标准有要求,提供企业产品符合环保要求的检验报告(如供应商提供的原辅材料符合环保的质保书、企业产品接受主管部门抽检或委托外部检验机构检验表明有害物质符合限量要求的检验报告)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 | 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 |
本部门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 ||
采购部门(如采购部等)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 | 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
本部门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特别是对供应商施加环境影响的证据(可以体现在采购合同、采购协议或相关方告知书中) | ||
原辅材料符合环保要求的检测报告(当客户或法规有要求时需提供) | ||
业务部门(如业务部、市场部等)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 | 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
本部门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 ||
设计开发部门(如设计部、开发部等)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 | 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设计过程应考虑原材料、生产工艺、产品生命周期对环境的影响) |
本部门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 | ||
仓储部门(如仓储部、各原辅料/半成品/成品仓库等)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 | 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
本部门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特别是仓库的消防管理、危险化学品仓库的管理 | ||
财务部门 | 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 | 本部门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清单 |
本部门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公司环保投入情况 | ||
高层管理(如总经理、管理者代表、副总经理等) | 资质材料 | 有效期内的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排污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 |
环境方针和目标 | 公司整体环境方针目标及实现情况 | |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 每年至少一次内审的资料(内审计划、内审检查表、不合格报告、内审报告等) | |
管理评审 | 每年至少一次管理评审的资料(管理评审计划、各部门管理评审汇报资料、管理评审报告等) |
2、各部门参照上述要求整理好本部门的文件、记录资料等证据,确保现场审核时能快速取阅;
3、请安排好认证审核组的接送、食宿,确定联络部门或人员,并营造良好的审核气氛;
4、厂区、车间现场整理、整顿,最好实施5S活动(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