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 级: | 内部 |
阶 段: | |
版 次: | A |
软件开发计划
项目编号-RJJH
共13页
XXXX公司
XXXX年XX月
产品(外部)型号+产品(中文)名称
软件开发计划
项目编号-RJJH
编 制 | |
审 核 | |
批 准 |
修改页
本文件版本情况如下:
版次 | 修改原因 | 修改内容 | 修改人 | 日期 |
1.1 标识
本文档适用于产品(外部)型号+产品(中文)名称,产品(中文)名称的软件包括:产品(中文)名称软件。
1.2 系统概述
产品(中文)名称是为XX单位配套的产品,主要完成XX、XX、XX功能。
根据《XX技术协议》和《设计和开发任务书》的要求,XX软件包括如下几个软件:
a)XX软件:实现XX功能;
b)XX软件:实现XX功能;
c)XX软件:实现XX功能。
产品(中文)名称软件的研制过程与产品研制周期保持同步,随产品交付用户。
项目的需求方:XX。
项目的开发方:XXXX。
项目保障机构:XX软件由XX负责开发,XX负责软件测试,XX负责软件质量保证,XX负责软件的配置管理,并全程监控软件研制的全过程。
1.3 文档概述
本文档对产品(外部)型号+产品(中文)名称软件的开发活动进行策划,策划了软件主要开发过程,对软件开发活动进行了详细分解,根据技术协议(或软件研制任务书)和要求制定了软件开发进度计划,明确了软件开发活动所需资源,制定了软件开发过程中应遵循的准则和方法,以保证软件项目开发活动规范、有序。
本文档作为产品(中文)名称软件开发的顶层文件,是产品(外部)型号+产品(中文)名称《设计和开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其相当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要求,对本文档的使用应遵循与此相应的相关保密性和安全性规定。
1.4 与其它计划的关系
本文档是XX软件的开发计划,应循有关软件研制过程规范及有关规定,在内容上应与产品(中文)名称《设计和开发计划》、《XX软件配置管理计划》协调一致。
2 引用文档
下列标准和文件中的有关条款,通过引用而成为本计划的条款。对于注明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计划,但提倡使用本计划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对于未注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计划。
GJB 437 《军用软件开发规范》
GJB 438B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GJB 439 《军用软件质量保证规范》
GJB 1091 《军用软件需求分析》
GJB 2115 《军用软件项目管理》
GJB 2255《军用软件产品》
GJB 2786 《军用软件测试与评估通用要求》
GJB 5235 《军用软件配置管理》
《设计开发任务书》
3 策划背景
3.1 XX产品及软件的需求和约束
XX产品主要实现XXX功能。因此,XX软件从分析和设计上需要考虑技术协议需求,考虑硬件平台、用户整机系统对软件设计的影响。
3.2 XX软件文档的需求和约束
根据GJB2786A-2009和GJB438B-2009等标准要求,软件开发阶段应同步编制相关软件文档,并组织对软件文档的评审,软件文档变更时,应符合设计变更程序的要求,并纳入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开发方应保证提交的文档“文文一致,文实相符”。在软件验收移交时,应按技术协议要求提交相关文档。
本项目软件控制等级为XX级,依据XXXX的规定和本项目实际情况,本项目需要编制的软件文档清单见表 1。
表 1 产品(中文)名称软件文档
序号 | 软件文档名称 | 责任人 |
1 | 软件开发计划 | XX |
2 | 软件配置管理计划 | XX |
3 |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 | XX |
4 | 软件设计说明书 | XX |
5 | 软件测试说明 | XX |
6 | 软件测试报告 | XX |
本文档主要针对产品(中文)名称研制过程中XX软件开发过程进行策划。该过程覆盖从软件项目策划到验收交付的生命周期过程,是产品(中文)名称研制周期的重要组成部分。
3.4 所选用的工程项目/获取策略及其所有需求或约束
本项目采用的软件工程工具,应尽可能选用业界主流且近年来在本行业获得成功应用案列的商用货架产品,以提高软件开发效率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本项目的风险。
