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三年级语文 24.古今贤文1 修身篇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9 02:58:09
文档

三年级语文 24.古今贤文1 修身篇

24.古今贤文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古人如何修身养性、规范言行举止的。2.学会认识、会读本课的7个生字。3.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教学重点:理解贤文的句子意思。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懂得修身、保健的道理。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班班通。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播放古今贤文修身篇音频资料,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生答师结,师:今天我们学习《古今贤文》,了解古人是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修身养性的。二、整体感知课文1.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推荐度:
导读24.古今贤文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古人如何修身养性、规范言行举止的。2.学会认识、会读本课的7个生字。3.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教学重点:理解贤文的句子意思。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懂得修身、保健的道理。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班班通。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播放古今贤文修身篇音频资料,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生答师结,师:今天我们学习《古今贤文》,了解古人是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修身养性的。二、整体感知课文1.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4.古今贤文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古人如何修身养性、规范言行举止的。

2.学会认识、会读本课的7个生字。

3.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教学重点:理解贤文的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懂得修身、保健的道理。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班班通。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播放古今贤文修身篇音频资料,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生答师结,师:今天我们学习《古今贤文》,了解古人是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修身养性的。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解决本节课生字词:

墨(mò) 戒(jiè) 逆(nì) 寝(qǐn) 锻(duàn) 炼(liàn) 腐(fǔ) 

读准这些字的读音:前鼻音“寝 锻 练”。

指导写生字:戒(提示不要忘记写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修身篇》讲了如何修身养性?《保健篇》主要讲了如何保健身体?

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修身篇》告诉我们要多结交好的朋友,要有自知之明,要学会借鉴别人,有错就改,多听忠言劝告。

《保健篇》告诉我们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经常锻炼身体,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

三、理解课文内容

(一)学习《修身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出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怎么理解这句话?

朱:朱砂,红色的颜料;  赤:红色

该条成语出自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意思是挨着什么人学什么,靠着朱砂会变红,靠着墨的会变黑。指客观环境对人有很大影响。

(2)“梅贵高洁,人贵自知。”告诉我们什么?

梅花的可贵之处在于的它的高贵气节,人的可贵之举在于对自己有个正确的判断。

(3)“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执行体;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说明了什么道理?

    用铜做镜子,可以整理好一个人的穿戴;用历史作为镜子,可以知道历史上的兴盛衰亡;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他人的是非成败,自己可以反思借鉴。

(4)这一自然段,说明了几个意思?

①多多结交好人做朋友。②要有自知之明,明白自己的优缺点。③学习借鉴别人,有利于自己,少犯错误,少走弯路。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是什么意思?

孰:谁; 加:加以; 勉:勉励

人不是圣人,怎能做事没有错误呢?假使有了错误就及时改正,没有错误也要谦虚不断勉励自己。

(2)“见微者著,防微杜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说什么?

微:微小、细微; 著:结果; 杜:杜绝; 渐:萌芽、刚开始的状态;戒:警戒;

要善于发现错误的苗头,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知道的就没有不说的,说的就会全部说出。说的人没有过错,但是听的人要引以为戒。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是说明什么道理?

苦口的药虽然让人难以下咽,但却有利于自己痊愈;逆耳的话虽然有点伤人,但却能帮助我们规范一言一行,使我们更快进步。让我们多听进一些不动听,但是有利于我们的话,告诫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

四、课堂小结。

文档

三年级语文 24.古今贤文1 修身篇

24.古今贤文教学目标:1.读懂课文内容,学习古人如何修身养性、规范言行举止的。2.学会认识、会读本课的7个生字。3.理解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教学重点:理解贤文的句子意思。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懂得修身、保健的道理。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班班通。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播放古今贤文修身篇音频资料,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生答师结,师:今天我们学习《古今贤文》,了解古人是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修身养性的。二、整体感知课文1.让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