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03光电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2:22:31
文档

03光电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工程编号:JH/TX003光电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京沪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第八工区施工项目部2010年6月发布2010年6月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工程光电缆的运输和敷设的全过程。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该项施工作业进行前应认真阅读并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安全保证措施。2.2外业技术准备该项安装作业进行前应收集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
推荐度:
导读京沪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工程编号:JH/TX003光电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京沪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第八工区施工项目部2010年6月发布2010年6月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工程光电缆的运输和敷设的全过程。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该项施工作业进行前应认真阅读并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安全保证措施。2.2外业技术准备该项安装作业进行前应收集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工程

                                          编号:JH/TX 003

光电缆敷设施工

作业指导书

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

京沪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第八工区施工项目部

2010 年 6月 发布        2010 年 6月 实施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铁路工程光电缆的运输和敷设的全过程。

2作业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该项施工作业进行前应认真阅读并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安全保证措施。

2.2  外业技术准备

该项安装作业进行前应收集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资料,包括光电缆敷设径路情况等。

3技术要求

3.1  光、电缆应按芯线领示色排列确定A、B端,敷设时端别朝向应一致, A端朝铁路上行方向,B端朝铁路下行方向。光缆进站及基站要实现双路由敷设。

3.2  光、电缆敷设时应根据具体环境条件选择合适的接头位置。

3.3  施工中宜整盘敷设,不得任意切断光、电缆。

3.4  施工中应保证光、电缆外护(层)套不得有破损,缆两端头密封性能良好。

3.5  敷设过程中最小弯曲半径光缆不应小于护套外径的20倍,电缆不应小于护套外径的15倍。

3.6  光、电缆敷设时的张力、扭转力、侧压力应符合工厂规定;牵引力不应大于光缆允许张力的80%,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构件上。

3.7  施工过程中,应避免光、电缆受冲击力和重物碾压。不得使光缆变形;当发现变形时,应进行护套密封性检查及光缆衰减性能和电缆绝缘性能的检查测试。

3.8  长途直埋光、电缆的埋深深度(见表1.1)

表1.1    长途直埋光、电缆的埋深(单位:m)

序号敷设地段埋深
1普通土、硬土≥1.2

2半石质(砂砾土、风化石等)≥0.9

3全石质、流砂≥0.7

4水田≥1.4

5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1.2

6穿越沟、渠≥1.2

7市区人行道≥1.0

8铁路

路肩

普通土、硬土、半石质≥0.8

全石质≥0.5

3.9  地下直埋长途光、电缆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间距(见表1.2)

3.10  地下直埋长途光、电缆防护

(1)穿越铁路和主要公路用钢管防护、一般公路及农村车道可用水泥槽或硬塑料管防护。

(2)埋设在路肩及其他困难地段不符合上述标准时,应设适当防护。

(3)直埋确实有困难的断沟可用钢管防护。

(4)穿越居民区密集的城镇及动土较多的地段,可用红砖(或水泥砖)防护。

(5)穿越或沿靠山涧、水溪等易受冲刷的地段时,宜采用漫水坡、挡土墙或水泥槽防护。

(6)通过隧道及明洞时应采用水泥槽防护。

(7)通过坡度大于30度坡长大于30m地带,宜采用“S”形方式敷设防护。

(8)通过铁路桥梁时,应充分利用预留的沟槽,无预留条件时,可分别采用槽钢或钢管防护,并考虑温度变化和震动影响。

表1.2地下直埋长途光、电缆与其他建筑物的最小间距(单位:m)

序号建筑设施类型最小间距附注
平行时交叉时
1直埋

电力

电缆

35kv以上

0.50.5(0.25)

35kv及其以上

2.0(1.0)

0.5(0.25)

2市话管道边线0.5(0.25)

0.25(0.15)

3

一般地段1.0(0.5)

0.5(0.15)

特殊困难地段0.50.5(0.15)

4

管压小于300kpa

1.0(0.5)

0.5(0.15)

管压300—800kpa

2.0(1.0)

0.5(0.15)

5热力管、排水管1.0(0.5)

0.5(0.25)

应采取隔热措施
6高压石油、天然气管1.00.5应考虑防蚀措施
7污水沟1.50.5
8房屋建筑红线(或础)1.0
9水井、坟墓边缘3.0
10积粪池、厕所、粪坑等3.0
11大树