3.5 项目进度安排及资源的需求与约束
项目进度安排应综合考虑里程碑和实际可用资源,并根据项目估算结果权衡确定。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实际可用资源的变化与里程碑的要求,及时对项目进度进行调整,使项目进度计划与实际情况相符。
3.6 其他需求和约束
产品(中文)名称软件为特定用户需求和特定运行平台定制的嵌入式软件,其设计实现与产品(中文)名称硬件设计密切相关,因此要考虑可用的硬件平台交付时间对软件集成阶段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计划。
由于本软件用户和用途的特殊性,其存储、移交、移植和重用都必须遵守XXXX规定,不能擅自处理。
4 软件开发活动的总体实施计划
4.1 软件开发过程
根据XXXX的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产品(中文)名称的软件开发过程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a)项目策划阶段;
b)软件需求分析阶段;
c)软件设计阶段;
d)编码实现阶段;
e)软件测试阶段;
f)软件验收交付阶段。
根据XXXX的归档,应在软件需求分析阶段开展软件需求评审;应在软件设计阶段开展软件设计评审;应在软件测试阶段结合硬件产品一同进行软件设计验证工作;应在软件验收交付阶段结合硬件产品一同进行软件设计确认工作。
4.2 软件开发总体计划
1
2
3
4
4.1
4.2
1
2
3
4
4.1
4.2
4.2.1 软件开发方法
本软件采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在进行功能模块分解时,借鉴面向对象方法。
4.2.2 软件产品标准
本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遵循的标准如下表所示:
表 2 产品(中文)名称产品标准清单
序号 | 标准类型 | 文号 | 标准名称 | 来源 |
1 | 需求 | GJB 1091-1991 | 军用软件需求分析 | |
2 | 计划 | GJB 5235-2004 | 军用软件配置管理 | |
3 | 编码 | GJB 2786A-2009 | 军用软件开发通用要求 | |
4 | 测试 | GJB 2786A-2009 | 军用软件开发通用要求 |
根据本项目实际情况,XXXX。
4.2.4 关键需求的处理
本软件的安全性保证、保密性保证、合格性保证及其它关键需求保证应能被产品(中文)名称《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所覆盖,并通过需求跟踪举证实现追踪。
4.2.5 计算机硬件资源的利用
计算机硬件资源能与本软件开发的进度相匹配。通过项目开发过程中的监控环节,随时掌握计算机硬件资源的使用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向供方提出新的需求或进行合理分配。
4.2.6 记录原理
对项目过程数据进行记录与分析,以支持对项目过程的监控、跟踪和决策,因此需对项目过程进行测量与分析,主要内容如下:
制定项目测量计划,确定测量与分析的目标,规定测量项和分析技术;
在项目过程中执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分析与报告,根据测量数据提供的客观结果,及时发现问题,做出有根据的决策,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通过对项目过程数据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可以帮助对项目过程进行客观评估,跟踪项目的实际绩效,为其他项目的策划与评估提供帮助。
4.2.7 需方评审所需访问
应按进度计划安排邀请顾客参加项目过程中的XX评审,同时需要将评审后的问题修改跟踪情况告知顾客。若顾客在必要时到我方现场检查符合当前开发阶段要求的软件文档、产物及项目过程管理控制数据等,我方应配合检查。
5 详细的软件开发活动实施计划
5.1 项目策划和监控
根据本软件实际情况及公司类似软件预估,将本软件控制等级定为XXXX级。
XX软件的开发,需要XXX,软件配置管理员XX名。
在XX软件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软件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有软件需求评审、软件设计评审、软件设计验证和软件设计确认。其中软件需求评审和软件设计评审单独进行,软件设计验证和软件设计确认随硬件产品一同进行。详细要求见XX。
