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设计方案 | |||||
| 课题名称 |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 ||||
| 姓名 | 凡占果 | 工作单位 | 魏县第五中学 | ||
| 年级学科 | 高一美术 | 教材版本 | 人民版 | ||
| 一、教学内容分析:古代中国画一课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一课,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艺术精髓的关键,为此花了大量的时间准备课件及相关材料来学习者一课。 | |||||
| 学情分析:本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艺术阅历浅,理解力有限,所以在学习这一课时,应把教学内容简单化,如何能深入浅出并提起学生兴趣是经常考虑的问题。 | |||||
|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画的含义及内容;2,知道中国画的一些简单技法(如工笔重的渲染,分染等,以及山水常用的皴擦);3;了解中国画的历史脉络及重要的各领域有代表性的画家;4:在了解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祖国艺术的自豪热爱。 | |||||
| 重点难点:了解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皴及白描技法。 | |||||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上课前督促学生多做相关知识的查阅,了解,学习实践的环节需要考虑到学生的笔墨准备情况。 | |||||
| 四、教学过程:1、多媒体出示中国画图片导入新课:同学们这样的画我们都很熟悉,他就是我们的艺术国粹-------中国画。那么什么事中国画呢?谁能给她下个定义吗?(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回答)。 2、绘制一幅中国画,我们都需要哪些工具呢?(教师可由学生回答简单引申笔墨纸砚知识) 3、多媒体出示中国画历史发展简略图。 4、大家绘画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绘画的实用功能——课题人物画)。 5、赏析最早的人物画(《人物龙凤图》,《人物御龙图》)。 6、赏析历史最有代表的人物画(多媒体出示图片)。 7、讨论:古代人物画有什么特征?(主要人物大,次要人物小——政治从属。)可结合西方绘画探讨封建时代的特征。 8、多媒体出示图片:赏析古代山水画《洛神赋》,鼓励提问学生讲述洛神赋的故事。 9、赏析最早的山水画《游春图》,讲述中国山水画三远法,引导学生理解平远,高远,深远。——《林泉高致》。 10、赏析历代山水名画,理解古人的田园情。 (延伸学习:古代文人画) 11、小组合作探讨: (1)、早期中国山水画与宋元时期有什么不同? (2)、两宋时期的山水画各有什么特点,结合其他学科知识探讨其形成原因? 12、古代风俗画的杰出代表——《清明上河图》。 13、花鸟画赏析 赏析历代花鸟画代表作,引导学生理解古代花鸟画的象征意义及作品价值。 14、根据这些作品我们可给中国画分一下类。(多媒体出示)。 15、学习实践: (1)、挑选一幅喜欢的中国画作品,向同学们讲解、赏析。 (2)、准备笔墨,小组合作临摹一幅中国画作品,深入了解中国画的技法,内涵,培养学习兴趣。 课堂小结: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国的艺术作品也如大海一样深不可测,我们今天所了解的也只如沧海一粟,有兴趣的同学我们继续探讨,也希望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意识和责任去保护祖国的艺术,在艺术中,愿我们一同成长。 | |||||
|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多媒体赏析结合学生动手实践。 | |||||
| 教师活动 | 预设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多媒体出示图片 | 看到作品惊呼古人成就 | 激发学生兴趣,热爱祖国艺术 | |||
| 三远图的山水画 | 学生疑惑惊叹 | 解决难点重点 | |||
| 指导学生临摹中国画作品 | 反应技法不好掌握 | 了解中国画,敬佩古人智慧 | |||
| 六、教学评价设计 1、课堂参与的积极性:量化分(1)认真听讲1分(2)积极参与讨论或回答问题2分(3)课堂提出有建设性的问题和建议3分 2、作业与实践:所在小组的作品入选前三名,小组成员均可获得1分加分,否则不加分。 | |||||
| 七、教学板书 | |||||
| 八、教学反思: 课堂开始的中国画工具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很大兴趣,都在七嘴八舌的讨论,为接下来的课堂作了成功的铺垫,理解三远法的时候确实遇到了一些困难,因为西方的透视法其实已经先入为主了,导致学生对老祖宗的东西却陌生到望而却步,课件中有关三远法的作品太少,课后及时补上。 个人认为最需要改进的一个环节是实践性的环节,首先学生对艺术品的储备量太少,不足以向大家做出一个完整有力的评述,其次临摹作品时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有的学生准备不是很充分,即使课前做了很多讲解要领,也显得非常生疏,与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有点貌合神离。这两点是特别要思考的地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