树干边

市内0.75
市外2.0
注:地下光、电缆外加保护措施时,可采用括号内的数字。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4.1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径路复测→光电缆配盘→光电缆运输→光电缆敷设→光缆防护

4.2  工艺流程

5施工要求

5.1  施工准备

在施工未开工前,根据施工设计文件及有关设计函文。积极办理如下对外事宜的联系工作:

5.1.1 在市区或县城区范围内的径路施工,必须取得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发放的施工执照(或许可证);在交通繁忙处施工应取得交通部门同意。

5.1.2 在路肩或路基范围内施工,应事先与工务部门联系,并签订协议后方可施工。

5.1.3 在穿越铁路车站站台时,应与车务部门或建筑段联系。

5.1.4 在需砍伐或毁坏树木,损坏农作物时,应事先做好联系,并妥善处理好赔偿工作。

5.1.5 当光、电缆需通过铁路、公路、桥梁河堤等,应与上述有关部门联系,并取得同意后施工。

5.1.6 在电气化铁路区段路肩上敷设时、宜在接触网杆、塔立起后进行,不宜交叉施工。

5.2  径路复测

5.2.1 径路复测的内容

(1)实地测量区间的总长度(包括各种余留);

(2)调查线路通信槽道贯通情况;

(3)调查区间无线基站位置、区间中继站位置及机房情况;

(4)调查施工区段直埋线路、站场、进城段通道状况,既有线地下管线状况;

(5)调查沿线各车站通信设备所涉及机房,如通信机房、信号机房、变电所等土建情况(包括供电、内装修、环境要求等);

(6)调查施工线路沿线道路交通状况。

5.2.2 径路复测完毕,应及时形成施工调查报告和径路复测台账,并确定单盘光电缆采购长度。

5.3  光电缆配盘

5.3.1 光缆配盘

(1)干线光缆配盘应根据通信机房、区间无线基站、信号中继站等位置和径路长度,选择合适的光缆盘长,确保光缆分歧接头落在上述设备机房附近。

(2)尽量按出厂盘号顺序排列,以减少光线参数差别所产生的接头本征损耗。非出厂盘号顺序排列时,相邻两盘光缆的光纤模长直径之差应小于1μm 。

(3)在既有线敷设的光缆,光缆配盘时接头位置不应落在河流、公路、桥梁等位置上;光缆接头位置应该满足安全要求并考虑维护需要。配盘时还应该根据光缆盘长和路由情况,尽量做到不浪费光缆和减少接头。

(4)应尽量避免短段光缆;短段光缆长度一般不小于200m。

5.3.2 电缆配盘

(1)为降低近端串音,应将电容耦合K1和对地电容不平衡值最小的低频四芯电缆单盘配在近端。将K1、对地电容不平衡值较大的低频四芯电缆单盘配在线路中间。

(2)考虑到客运专线低频四芯电缆线路不作交叉,K、对地电容不平衡值符号相反的单盘,应放置在相邻的位置以达到互相抵消,降低串、杂音。

5.4  光电缆运输

5.4.1 光、电缆运输宜采用长途直达运输,将光、电缆直接从生产地运抵现场屯放地。

5.4.2 光、电缆运输作业时应使用吊车或叉车,当使用跳板时应小心装卸,严禁将光电缆从车上直接推落到地。

5.4.3 滚动缆盘时,必须顺盘绕(箭头)方向,并只能做50m以内短距离滚动,当滚动距离大于50m时应使用运输工具。

5.4.4 光、电缆运输时,应将缆盘固定牢固,不得歪斜和平放。

5.4.5 卸盘地点应根据径路上障碍情况。盘长配盘、敷设方法、支盘地形条件以及缆盘的安全等因素综合考虑。

5.4.6 光、电缆运输到工地后应对照运单检查标记、端别、盘号、盘长、包装有无破损、缆身外观有无损坏、压扁等,并作出记录;对包装有严重损坏或外护层有损伤时,应详细记录,并汇报项目技术主管。