5.2 软件开发环境建立
XX软件开发所需的硬件平台要求为:XXX。
XX软件开发过程中拟采用的软件开发平台和开发语言如表 3所示。
表 3 软件开发平台和开发语言
序号 | 软件名称 | 软件运行平台 | 版本要求 | 开发语言 |
1 | XXXX软件 | XX | ||
2 | XXXX软件 | XX | ||
3 | XX软件 | XX |
表 4 其他支持环境软件及工具
序号 | 名称 | 用途 |
1 | ||
2 |
5.3 软件需求分析
项目负责人应根据《XXXX技术协议》、《XX设计和开发任务书》/《XX软件研制任务书》的要求,对软件的功能、性能、数据和接口等要求逐项细化,形成《XX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作为软件设计的依据。
5.4 软件设计
项目负责人带领各软件设计师,根据《XX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考虑可扩展性和可维护性需要,进行开放式软件架构设计,在此基础上对软件模块和接口进行详细设计,并形成《XX软件设计说明书》,作为软件实现的依据。
5.5 软件实现
各软件设计师依据《XX软件设计说明书》,分别在XX、XX和XX(软件编译环境)的支持下进行编码实现。
5.6 软件测试
在进行软件测试前,应形成《XX软件测试说明》。软件测试人员依据《XX软件测试说明》进行软件测试,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项目负责人以便及时修改完善。应保持测试人员的性,不能测试自己开发的软件。
5.7 软件验收、交付准备
本软件的验收和交付均随XX产品进行,按技术协议要求将需要交付的XX软件刻录光盘,应有明确的软件版本和状态标识。验收合格后,软件应入产品库。
5.8 软件配置管理
由软件配置管理员编写《XX软件配置管理计划》,明确对配置标识、配置控制、配置状态记实、配置审核等方面的要求。在软件寿命周期内,应严格按此执行。
5.9 软件产品评价
本软件产品评价随XX产品一并进行。
5.10 软件质量保证
本软件的质量保证应符合《XX质量保证大纲》的要求。
5.11 纠正措施
应采用软件问题报告、更改及纠正措施系统进行问题跟踪管理;在软件交付后遵循配置管理规定,对软件变更实施严格控制,执行问题报告、影响分析、更改报告、变更评审通过后再实施的程序,采用软件配置管理系统进行配置状态控制。
5.12 联合评审
本软件开发过程需要进行的软件评审有软件需求评审、软件设计评审,详细要求见XX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
5.13 风险管理
本软件的风险管理严格按照《XX产品风险管理计划》的规定执行。
本软件的主要风险在于顾客需求的不断变化,项目负责人应积极保持与顾客方的沟通,及时了解顾客需求的变化情况。XX
5.14 测量和分析
本软件的测量与分析应符合《XX质量保证大纲》中“监视和测量”章节的相关要求。
5.15 保密性
XX软件为XXX,是产品XX(产品名称)的配套软件,随XX产品交付。软件及其文档在进行传递时,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及工具等都应符合技术协议机公司相关保密规定。
5.16 分承制方管理
无分承制方。
5.17 与软件验证和确认机构的联系
无。
5.18 与相关开发方的协调
在软件开发过程中,若顾客需求发生变更,则应按《XX技术协议》的要求,双方充分沟通、协调,签署《技术协议更改单》。
5.19 项目过程的改进
按XX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的要求执行。
5.20 未提及的其他活动
无。
6 进度表和活动网络图
本软件开发主要活动进度见表 5所示。当里程碑进度偏差XX%时,应当执行计划的变更。
表 5 进度表
活动 | 开始时间 | 结束时间 | 是否里程碑 | 备注 |
软件需求分析及评审 | ||||
软件设计 | ||||
软件实现 | ||||
软件测试 | ||||
软件设计验证 | ||||
软件设计确认 | ||||
软件验收交付 |
7.1 项目组织
XX软件开发参与人员及职责分工如下:
表 6 XX软件开发参与人员及职责
序号 | 姓名 | 角色 | 职责 | 备注 |
1 | XX | XXXX | XX | |
2 | XX | XXXX | XX | |
3 | XX | XXXX | XX | |
4 | XX | XXXX | XX | |
5 | XX | XXXX | 负责软件的测试 | |
6 | XX | XXXX | 负责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 | |
7 | XX | XXXX | XX |
无。
8 注释
无。