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办[2012] 37号
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保证企业在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的情况下正常、安全的进行生产工作,并尽快的恢复,特制订该制度。
2 适用范围
企业内部,所有有关人员、机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环境变更情况。
3 职责分工
3.1 综合办公室负责人员变更时的相关培训及考核。
3.2 安全部负责与安全相关的教育及项目变更后的危险、隐患调查及控制措施制订。
3.3 安全部负责与安全相关的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及相关环境变更时的审查及审批工作。
4 管理内容
4.1 人员变更管理
4.1.1 领导管理层人员变更,需及时补充,签订责任状,进行上岗培训教育。
4.1.2 安全主管、安全员变更,需及时补充,签订责任状,并到管理部门报名参加业务培训,获得安全员资格证书,方能上岗。
4.1.3 技术人员变更,需要进行技能考核和岗前培训教育。
4.1.4 新工人上岗,需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即厂级安全教育、车间级安全教育和岗位(工段、班组)安全教育,并进行考核。
4.1.5 换岗复工人员,需从新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进行考核。
4.1.6 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变更,需进行体检,办理操作证,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并进行考核。
4.2 机构变更管理
4.2.1 管理部门变更,需及时补充,签订责任状,并传达相关规章制度。
4.2.2 生产班组变更,需及时补充,签订责任状,并传达相关规章制度。
4.2.3 不能随意进行机构变更。
4.3 工艺和技术变更管理
4.3.1 对变更环节进行评估、评价,组织建立管理档案。
4.3.2 完善新工艺以及新技术的安全性与标准化。
4.3.3 在员工之中开展“四新教育”,即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时或员工调换工种时,进行新操作方法和新工作岗位的安全教育。
4.4 设施变更管理
4.4.1 建立档案,完善设备、设施变更手续。
4.4.2 对变更的设施进行审批和验收管理,并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产生的风险和隐患进行辨识、评估和控制。
4.4.3 变更安全设施,在建设阶段应经设计单位书面同意,在投产后应经安全管理部门书面同意。重大变更的,还应保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备案。
4.5 作业过程变更管理
4.5.1 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进行危险辨识,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4.5.2 建立管理档案,对作业过程进行安全现状评价,保障作业过程的安全。
4.6 环境变更管理
4.6.1 严格执行“三同时”管理制度,即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4.6.2 合理布局,保证事故的应急管理、安全救护和疏散条件。
4.6.3 保证通道、设施的标志规范。
4.6.4 变更前做好审批、申报工作,不能随意违建、改建。
4.6.5 充分调查、了解周边环境状态,一面造成建成后变更,造成财产损失。
5 使用表单
工艺、技术、设施、作业过程变更申请表
7 附件或附录
XXXXXX有限公司
2012-6-16
抄送公司领导;安全领导小组成员; 发公司各部门、车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