5.5  光电缆敷设

5.5.1 敷设要求

(1)按施工规范要求做好接头点、中继站引入、进局引入口、通过河流、大桥、隧道等处光、电缆余留。

(2)敷设前需核实对盘号、盘长,确认A、B端,A端均应朝上行方向。 

(3)放置缆盘、支架,支起缆盘,拔去盘缆上的钉子。

(4)施工人员应根据缆的重量按间隔排开;当人力不够时可采用“8”字形盘绕,分头敷设,行进速度要均匀、步调一致。

(5)使用机械牵引时,如没有牵引环的缆应装上专用的牵引夹具或电缆牵引套,并保持匀速。

(6)施工中应保证光、电缆外护层(套)完整无损坏,不得出现急弯、扭转等现象,弯曲半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光缆外径的20倍。敷设中加强前、中、后的通信联络,做到统一指挥,保证敷设质量。

(7)拐弯处,穿越防护管前后应放置防护装置,使缆顺利通过防护管口设喇叭防护瓦,以免卡伤缆的外护套,两侧设专人防护。

(8)敷设在沟中的缆应自然弯曲,应力释放。遇有弯曲拱起现象应放平;同时做好各项检查工作:余留、防护是否符合要求,缆身外护层(套)是否受伤,隐蔽记录是否齐全。

(9)长途光、电缆接头位置应避开桥上、水下等处,敷设过程中不得使缆受冲击和重物碾压,不得使缆变形。

(10)当有两条及以上光电缆同沟敷设时应同底同期敷设、先敷设电缆、后敷设光缆、在同沟中应平行排列。

5.5.2 管道光电缆的敷设

(1)管道光缆敷设前应作好下列工作准备:

a.按设计要求核对光、电缆占用的管孔位置。

b.管孔应逐段试通清扫,清洁后的管孔应用试通棒检查达到合格。

c.对人井位置、人井间距、转弯角度、管孔分布和水平高差等情况应做充分调查,确定敷设方法。

(2)砼或PE管道在敷缆前应在管孔中布放塑料(PVC)子管。子管的布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a.布放塑料子管的环境温度应在-50℃~35℃间。

b.连续布放塑料子管的长度、不宜超过300m。

c.牵引子管的最大拉力,不应超过管材的抗张强度,牵引速度要求均匀。

d.穿放塑料子管的管孔应安装固定子管的固定架。

e.塑料子管在管道中不得有接头。

f.塑料子管布放完毕应将管口作临时堵塞,本期工程不用的子管必须在管端安装堵头。

(3)敷设光、电缆时缆盘和绞盘应放在井上放靠敷设方向的一侧。

(4)当光、电缆一次牵引长度过长时或径路急转弯时,应采取“∞”字形盘绕法分段敷设。

(5)光、电缆经过的全部人井处应设人监管,发现问题及时向指挥人员联系终止牵引。

(6)光、电缆穿入管孔,应采用导引装置或喇叭口保护管,不得损伤光、电缆外护层。

(7)光、电缆在管孔内不得有接头,光、电缆在人孔中穿过应有0.5~1m/孔余留,接头处在人孔中余长光缆6~8m电缆为3~5m,光、电缆和接头应放在人井铁架上予以固定保护。

(8)完成敷设工作后,应检查人井中的敷设余量和弯曲半径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后管孔进出口应封堵密封;人井内光、电缆应有识别标志。

5.5.3 架空光、电缆的架设

(1)架空光、电缆杆路建设方式、吊线、拉线等应符合设计规定。

(2)光、电缆架挂前应检查吊线用钢绞线有无伤痕;锈蚀等缺陷,绞合应严密、均匀、无跳股现象;架挂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吊线夹具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端正;应做好杆面径路的调查工作。检查有无跨越障碍,以确定布放方式。

(3)布放架空光、电缆时有条件应采用吊上挂设法,将光、电缆盘支起并固定在汽车上或轨道车上,通过移动滑轮组由人力牵引随车前进将光、电缆挂上。

(4)当地形条件不允许时,可采用机械牵引架挂法。架挂时每隔10-15m设滑轮,通过牵引光、电缆进行架挂,牵引最大速度为15m/min并应保持匀速,不得突然启动或停止。

(5)当光、电缆较长时或转弯角度过大时,可采用“∞”字形盘绕法由中间向二端架挂。

(6)中负荷区、重负荷区和超负荷区布放吊挂架空光、电缆,应在每根杆上作余留,轻负荷区应每隔3~5m杆档作一次余留,光、电缆在杆上的余留应用聚乙烯管加以保护(见下图)                     

(7)挂钩间隔一般为500±30mm,挂设后的光、电缆垂度应符合设计规定。

(8)架空光、电缆引上的安装保护见下图

  

(9)架空光、电缆线路在分歧杆、引上杆、终端杆、角深大于1m的角杆及直线路每隔5~10根杆应装设避雷地线。

(10)当架空光、电缆与电力线距离不足0.6m或因地形与电力线路的垂直交叉距离不符合规定时,应用胶管或竹片包扎保护,其保护长度应从交叉点向两端各伸出1m。

5.5.4 光电缆余留

(1)接头处两条光缆重叠5~7m。两条电缆重叠3m。

(2)接头处接续后余留光缆2~3m、电缆2~3m。

(3)中继站引入口处两侧各余留光、电缆2~3m。

(4)通信站引入口处余留光缆3~5m电缆2~3m。

(5)穿越30m以上的河流(本缆)两岸各余留1~5m。

(6)200m以上的大桥两端光、电缆各余留1~3m;钢结构桥梁每个伸缩缝光、电缆余留不少于0.5m。

(7)穿越250~500m隧道两端各余留1~3m、500m及以上隧道应在一侧大避车洞内适当预留光、电缆。

(8)光、电缆穿越滑坡、塌方、铁路及有展宽公路规划地段作适当预留。

(9)光、电缆余留长度可根据设计图纸要求适当调整。

6劳动组织

6.1  施工劳动组织应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对机械、工期以及人员进行合理配置。

6.2  作业人员配备表

负责人1人

施工组长2人

专兼职安全员1人

专兼职质量员1
施工操作人员30~40人

其中负责人、施工组长、专兼职安全员、质量员必须由施工企业员工担任,有关人员须持有相应的上岗证,其他人员可根据工期等情况进行调剂。

7材料要求

7.1  核对光电缆的盘号、型号、规格、盘长、端别、数量,外包装无破损、线缆无损坏、压扁等情况。

7.2  根据电缆出厂记录并参照实物,检查光电缆程式、光纤、金属缆芯、绝缘介质、加强芯、屏蔽层、色谱标识及其他机械物理特性应满足设计要求

7.3  光缆单盘固有传输衰耗应满足设计要求。

其他要求参见《光电缆单盘测试作业指导书》。

8设备机具配置

序 号

名  称

规  格

单  位

数  量

1缆盘支架1
2钢锯弓2
3热缩材料若干
4喷灯1
5对讲机6
6盖板掀揭工具4
7防护材料根据情况定
8扁铲根据情况定
9通信工具根据情况定
10防护旗红、黄根据情况定
9质量控制及检验

9.1  施工前务必做好一切对外联系工作。

9.2  严格按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开挖。

9.3  做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质量宣传教育、技术交底,避免损坏一切地上、地下既有设施。

9.4  做好对作业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的强化工作,避免安全和质量事故。

9.5  在通过铁路车站及铁路站场区段时,应及时与信号工区联系,了解信号电缆走向,以防挖坏信号电缆。一旦挖坏,应及早报告,减少损失。

9.6  敷设后的光、电缆不得裸露在外,防止发生意外。

9.7  敷设后,应及时做好由业主委派的监理人员对隐蔽记录的签认工作。

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  安全要求

10.1.1 在进行此项工作前应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制定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登高作业人员应持有有效证件上岗。

10.1.2 施工时按要求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品,现场工具、机械、设备应能正确使用。

10.1.3 施工区域两端应设警示标志,并安排安全员进行防护。

10.2  环保要求

10.2.1 路基段槽道内清理出的杂物放在远离线路5米开外;桥梁上把杂物丢到桥下,注意不要伤到人或其它物件;隧道内把杂物运出隧道,不得遗弃在隧道内;

10.2.2 施工完毕清扫施工现场,做到人走料清场地净。

文档

03光电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

京沪高速铁路通信系统工程编号:JH/TX003光电缆敷设施工作业指导书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京沪高速铁路四电系统集成第八工区施工项目部2010年6月发布2010年6月实施1适用范围适用于铁路工程光电缆的运输和敷设的全过程。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该项施工作业进行前应认真阅读并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对相关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熟悉有关规范及技术标准,制定安全保证措施。2.2外业技术准备该项安装作业进行前应收集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